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英语语言的美学与文化价值观 被引量:3
1
作者 董云鹏 王彩侠 李淑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6-18,共3页
浅论英语语言的美学与文化价值观董云鹏王彩侠李淑玲(西北轻工业学院外语教研室,咸阳712081;第一作者,男,34岁,讲师)美学一词源于希腊文aristhesis,指用感官去感知。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二百多年... 浅论英语语言的美学与文化价值观董云鹏王彩侠李淑玲(西北轻工业学院外语教研室,咸阳712081;第一作者,男,34岁,讲师)美学一词源于希腊文aristhesis,指用感官去感知。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二百多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与文化 英语语言 委婉语 美学价值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比喻 礼貌语言 修辞手段 价值观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狮子形象:跨文化的流动与变异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75,共15页
狮子在起源地有不同的文化形象。地中海诸文化以及相关的伊朗高原,从原始时代到早期文明再到轴心时代、中世纪,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狮子形象——从司芬克斯,到拉玛苏、格里芬、司摩奇,以及基督教象征体系中的狮子形象。在印度文化中,狮子... 狮子在起源地有不同的文化形象。地中海诸文化以及相关的伊朗高原,从原始时代到早期文明再到轴心时代、中世纪,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狮子形象——从司芬克斯,到拉玛苏、格里芬、司摩奇,以及基督教象征体系中的狮子形象。在印度文化中,狮子形象进入到最高神体系,狮子或是最高神本身,或是其胁侍,面相多种多样,以司摩奇和格里芬为主的狮子形象进入欧亚草原,融入了神鹿的元素,形成新的形象;又沿欧亚草原传入到本无狮子的中国,在汉语译词上,定型为三大语汇:狻猊、师子、狮子,狮子在中国文化里,主要进入朝廷的威仪美学,同样也进入到文化的各个层面之中,面相多种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形象 中西印比较 美学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
3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9,共1页
刘康在《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2期,发表长篇论文《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要点如下:
关键词 巴赫金 当代文论 对话主义 文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 转型期文化 狂欢化 形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美学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