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与脊髓运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赵红卫 许涛 +1 位作者 方煌 郭风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与脊髓运动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3例脊髓损伤患者分别进行ASIA损伤分级、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和ASIA运动评分,比较分级结果,并对ASIA损伤分级、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和ASIA运动评分间的... 目的:探讨和比较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与脊髓运动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对43例脊髓损伤患者分别进行ASIA损伤分级、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和ASIA运动评分,比较分级结果,并对ASIA损伤分级、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和ASIA运动评分间的关系作等级相关分析。结果:ASIA-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存在差异。ASIA损伤分级与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及ASIA运动评分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578—0.809(P<0.01),而按肢体运动功能分级与ASIA运动评分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70—0.999(P<0.01),相关程度存在差异。结论:ASIA损伤分级不能够完全反映脊髓运动损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损伤分级 脊髓运动 损伤程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华勒氏变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媛 周红俊 +9 位作者 卫波 丛欣莹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T2WI)进行影像学评估,将其分为WD组和非WD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损伤机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神经平面、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等,并分析WD在脊髓的背柱区(DC)、外侧脊髓丘脑束区(ST)和外侧皮质脊髓束区(CS)的信号特点。结果115例(60.2%)出现WD。WD组与非WD组年龄、损伤机制、AIS的等级分布和伤后获得MRI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Z>3.820,χ2>9.104,P<0.05)。WD组中,在损伤部位的上方,DC、ST的WD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7%;在损伤部位的下方,CS的WD发生率为35.7%。根据WD信号出现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只出现DC变化的15例(13%),DC合并ST发生变化为59例(51.3%),DC、ST、CS 3个位置均有变化的41例(35.7%)。3组间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H=90.794,P<0.05),3组间AIS等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T2WI可检测到WD信号,且WD的发生与伤后时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华勒氏变性 磁共振成像 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程度与磁共振成像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媛 周红俊 +9 位作者 丛欣莹 刘根林 卫波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5-730,共6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轴位T2加权像(T2WI)脑脊髓损伤中心(BASIC)评分评定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康复的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175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轴位T2加权像(T2WI)脑脊髓损伤中心(BASIC)评分评定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住院康复的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175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机制、AIS分级,对患者颈椎磁共振成像矢状位及轴位T2WI进行BASIC评分、单节段/多节段损伤、有/无髓内出血的影像学评估。按照损伤机制将患者分为骨折/骨折脱位型(n=92)和无骨折脱位型(n=83),比较两组人口学指标和磁共振成像T2WI评估指标,并探讨AIS分级与BASIC评分、有/无髓内出血、单节段/多节段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和AIS分级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t=-10.276,χ^(2)> 12.570,P <0.001),受伤原因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间BASIC评分,髓内出血、单节段损伤发生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 8.703,P <0.01)。AIS分级与BASIC评分显著相关(r=0.790,P <0.001),有/无髓内出血、单节段/多节段损伤间的AIS分级有显著性差异(χ^(2)> 5.516,P <0.05)。结论 磁共振成像T2WI的BASIC评分是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不同损伤机制患者BASIC评分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 磁共振成像 脑脊髓损伤中心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ASIA神经学分类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军卫 洪毅 +5 位作者 陈世铮 白金柱 唐和虎 王方永 姜树东 关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ASIA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收治的34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由中级职称医师统计入院时诊断记录、ASIA残损分级记录表和影像学资料,整理出残损...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ASIA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我院收治的341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由中级职称医师统计入院时诊断记录、ASIA残损分级记录表和影像学资料,整理出残损分级、脊髓损伤平面和运动平面作为原始记录。再由高级职称医师组成的AISA标准专家组根据原始记录和病历对每例患者的残损分级、损伤平面和运动平面重新评估,得出审核后评定结果。比较审核前后的评定结果。结果:原始记录178例A级患者经审核后1例定为B级,2例定为C级;43例B级患者经审核后15例定为C级,1例定为A级;34例C级患者经审核后1例定为B级,1例定为D级;45例患者未分级。15例C级被误定为B级是由于原始记录者认为运动平面以下超过3个节段以远有少量运动功能的患者属于B级而非C级。1例B级和2例C级被误定为A级是因评定时仅依据ASIA残损伤分级记录表格中的信息而忽略了体格检查中直肠感觉存在和远端非关键肌运动功能保留的记录。A至B、B至C和D至C的级别误定各1例是因对记录表格中信息的归纳错误所致。原始记录中损伤平面:颈髓139例,胸髓145例,圆锥损伤21例,马尾综合征12例,7例未定平面,审核后均与原始记录一致;17例腰髓损伤经审核后只有1例为腰髓损伤,12例为圆锥综合征,4例为马尾综合征。对ASIA标准中腰髓损伤与圆锥综合征及马尾综合征损伤范围理解不清是将后两者误诊为腰髓损伤的主要原因。22例残损D级中央综合征病例中有18例在原始记录中将运动平面定为颈髓,但查体显示下肢关键肌肌力可达2~5级,是忽略运动平面意义造成的使用不当。结论:应用脊髓损伤ASIA标准时应详细、准确理解其内容,以减少对相同标准的不同理解而产生错误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神经学分类残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