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体自卫权——“日美军事同盟”的本质性特征
- 1
-
-
作者
王屏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
出处
《亚非纵横》
2014年第4期1-13,125+130,共13页
-
文摘
该文通过对战后日本有关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争论与斗争的论证过程,厘清了冷战体制下的"畸形儿"日本在美国控制下制定了互相矛盾的宪法、和约以及日美安保条约的历史脉络,并追踪了日本有关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政府解释内容的变化。在对日美军事同盟形成的路径及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同时,指出安倍政权企图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原因与后果,并对战后日本第三次政治右倾化以及第三个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军事大国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
关键词
集体自卫权
日美军事同盟
解释修宪
右倾化
-
分类号
D73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解读日美军事同盟的新趋势及日本的战略意图
- 2
-
-
作者
邵启哲
盛欣
-
机构
重庆通信学院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7年第2期37-41,64,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日美军事同盟出现的新变化是深化和细化军事合作的具体事项,“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日美同盟的发展趋势是“世界中的日美同盟”。日美同盟今后的作用是“共同保卫日本”、“共同应对周边事态”,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日本加强日美同盟的战略意图是利用日美军事同盟,确保日本安全;依赖日美军事同盟,遏制地区危机;依靠日美军事同盟,管理国际安全。
-
关键词
日美军事同盟
战略意图
日本
全球性问题
解读
日美同盟
国际安全
军事合作
-
分类号
D73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美国同盟和联盟体系的对华军事态势现状
被引量:26
- 3
-
-
作者
时殷弘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13,I0002,共14页
-
文摘
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时期内,最重要、最易波动的是中美战略军事竞斗,或曰中国和美国与美国同盟和联盟体系之间的战略军事对抗互动。美日同盟进一步加强对华备战,特别是针对台湾问题的基本局势,台海两岸间爆发战争情况下日本伙同美国的对华联合备战,已开始愈做愈实、愈做愈升级。美日就东海采取更周全的联合军事行动,并显著扩大合作范围。印太联盟创设美国主导的多维和灵活可扩的对华备战架构。印太四国互相间针对中国的军事合作愈益突出。印太联盟针对中国推进自身扩展,争取直接间接地包括作用特别重要的英国以及欧盟主要国家,并与北约密切勾连。在韩国政府允许甚而协力下,美韩同盟开始潜在地急剧趋向对华军力建设。中美战略军事对抗互动局部消停与重新紧张反复交替,将成为“新常态”。
-
关键词
中美战略竞争
美国同盟和联盟体系
美日军事同盟
东海局势
印太联盟
四国机制
美韩同盟
-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日美“军事一体化”与日本“军事崛起”
- 4
-
-
作者
赵阶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6年第4期23-28,共6页
-
-
关键词
军事一体化
日本
美国全球战略
世界战略格局
日美军事同盟
国防部长
日美同盟
分工合作
军事力量
战略伙伴
-
分类号
E712.1
[军事—军事理论]
E313.1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世纪之交话中美日三国关系
- 5
-
-
作者
张毅君
-
机构
全国政协外委会
-
出处
《国际展望》
2000年第14期8-11,共4页
-
文摘
2000年是20世纪最后一年。一百年来,中美日关系错综复杂,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三国人民都付出了血和泪。三国关系的格局对于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局势都有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格局
中美日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亚洲
美日军事同盟
台湾
-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摩擦中互利双赢——小泉政权右倾化与中日经贸关系
- 6
-
-
作者
吴德烈
-
机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39,共6页
-
文摘
一、日本扩充军力阻碍区域经贸合作
日本小泉政权执政以来,在“日美军事同盟”机制下,不断通过“破宪”,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对日本的各种内外政治、军事和文化限制,否定日本由于战败而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国际法规和制度。无视国内舆论,并与中韩较劲,坚持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继续扩充军事力量,扩展对东亚及中东地区的军事活动范围。这一切,已经构成对东亚和平秩序的重大威胁,严重阻碍着区域经贸与投资合作。
-
关键词
中日经贸关系
小泉政权
右倾化
日美军事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双赢
摩擦
区域经贸合作
国际法规
靖国神社
-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