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封建主义视角下的美国芯片法案——以公私混合模式为线索
1
作者 沈伟 吴柄萱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9-167,共9页
技术封建主义是科技巨头实施技术垄断与社会控制的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和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芯片法案试图维护技术霸权,形成公私混合经济模式。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资助芯片产业发展,塑造技术安全复合型体制,重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 技术封建主义是科技巨头实施技术垄断与社会控制的经济形态。在数字经济和大国博弈背景下,美国芯片法案试图维护技术霸权,形成公私混合经济模式。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资助芯片产业发展,塑造技术安全复合型体制,重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科技巨头借助芯片法案巩固垄断地位,加剧科技资本与传统资本、寡头与无产者之间的分化态势,形成数字权力等级架构。美国芯片法案在公私双重维度上推动技术封建主义成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中国应提高芯片技术链、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性,强化数字资本监管,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强国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美国芯片法案 中美博弈 数字经济 公私混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创新链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53
2
作者 杨忠 巫强 +1 位作者 宋孟璐 孙佳怡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6-158,I0026,I0027,共15页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反映了美国抢占半导体产业主导权、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成长的战略意图。本文梳理出该法案出台背景和内容框架,提出美国半导体产业特征、支柱产业需求和两党政治斗争妥协是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全球半导体...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反映了美国抢占半导体产业主导权、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成长的战略意图。本文梳理出该法案出台背景和内容框架,提出美国半导体产业特征、支柱产业需求和两党政治斗争妥协是法案出台的直接原因。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支撑与终端应用等产业环节,其创新链通过四种双方和三种多方连接方式,连接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用户等主体。该法案差异化影响我国本土半导体上中下游、终端应用环节,中游制造受到威胁最高,上游设计其次,下游封测和终端应用最低。我国要遵循创新链开放性要求,在高水平开放格局下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聚焦创新链治理权,构建本土企业作为领军企业的半导体产业创新链;加大创新链关键要素供给,推进半导体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 半导体产业 领军企业创新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