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为创造中国美声学派而努力——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 |
李基
|
《北方音乐》
|
1982 |
3
|
|
2
|
中国美声学派如何走向世界之巅——从“第十五届青歌赛”谈起 |
肖迪晨
|
《音乐时空》
|
2015 |
0 |
|
3
|
美声学派的诞生及其科学发展 |
曲政一
|
《北方音乐》
|
2018 |
0 |
|
4
|
美声学派的诞生及其科学发展 |
刘会轻
|
《北方音乐》
|
2017 |
0 |
|
5
|
浅谈“美声”与声乐学派的关系 |
钟碧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1987 |
2
|
|
6
|
从“美声唱法”看语言发音规律与声乐训练的联系 |
鲁明耀
杨楠
|
《戏剧之家》
|
2014 |
3
|
|
7
|
意大利美声歌唱法与教学法研究 |
贾棣然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9 |
5
|
|
8
|
长调与美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张丽君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9
|
歌唱家的咀在咽部——美声唱法学习笔记之三 |
陈若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2 |
1
|
|
10
|
美声唱法的危机感 |
万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0 |
1
|
|
11
|
浅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理论基础 |
吴鹰
|
《人文天下》
|
2016 |
0 |
|
12
|
卓越的美声探索者——略谈林俊卿的声乐艺术 |
巩鹏飞
朱沧海
|
《北方音乐》
|
1983 |
0 |
|
13
|
歌剧和美声歌唱的产生 |
王志丽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1999 |
0 |
|
14
|
论意大利歌剧声乐艺术对俄罗斯声乐艺术发展的影响力 |
芦琬茹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5
|
花腔技巧在歌剧演唱中的作用 |
金爱华
|
《北方音乐》
|
2006 |
11
|
|
16
|
浅论“掩盖”的生理机制 |
任超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7
|
歌唱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自然” |
石颖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7 |
0 |
|
18
|
论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音乐风格特征——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第的代表作品为例 |
高莉莉
|
《黄河之声》
|
2011 |
3
|
|
19
|
浅谈歌唱的技巧与表现 |
马英华
|
《南艺学报》
|
1981 |
3
|
|
20
|
简论歌唱的演革 |
管谨义
|
《音乐学习与研究》
|
199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