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口效应吗? 被引量:6
1
作者 刘丹阳 黄志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35,共17页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沿线24个经济体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高频数据,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且此效应在中美...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沿线24个经济体2010年1月—2019年3月的月度高频数据,采用面板校正标准误模型,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且此效应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下更为显著。将中美贸易摩擦划分两阶段的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前期对“一带一路”倡议出口效应的发挥具有抑制作用,而后期表现为促进作用。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和出口转移效应,其总出口效应是两效应的双重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微弱的出口创造效应和显著的出口转移效应,出口转移方向为从非美非带路经济体到带路经济体,即出口转移效应是中美贸易摩擦发挥倡议出口效应促进作用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倡议 出口效应 出口转移 出口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与“中美经济博弈”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炼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也不会与TPP针锋相对。中美两国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美国主导TPP、TTIP是"排他性的",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 "一带一路"倡议既不可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也不会与TPP针锋相对。中美两国提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方案:美国主导TPP、TTIP是"排他性的",是为了巩固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共商、共建、共享,是包容、开放的方案,欢迎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和国际组织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合作中来。"中美经济博弈"围绕地缘政治、国际规则制定权的话语权、TPP与RCEP竞争等领域展开。与TPP不同,"一带一路"倡议超越了意识形态、宗教信仰、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和民族界限,中国以比美国大四倍的国内市场和经济潜力寻求全球的发展与合作。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地缘政治风险、传统安全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法律与道德风险、债务风险、中国公司自身管理风险等诸多方面的风险。为克服上述风险,本文提出"三两"政策建议,即"两容",强调"包容性";"两分",强调"共享性";"两轨",强调"共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风险 经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困境的跨越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杜焕芳 郭诗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6,共12页
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角度解释中美贸易争端具有正当性。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修昔底德陷阱”,通过提高美国对抗成本或降低美国贸易损失的方式说服其提前终止博弈,此国际关系领域的动态博弈模型具有短期内避免中美贸易战爆发的理论意义... 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角度解释中美贸易争端具有正当性。针对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修昔底德陷阱”,通过提高美国对抗成本或降低美国贸易损失的方式说服其提前终止博弈,此国际关系领域的动态博弈模型具有短期内避免中美贸易战爆发的理论意义,但长远来看无法解决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根本问题。“超全球化”形态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所主导道路的产物,与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全球化+国家自治”难以兼容,因此欧美国家表现出回归“国家自治”的逆全球化趋势,中美贸易争端正是中美两国全球化发展道路的对抗性所引发矛盾之表现。实现世界经济由“超全球化”向“适度全球化”的平稳过渡,是中美贸易争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关键。中国承担着全球化维护者、实践者的角色,应当为全球共识积累及全球治理规则生成提供国际公共平台。软法语境下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供平衡全球化与国家自治的全球治理供给,补充现有多边机制规则生成路径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争端 超全球化 适度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海倡议”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接 被引量:7
4
作者 宫高杰 贺鉴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3,157,共16页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引擎。在中东欧地区,“三海倡议”所倡导的“南北能源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三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和消费市场以及能...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引擎。在中东欧地区,“三海倡议”所倡导的“南北能源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三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和消费市场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都是“一带一路”值得展开合作的具体领域,“三海”地区自主发展的需求与俄罗斯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意图客观上也为“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开展能源合作创造了机会。由于“三海”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周边大国影响和控制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受限,整个“三海”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承接“一带一路”带来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在美俄“三海”能源博弈十分激烈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的能源对接合作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三海倡议 中欧关系 中东欧“16+1”机制 俄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和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推动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玉玲 杨子夜 丁利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
虽然中国政府很早就提出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但一直以来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依赖。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让中国政府和企业都看到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 虽然中国政府很早就提出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但一直以来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依赖。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爆发,让中国政府和企业都看到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交通设施的改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亚投行等金融平台的建立,都为中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提供了契机。应吸取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强化开辟沿线国家出口市场的意识,加快推进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增强金融服务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中的支撑作用,促进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市场多元化 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印澳“四边对话”与亚太地区秩序的重构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洁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73,共15页
2017年以来,美日印澳"四边对话"重新活跃。"四边对话"以"印太"为合作地域,以推进海上安全合作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合作内容,旨在通过四国间的协调行动,应对地区形势的显著变化,构建与维护符合自身... 2017年以来,美日印澳"四边对话"重新活跃。"四边对话"以"印太"为合作地域,以推进海上安全合作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合作内容,旨在通过四国间的协调行动,应对地区形势的显著变化,构建与维护符合自身利益的地区秩序。"四边对话"的重新活跃反映了各国围绕地区秩序在外交、经济与安全领域展开合纵连横与力量博弈的新动向。中国既要警惕其战略意图,同时秉承合作、包容和互利共赢的理念,寻求与拓展各地区机制间的对话、对接,共同维护本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澳 “四边对话” “一带一路” 亚太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印太战略的演进及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竞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71,116,共10页
近年来,美国印太战略调整势头加快,“脱虚入实”的战略演进趋势日益明显。在战略框架的构建上,美国印太战略受到日本较大影响,即以自由、民主、基于规则、市场经济等价值观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两大支点,以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海... 近年来,美国印太战略调整势头加快,“脱虚入实”的战略演进趋势日益明显。在战略框架的构建上,美国印太战略受到日本较大影响,即以自由、民主、基于规则、市场经济等价值观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两大支点,以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海洋安全合作为两大核心领域。从当前目标来看,美国希望借助印太战略,加强与日澳等离心趋向明显的盟友关系,并借此深化与印度为首的伙伴关系国合作。而从长远目标来看,美国希望借印太战略,将美日印澳+重点伙伴关系国(Quad+X)多边机制作为未来地区秩序的主导,并借此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案的影响力,压缩中国国际活动空间,最终达到迟滞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印太战略 美日同盟“一带一路”倡议 印澳四边合作机制 地区 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政治视角下的日本印太战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廉德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8-55,共8页
海权视角是分析日本印太战略的重要角度。首先,印太战略是日本为了完善独自的对外战略而提出的。战后日本逐渐由追随美国转向构筑独自战略,印太战略就是目前日本对外战略的集大成。其次,印太战略是日本强化日美同盟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 海权视角是分析日本印太战略的重要角度。首先,印太战略是日本为了完善独自的对外战略而提出的。战后日本逐渐由追随美国转向构筑独自战略,印太战略就是目前日本对外战略的集大成。其次,印太战略是日本强化日美同盟的重要环节,它反映了美国的海权战略。对日本来说,印太战略既是对美国海权战略的配合,也是借船出海、利用海权同盟维护自身海洋利益的需要。最后,印太战略也是日本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日本认可并追随美国的海洋霸权,阻止中国控制海洋,维护自身的海洋利益。日本参与海洋权益博弈,必然改变战后以来的国家发展方向,必然使印太地区海权态势发生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政治 印太战略 印澳安保对话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特会”对中美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左思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8-90,共3页
2017年4月,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举行双边会谈。其会议就此前双方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相继建立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对话机制。旨在改善中美间的经贸环境,优化双方经贸合作方式。此次会晤的圆满落幕给双边合作... 2017年4月,继特朗普上台后中美两国元首首次举行双边会谈。其会议就此前双方关心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相继建立外交、经济、社会等多领域的对话机制。旨在改善中美间的经贸环境,优化双方经贸合作方式。此次会晤的圆满落幕给双边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结合中美经贸的发展现状下,肯定了会议已达成的成果并对未来两国的合作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关系 计划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中欧货币合作:动因及前景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弘志 左海聪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96,共8页
自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合作。其主要动因在于:欧元的应用范围比美元要窄,且不属于避险资产,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欧元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能为欧洲市场参与者... 自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合作。其主要动因在于:欧元的应用范围比美元要窄,且不属于避险资产,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对欧元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资本项目的开放能为欧洲市场参与者和欧盟带来潜在益处;中欧在币缘政治上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中欧在减少美元货币权力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不利冲击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在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方面有着共同诉求。因此,中欧货币合作前景可期。但是,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疑虑、美国对欧盟及其成员国外交关系的影响可能消解中欧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中欧货币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11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96,共4页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进口贸易70年变迁与未来发展路径思考庄芮杨超常远(4·34)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黄汉民范冬梅(7·4)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演变历程、潜在风险及管理建议谭小芬梁雅慧(7·10)中国跨境电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进口贸易70年变迁与未来发展路径思考庄芮杨超常远(4·34)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黄汉民范冬梅(7·4)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演变历程、潜在风险及管理建议谭小芬梁雅慧(7·10)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与展望韦大宇张建民(7·18)WTO"特殊和差别待遇"透视:改革争议、对华现实意义及政策建议 李双双(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贸易摩擦 中国方案 《国际贸易》 中非贸易 国际经贸规则 全球价值链 中国与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