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谭惠娟 金兰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5,共8页
中国对美国非裔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大致可划分为"译介和宣传期"(1901-1976)与"译介和研究期"(1977-2012)两个时期。"译介和宣传期"的研究宗旨主要包含"爱国行为"和"政治行为... 中国对美国非裔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大致可划分为"译介和宣传期"(1901-1976)与"译介和研究期"(1977-2012)两个时期。"译介和宣传期"的研究宗旨主要包含"爱国行为"和"政治行为"两个方面,"译介和研究期"则可细分为"获奖作品研究期"和"广泛研究期"两个阶段。中国对美国非裔文学的研究成就有目共睹,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尚有大量优秀的美国非裔文学作品和理论成果有待翻译成中文;研究扎堆现象严重,缺乏系统性;重获奖作家轻早期作品,重小说轻诗歌和戏剧,重文本分析轻理论阐释,重个体研究轻整体研究;借鉴与批判意识有待加强;研究力量亟待整合,学术规范有待加强,研究成果的水平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译介 研究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非裔文学:2000-2016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良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6,共9页
21世纪之初,美国国内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美国非裔文学的语境。论文对新世纪之初的美国非裔文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新世纪之初美国文化界关于非裔文学的多次论争巩固了美国非裔文学作为民族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独特部分的身份共识,美国... 21世纪之初,美国国内一系列重大事件改变了美国非裔文学的语境。论文对新世纪之初的美国非裔文学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新世纪之初美国文化界关于非裔文学的多次论争巩固了美国非裔文学作为民族文学和美国文学的独特部分的身份共识,美国的社会现实加强了美国非裔文学现实关怀的社会责任与文学传统。论文还认为,新世纪美国非裔文学作家身份更加丰富、当下意识更加凸显,这使得其文学结构趋向多元;在艺术方面,美国非裔作家为了建立自己的艺术个性,同时融合黑人性、美国性、世界性和当下性,与美国非裔文学传统和其他文学传统进行对话,展开了多样化的艺术创新,展现出更大的民族自信和艺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文学身份 文学责任 文学结构 文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生子》在美国非裔文学和美国文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晓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美国非裔作家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标志着1940年代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的第二次高潮的到来,标志着“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的美国非裔文学向反抗白人压迫寻求平等身份的转向。赖特以其小说《土生子》猛烈抨击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压迫种... 美国非裔作家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标志着1940年代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的第二次高潮的到来,标志着“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后的美国非裔文学向反抗白人压迫寻求平等身份的转向。赖特以其小说《土生子》猛烈抨击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并通过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北方大城市的种族压迫种族歧视破除了“北方正义”的“国家神话”,以托马斯对种族压迫种族歧视的反抗破除了的“殉道者汤姆”的“黑人神话”,使美国社会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特 《土生子》 托马斯 美国非裔文学 美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人类学诗学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被引量:5
4
作者 习传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6-131,共6页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人类学转向、文化与审美的双重阐释、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辩证统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对话与开放,并指出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走向了人类学诗学。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人类学诗学 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地带的先锋:美国族裔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卓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5,共10页
在美国文学的"多个故事"中,美国非裔文学无疑是最精彩、最震撼的故事之一。美国非裔文学在政治与艺术的互动中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对其他族裔文学的启示意义重大。在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族裔文学与主流文... 在美国文学的"多个故事"中,美国非裔文学无疑是最精彩、最震撼的故事之一。美国非裔文学在政治与艺术的互动中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对其他族裔文学的启示意义重大。在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关注族裔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在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对族裔文学内部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各个不同族裔文学之间的对话、互动和交集的探寻将是把美国族裔文学研究推向纵深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美国族裔文学 跨民族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与文化身份话语 被引量:3
6
作者 习传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同与建构进行了深层透视,力图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种族、性别本质论,走向文化身份的建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 文化身份 性别身份 民族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的解构者:美国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良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本文将美国非裔文学置于美国文学语境之中,探讨了它与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促进了美国文学独立,美国非裔文学的差异性存在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去中心化、多样性和差异性融合。本文在此基... 本文将美国非裔文学置于美国文学语境之中,探讨了它与美国文学——特别是美国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认为: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促进了美国文学独立,美国非裔文学的差异性存在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去中心化、多样性和差异性融合。本文在此基础上揭示美国非裔文学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美国文学 去中心化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非裔文学理论:中国学术中的不足与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权文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30,共5页
本文指出了中国学界引进、研究和运用美国非裔文学之不足;回溯了美国非裔文学理论的特征;厘清了这些特征与西方传统文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界对该领域研究应该采取的策略和研究的内容,以期对我国研究美国非裔文学理论起到... 本文指出了中国学界引进、研究和运用美国非裔文学之不足;回溯了美国非裔文学理论的特征;厘清了这些特征与西方传统文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界对该领域研究应该采取的策略和研究的内容,以期对我国研究美国非裔文学理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政治在线与审美困境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小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针对当下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呈现出政治话语裹挟审美价值的倾向,指出政治话语批评的主导使非裔文学研究出现单一化的浅表研究模式,文学文本的美学特质遭到掩蔽。中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立场,研讨非裔文学的... 本文针对当下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在国内呈现出政治话语裹挟审美价值的倾向,指出政治话语批评的主导使非裔文学研究出现单一化的浅表研究模式,文学文本的美学特质遭到掩蔽。中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文化立场,研讨非裔文学的美学表征,从而推动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审美 政治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管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建青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5,44,共5页
美国非裔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迈进了经典行列。非裔文学研究也成为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的非裔文学研究时间不长,但成绩斐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非裔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层次等方... 美国非裔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迈进了经典行列。非裔文学研究也成为世界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的非裔文学研究时间不长,但成绩斐然。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非裔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研究层次等方面依旧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非裔民族史的回顾,阐释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渊源、特点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并对我国的非裔文学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非裔民族历史 研究方法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下美国文学作品解读——评《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
11
作者 马芳芳 王昊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I0008-I0008,共1页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下,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文学作品解读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是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关键途径。《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一书通过一系列非裔美国作家的经典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洞察非裔美国人的生活状态、情感...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下,基于文化差异视角的文学作品解读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是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关键途径。《非裔美国文学作品选读》一书通过一系列非裔美国作家的经典作品,为我们提供了洞察非裔美国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的窗口。该书精心挑选了非裔美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涵盖小说、自传、戏剧与诗歌四大文类,体现了非裔美国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展现出非裔美国作家的多维视角。每篇作品都附有详尽的作家简介、作品背景介绍以及赏析,并辅以翔实的注释与深刻的思考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人 文学作品解读 文化交织 非裔美国文学 多维视角 学术研究 精神追求 作品选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94~2011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括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对非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就具有关注其种族政治的特点。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的研究更为关注其中的性别因素与文化差异,并表现出研究对象扩大、研究内容增加、研究主题深入、研究视角与方法多样... 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对非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就具有关注其种族政治的特点。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的研究更为关注其中的性别因素与文化差异,并表现出研究对象扩大、研究内容增加、研究主题深入、研究视角与方法多样等特征。本文疏理了国内非裔美国文学研究现状,意在进一步明确非裔美国文学批评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 性别 文化差异 非裔美国文学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非裔女性形象刍议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小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通过研究现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非裔女性形象,指出:对社会的救赎和对制度的叛逆是非裔美国女性文学形象的主要特征。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经验共同创造了这些形象,旨在为同种族的非裔女性树立典范,唤醒她们... 本文通过研究现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非裔女性形象,指出:对社会的救赎和对制度的叛逆是非裔美国女性文学形象的主要特征。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经验共同创造了这些形象,旨在为同种族的非裔女性树立典范,唤醒她们的女性意识,从文学上和政治上为非裔美国女性的解放提供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佐拉·尼尔·赫斯顿 女性文学 非裔美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中心: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经典化历程论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权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85-91,共7页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黑人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比黑人文学史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确立要晚得多,这个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文学批评艺术的"杂糅性"特征,它正式发端于20世纪初叶,历经了黑人美学的确立、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黑...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黑人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比黑人文学史的地位在美国文学历史上确立要晚得多,这个漫长的经历体现了黑人文学批评艺术的"杂糅性"特征,它正式发端于20世纪初叶,历经了黑人美学的确立、黑人文学理论的勃兴、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壮大以及黑人文学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四个重要阶段。各阶段代表人物的理论主张各异,但是总体趋势是逐渐走向成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非裔美国文学理论不仅从边缘化的地位走向了文学研究的中心地带,而且已经步入美国文学理论经典的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 勃兴 黑人女性主义 文化研究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裔美国文学的修辞策略——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喻指理论 被引量:3
15
作者 水彩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8,共8页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喻指根源于泛非洲文化阐释体系。盖茨通过融合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吸收和借鉴索绪尔符号学的分析模式和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喻指理论。喻指理论立足黑人阐释学和黑人土语的修辞策... 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特有的一种修辞策略,喻指根源于泛非洲文化阐释体系。盖茨通过融合杜波依斯的双重意识概念,吸收和借鉴索绪尔符号学的分析模式和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喻指理论。喻指理论立足黑人阐释学和黑人土语的修辞策略,以研究非裔美国文学中存在的隐喻修正、言说者文本、说话文本和重写言说者文本等四种双声文本关系为核心,发掘后辈文本对前辈文本的差异性重复和修正,将语言分析与文化考古相结合,揭示非裔美国文学的双声性和互文性特征,对黑人文学缺乏原创性的论调给予了理论回击,动摇了非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白人批评理论的霸权地位,开辟了关注语言能指和文本关系的黑人文学批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 《喻指的猴子》 喻指 非裔美国文学 修辞策略 双声文本关系 互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宠儿》中的非裔美国文化记忆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小琳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5期83-90,共8页
记忆是理解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小说《宠儿》的关键点。莫里森通过揭开主人公痛苦的记忆来探寻美国非裔族群对历史的审视及自我认同。小说中记忆的焦点落在主人公杀死幼女的伦理悖论上,这引发了评论界的不同评价和争议。本文从文化记忆... 记忆是理解非裔美国作家莫里森小说《宠儿》的关键点。莫里森通过揭开主人公痛苦的记忆来探寻美国非裔族群对历史的审视及自我认同。小说中记忆的焦点落在主人公杀死幼女的伦理悖论上,这引发了评论界的不同评价和争议。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入手,阐释作者设置这一伦理悖论的意义,分析小说中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在伦理悖论上的对峙与协商以及最终以族裔文化记忆的方式达成的整合。本文指出,莫里森通过塑造不同的记忆主体及其记忆的多层面流动,建立了时间、空间与历史的互文,表现了美国非裔对苦难的反思,使小说超越了个人悲剧与族裔文化审美的文学维度,成为具有当代美国非裔族群标识性的文化记忆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伦理悖论 《宠儿》 托尼·莫里森 美国非裔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近30年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述评:问题与策略
17
作者 李鸿雁 李嘉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1,共8页
研究非裔美国文学批评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当代美国文学理论研究,并为我国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从批评史、批评流派和批评家研究三方面对国内近30年来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国内研究中存在研究内容过于集... 研究非裔美国文学批评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当代美国文学理论研究,并为我国少数族裔文学批评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从批评史、批评流派和批评家研究三方面对国内近30年来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指出国内研究中存在研究内容过于集中、研究不够系统、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包括通过搭建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平台、扩展研究内容、共时对比研究与历时对比研究相结合促使研究系统化、批判性地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等策略,以完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 批评史 批评流派 批评家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研究盲区 引领研究方向——谭惠娟等著《美国非裔作家论》评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珺 吴阿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77,共1页
美国非裔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到300年的发展历程中,该领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近年来,美国非裔文学已成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热点之一。
关键词 美国文学研究 作家论 美国非裔文学 盲区 评介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学中的流行音乐、拉格泰姆和布鲁斯——史蒂文·C·特雷西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静文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6期3-10,共8页
史蒂文·C·特雷西教授是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美国非裔研究系杰出教授、布鲁斯歌手和口琴演奏家,德国康斯坦兹大学富布赖特资深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海外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美国非裔文学、音乐及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特雷... 史蒂文·C·特雷西教授是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美国非裔研究系杰出教授、布鲁斯歌手和口琴演奏家,德国康斯坦兹大学富布赖特资深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海外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美国非裔文学、音乐及文化等领域的研究。特雷西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兰斯顿·休斯与布鲁斯》(1988)、《走向辛辛那提:女王之城的布鲁斯史》(1993)、《布鲁斯掠影》(1997)和《美国文学中的流行音乐、拉格泰姆和布鲁斯》(2015)。笔者受《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委托,有幸对特雷西教授就美国非裔文学与布鲁斯音乐的关系等话题进行采访。访谈中,特雷西教授回顾了布鲁斯音乐的缘起、发展及演变历程,并对布鲁斯音乐如何影响美国非裔文学、文化及美国文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音乐与文学二者相互影响、不容分割,同时,批评家对历史的追溯和审视更有利于深入了解当下的文学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音乐 美国非裔音乐 美国非裔文学 音乐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族裔史书写——从文学理论建构到谱系研究的视觉呈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俊晖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9,共6页
作为美国非裔美籍研究知名学者,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一直热心于发现和重建非裔美籍人民的历史。从早期倾心建构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到近些年致力于探究(非裔)美籍人士的家庭谱系,盖茨始终不移地通过谱系研究帮助非裔美籍人民及其... 作为美国非裔美籍研究知名学者,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一直热心于发现和重建非裔美籍人民的历史。从早期倾心建构黑人文学批评理论到近些年致力于探究(非裔)美籍人士的家庭谱系,盖茨始终不移地通过谱系研究帮助非裔美籍人民及其他族裔的美国人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他们自己。在此类研究中,他既采用了传统的文本研究方式,也使用了由先进的DNA科技作支撑的视觉媒介。通过上述做法,他一方面试图在传统文学和历史研究的领域之外探索能够解决人类种族问题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希望向美国乃至全球的普通大众展示他们寻根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发现并借助它们促进非裔美国人民历史的重建。他希望上述探索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推动美国各种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进而推进美国的民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亨利·路易斯·盖茨 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 谱系研究 视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