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1
-
-
作者
胡成
樊行健
-
机构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
出处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3-158,共6页
-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参与全球会计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AHSKYG2017D175)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美国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为四个阶段,突出反映了美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各历史阶段的主要努力及其主导性国际会计话语权构建的策略历程,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美国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夯实立于会计学科与趋同前沿的科学基础、以多层次实质性交流合作增强国际会计话语权的代表性和趋同合力、以全过程深度参与筑牢国际会计话语权的广泛根基、以明确的国家会计话语权战略指引国内相关机构间的协同配合,以及以合法性支持为基础通过系统的诱导策略引导国际会计话语权配置的美国流向等,对构建和持续提升我国国际会计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关键词
美国视角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国际会计话语权
-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及其特点
- 2
-
-
作者
夏金梅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话语权建构视阈下的国外中国道路研究评析"(编号:14YJC710045)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海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社会抗争问题研究及其意义探讨"(编号:13NDJC107YB)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编号:Y201328499)
-
文摘
近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具有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侧重分析普通民众利益受损型的抗争;在研究阶段上,重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抗争的关注;在研究方法上,将实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重视对抗争事件发生机制的研究。美国学者研究的多元性、实证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预防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抗争运动的发生。但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由于中西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部分美国学者的话语体系仍在一定程度上蕴含"西方中心论"的成见。为此,总结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抗争的特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反观自身,也可以开展交流、澄清偏见。
-
关键词
社会抗争
美国视角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价值取向
-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