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也将产生不利影响。针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从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启动入手,通过分析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传导机制,在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对策,以期为中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评价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娅 温连青 《价格月刊》 2011年第4期77-81,共5页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方案以刺激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即通过购进6000亿美元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并宣布继续维持0%~0.25%历史最低利率至更长时间,这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我国外汇储、金融市...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方案以刺激萎靡不振的美国经济,即通过购进6000亿美元国债等方式向经济注入流动性,并宣布继续维持0%~0.25%历史最低利率至更长时间,这对世界经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我国外汇储、金融市场监管有颇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低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49-50,共2页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法律思考
4
作者 刘霞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7-48,共2页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用尽各种刺激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试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并从国际经济法的角度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用尽各种刺激政策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试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念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并从国际经济法的角度分析其政策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法律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国际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金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日本是最早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强国,比较日美两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理解美国当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分别介绍日本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背景、具体操作和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与日本相比,... 日本是最早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强国,比较日美两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理解美国当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分别介绍日本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背景、具体操作和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与日本相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关注货币供应量,而且更加侧重对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但目前效果不甚理想,且对全球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美国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松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华 刘宁 刘志威 《价格月刊》 2011年第1期1-8,51,共9页
2010年10月份的CPI高达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如今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我国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来遏制通货膨胀就值得深思。首先,通过货币供应量、CPI、PPI等指标证明我国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其次,从美国和中... 2010年10月份的CPI高达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如今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我国如何进行宏观调控来遏制通货膨胀就值得深思。首先,通过货币供应量、CPI、PPI等指标证明我国通货膨胀已经明显;其次,从美国和中国两个方面分析了通货膨胀的原因;再次,针对通货膨胀,提出我国宏观调控的应对建议,包括:遏制通货膨胀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从应对危机的应急管理转向常态长效的日常管理、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调高存贷款利率,可采取不对称加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采取渐进式升值、建立逆周期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弹性、财政政策要优化支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 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余珊萍 郑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60,135,共6页
本文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不同趋势的溢出效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抵... 本文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不同趋势的溢出效应。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造成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抵消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我国产出水平和实际使用外资长期溢出趋向于0;长期恶化中国的贸易收支。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溢出效应 S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研究——基于TVP-VAR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华初 王徐铖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0,共16页
采用TVP-VAR模型探究不同时期美国量化宽松背景下,货币发行量增加对中国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差异,研究显示,2020年3月开始实施的美国量化宽松与之前三次量化宽松政策相比,其货币发行量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明显减小;国际大宗商品... 采用TVP-VAR模型探究不同时期美国量化宽松背景下,货币发行量增加对中国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差异,研究显示,2020年3月开始实施的美国量化宽松与之前三次量化宽松政策相比,其货币发行量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明显减小;国际大宗商品和人民币发行量增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正向冲击增大。这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上升,整体上对通货膨胀造成正向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依然是影响中国国内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与独立性,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TVP-VAR模型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茉楠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0-32,共3页
美联储在2013年继续宽松加码符合预期。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远比二战后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得多,为提振尚显乏力的经济,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然而,美国量化宽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债务"去杠杆化"问题,但却可能... 美联储在2013年继续宽松加码符合预期。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远比二战后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得多,为提振尚显乏力的经济,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然而,美国量化宽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债务"去杠杆化"问题,但却可能使全球经济复苏更加艰难,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第四量化宽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对比中看美联储的加息时点选择
10
作者 夏祎 王婕 《农村金融研究》 2014年第9期32-37,共6页
论文通过对比过去三个经济周期中美联储开始加息时美国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已进入"可考虑加息"空间;继而结合当前美国通胀压力全面抬头和经济继续快速反弹的趋势,预计美联储加息时点可能提前,2015年二季度和... 论文通过对比过去三个经济周期中美联储开始加息时美国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已进入"可考虑加息"空间;继而结合当前美国通胀压力全面抬头和经济继续快速反弹的趋势,预计美联储加息时点可能提前,201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首次加息的概率分别为60%和40%,2015年末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水平可能达到1%左右。最后认为,美国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之门后,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多方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经济运行 当前美国经济 联邦基金 通胀压力 人均可支配收入 市场恐慌 货币政策 产出缺口 货币地位 量化宽松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