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学意识形态: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美学批判——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刚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在《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通过美学发展的线索书写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他认为,并不存在纯粹精神和超越意义上的人类审美活动,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相勾连,这种意识形态化...
在《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通过美学发展的线索书写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他认为,并不存在纯粹精神和超越意义上的人类审美活动,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相勾连,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审美往往成为政治权力植入身体的中介,是资产阶级实现文化领导权的一个中间环节。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的二重性即身体所蕴含的反抗元素,又对这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建构形成威胁,这构成了权力与美学的深层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格尔顿
美学意识形态
审美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新的“意识形态论争”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3,共6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论
中国当代
先锋文学
美学意识形态
官方
意识形态
政治角度
经济政策
文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形态重构及美学谱系新变
被引量:
18
3
作者
裴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101,169-170,共18页
在后现代语境中,空间的碎微化特质成为空间形态的主导表征形式,影响到主体的生存方式与审美体验,成为当代美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新的理论生长点。碎微空间的生成来自于新媒体的信息革命和社会化"微媒介"传播手段的提升,呈现出&qu...
在后现代语境中,空间的碎微化特质成为空间形态的主导表征形式,影响到主体的生存方式与审美体验,成为当代美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新的理论生长点。碎微空间的生成来自于新媒体的信息革命和社会化"微媒介"传播手段的提升,呈现出"微叙事"的艺术文本审美特质,并以"仿像""瞬间失意"等方式促使后现代主体审美体验和存在观念的变革。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后现代社会和主体物质生产方式的调整带来新一轮的空间生产和空间压缩。与空间碎微化进程同时出现的,则是建立在"自相似"和"自生长"基础上的分形空间,它以动态的交往原则和自由的信息流动,完成后现代空间形态的重构,并以审美共通感促使美学话语的再次释放。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所表征出来的艺术实践成为切入美学研究的重要视角,美学也呈现出流动性和"游牧性"的多元景观。通过对主体感性能力的确证和对总体化权力的反思,美学本体走出一条从审美文化到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微空间
分形
微叙事
“自相似”
美学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美学的理论生成与知识谱系
被引量:
13
4
作者
裴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7,188,共11页
空间美学绝非仅限于审美和文艺领域的知识资源,更是与广泛的社会学、政治学、意识形态等理论进行融合,成为独特的“美学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参与文化反思和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活动。现代空间本体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息息相关,从...
空间美学绝非仅限于审美和文艺领域的知识资源,更是与广泛的社会学、政治学、意识形态等理论进行融合,成为独特的“美学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参与文化反思和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活动。现代空间本体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息息相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空间的理论发掘,到新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异化生存状况的批判,都凸显出浓厚的空间批判特质。在空间文化批判的进程中,空间自身的审美感性元素与审美符号形式逐步凸显,并将地缘政治学、空间压缩、空间流动等因素纳入美学领域,塑造出空间美学的流动性、公共性话语形态。空间美学立足于“微观革命论”和“文化诗学论”双重视角展开后现代文化批判进程,推进后现代美学话语的不断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空间
美学
文化批判
空间符号
美学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意识形态: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美学批判——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刚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文摘
在《美学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通过美学发展的线索书写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他认为,并不存在纯粹精神和超越意义上的人类审美活动,作为理论话语的美学总是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政治意识形态相勾连,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审美往往成为政治权力植入身体的中介,是资产阶级实现文化领导权的一个中间环节。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的二重性即身体所蕴含的反抗元素,又对这种美学意识形态的建构形成威胁,这构成了权力与美学的深层悖论。
关键词
伊格尔顿
美学意识形态
审美
意识形态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新的“意识形态论争”
被引量:
3
2
作者
程波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3,共6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论
中国当代
先锋文学
美学意识形态
官方
意识形态
政治角度
经济政策
文化策略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形态重构及美学谱系新变
被引量:
18
3
作者
裴萱
机构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101,169-170,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ZW00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空间转向与文学研究方法论转型"(项目批准号:2016CWX027)
+2 种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空间美学的建构与后现代美学理论新变"(项目号批准号:2016-qn-08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M59227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7T100527)
文摘
在后现代语境中,空间的碎微化特质成为空间形态的主导表征形式,影响到主体的生存方式与审美体验,成为当代美学和文化研究领域新的理论生长点。碎微空间的生成来自于新媒体的信息革命和社会化"微媒介"传播手段的提升,呈现出"微叙事"的艺术文本审美特质,并以"仿像""瞬间失意"等方式促使后现代主体审美体验和存在观念的变革。而其深层原因则是后现代社会和主体物质生产方式的调整带来新一轮的空间生产和空间压缩。与空间碎微化进程同时出现的,则是建立在"自相似"和"自生长"基础上的分形空间,它以动态的交往原则和自由的信息流动,完成后现代空间形态的重构,并以审美共通感促使美学话语的再次释放。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所表征出来的艺术实践成为切入美学研究的重要视角,美学也呈现出流动性和"游牧性"的多元景观。通过对主体感性能力的确证和对总体化权力的反思,美学本体走出一条从审美文化到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
关键词
碎微空间
分形
微叙事
“自相似”
美学意识形态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美学的理论生成与知识谱系
被引量:
13
4
作者
裴萱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7,18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项目号:17ZDA269)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微空间’与当代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研究”(项目号:19YJCZH1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项目号:2017T10052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空间美学绝非仅限于审美和文艺领域的知识资源,更是与广泛的社会学、政治学、意识形态等理论进行融合,成为独特的“美学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参与文化反思和资本主义技术批判活动。现代空间本体的确立与马克思主义空间哲学息息相关,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空间的理论发掘,到新马克思主义对主体异化生存状况的批判,都凸显出浓厚的空间批判特质。在空间文化批判的进程中,空间自身的审美感性元素与审美符号形式逐步凸显,并将地缘政治学、空间压缩、空间流动等因素纳入美学领域,塑造出空间美学的流动性、公共性话语形态。空间美学立足于“微观革命论”和“文化诗学论”双重视角展开后现代文化批判进程,推进后现代美学话语的不断释放。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空间
美学
文化批判
空间符号
美学意识形态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学意识形态: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美学批判——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
徐刚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新的“意识形态论争”
程波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碎微空间”到“分形空间”:后现代空间的形态重构及美学谱系新变
裴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空间美学的理论生成与知识谱系
裴萱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