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
被引量:
15
1
作者
陈真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4期47-53,共7页
根据史料,我们并不能确认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而“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时代是一个比较含混的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知识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美德
知识
智慧
美德即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历史性考察
2
作者
张中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
"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的判断下,从社会政治、思想价值、哲学风格三个方面重新对此命题进行真伪辨析,进而对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论证和阐述,肯定"美德即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积极意义,德性伦理在现代哲学认识论中受到更多关照,追求向善的幸福生活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历史性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教方法·知识·信念
3
作者
张文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4期89-94,共6页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简单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将道德知识与信念教育相分离,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践履相分离的现状已是当代中国道德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做到使道德真正鼓舞人、打动人和教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辩证法
教方法
道德
知识
知识
与信念
道德实践
道德主体
道德重建
实用主义
美德即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文化差异
4
作者
乐国安
成伯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4,共6页
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万代师表”,而苏格拉底虽是人人知晓的贤哲,但在受后人崇奉的程度上似乎要比孔子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一样具有赫功伟勋和彼此相当的地位,他们的学说和形象均系后人整理和塑造而成...
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万代师表”,而苏格拉底虽是人人知晓的贤哲,但在受后人崇奉的程度上似乎要比孔子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一样具有赫功伟勋和彼此相当的地位,他们的学说和形象均系后人整理和塑造而成。他们在表面上的受人敬重的程度的不同,可以归于他们本身所倡导的思想精神的差异(详见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底
孔子
文化差异
苏格
亚里士多德
美德即知识
经验事实
辩证法
柏拉图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
被引量:
10
5
作者
何仁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38-43,共6页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何仁富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①,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何仁富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①,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②他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底
苏格
人生境界
柏拉图
色诺芬
希腊启蒙运动
美德即知识
西方哲学史
自知无知
高尔吉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转变中的作用
6
作者
武真
《齐鲁学刊》
1986年第6期124-126,共3页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他关于主体思维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观点,很值得我们重视。(一) 苏格拉底在使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起了巨大...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他关于主体思维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观点,很值得我们重视。(一) 苏格拉底在使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西方哲学史表明,早期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以后逐渐深入,由外向内,转向自我,转向人本身。苏格拉底的思想涉及社会领域较为广泛的内容,其中他最为关注的是对主体思维和社会伦理的研究。在古希腊哲学发展中,他的思想体现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移入城邦之中,使之家喻户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
伦理问题
社会伦理
美德即知识
思想
古希腊哲学
城邦
发展方向
社会领域
理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
被引量:
15
1
作者
陈真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4期47-53,共7页
文摘
根据史料,我们并不能确认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而“美德即知识”在苏格拉底时代是一个比较含混的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和知识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美德
知识
智慧
美德即知识
Keywords
Socrates moral excellence knowledge wisdom Excellence is the knowledge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历史性考察
2
作者
张中世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86-89,共4页
文摘
"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的判断下,从社会政治、思想价值、哲学风格三个方面重新对此命题进行真伪辨析,进而对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论证和阐述,肯定"美德即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积极意义,德性伦理在现代哲学认识论中受到更多关照,追求向善的幸福生活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历史性考察
Keywords
Socrates
Virtue is the Knowledge
historical examination
分类号
B502.2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教方法·知识·信念
3
作者
张文喜
机构
杭州商学院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年第4期89-94,共6页
文摘
今天,许多人在谈论、争论、褒扬、批评“道德”及其道德教育,这种道德领域中纷繁而激烈的争执、开放而宽阔的视野,对当代中国的道德重建和德育观念的更新、确会是一种推进.对当今的道德教育的手段、方法和观念进行考察,改变长期以来单一的、简单化的道德教育,甚至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将道德知识与信念教育相分离,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践履相分离的现状已是当代中国道德重建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做到使道德真正鼓舞人、打动人和教育人.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辩证法
教方法
道德
知识
知识
与信念
道德实践
道德主体
道德重建
实用主义
美德即知识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文化差异
4
作者
乐国安
成伯清
机构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9-34,共6页
文摘
孔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万代师表”,而苏格拉底虽是人人知晓的贤哲,但在受后人崇奉的程度上似乎要比孔子略逊一筹。但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建设上一样具有赫功伟勋和彼此相当的地位,他们的学说和形象均系后人整理和塑造而成。他们在表面上的受人敬重的程度的不同,可以归于他们本身所倡导的思想精神的差异(详见后文)。
关键词
拉底
孔子
文化差异
苏格
亚里士多德
美德即知识
经验事实
辩证法
柏拉图
人类文明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
被引量:
10
5
作者
何仁富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38-43,共6页
文摘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何仁富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前399)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①,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至于他自己,则愿意不时地讲讲与人类有关的事情。”②他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
关键词
拉底
苏格
人生境界
柏拉图
色诺芬
希腊启蒙运动
美德即知识
西方哲学史
自知无知
高尔吉亚
分类号
B502.23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转变中的作用
6
作者
武真
出处
《齐鲁学刊》
1986年第6期124-126,共3页
文摘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的转变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他关于主体思维和社会伦理问题的观点,很值得我们重视。(一) 苏格拉底在使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西方哲学史表明,早期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自然,以后逐渐深入,由外向内,转向自我,转向人本身。苏格拉底的思想涉及社会领域较为广泛的内容,其中他最为关注的是对主体思维和社会伦理的研究。在古希腊哲学发展中,他的思想体现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曾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移入城邦之中,使之家喻户晓,
关键词
苏格拉底
伦理问题
社会伦理
美德即知识
思想
古希腊哲学
城邦
发展方向
社会领域
理性思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
陈真
《伦理学研究》
200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历史性考察
张中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德教方法·知识·信念
张文喜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文化差异
乐国安
成伯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
何仁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发展方向转变中的作用
武真
《齐鲁学刊》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