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发展经验探讨——以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东亚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高凡 潘淑荣 成茂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目的/意义]大学智库既具备普通智库政策咨询和服务社会的一般功能,还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和提供高质量政策咨询的功能。研究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加快我国大学智库高质量发展、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意义]大学智库既具备普通智库政策咨询和服务社会的一般功能,还具有独特的学术研究和提供高质量政策咨询的功能。研究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加快我国大学智库高质量发展、提高其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依据高校智库全球影响力排名,科学选取3家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结果/结论]国外高水平大学智库在管理模式、人才结构、融资机制、国际影响和传播方式存在一定的共性。提升我国大学智库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独立自主,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重视人才培养,保证队伍的多元化;多渠道获取经费,搭建配套资金体系;关注前沿话题,积极参与国际研讨;重视成果产出,推动智库成果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大学智库 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 国际事务与外交战略研究中心 东亚研究所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建构“中国太空威胁论”的战略叙事分析
2
作者 张衡 谢婷婷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46,共16页
“中国太空威胁论”是美国基于其战略意图建构的一个战略叙事。从战略叙事理论的视角看,美国建构该论调的过程中存在三重逻辑:首先,在情境设置上,美国将“中国太空威胁论”置于地缘政治背景下,将太空定位为地缘政治高地,把中国定位为太... “中国太空威胁论”是美国基于其战略意图建构的一个战略叙事。从战略叙事理论的视角看,美国建构该论调的过程中存在三重逻辑:首先,在情境设置上,美国将“中国太空威胁论”置于地缘政治背景下,将太空定位为地缘政治高地,把中国定位为太空实力日益增强的对手;其次,在角色塑造上,美国给中国贴上了“盗窃者”“危害者”“挑战者”及“破坏者”的负面标签;最后,在情节设计上,通过刻意强调特定事件及特定事件的某一方面、历史类比、设计细节等手法,精心设计了“中国太空威胁论”的情节。美国建构这一论调的目的是动员国内资源发展太空力量、推进太空联盟建设以增强自身太空实力、推动有利于自身的太空国际秩序构建、为自身的太空军事化和武器化行为提供“正当性”、遏制中国太空能力的发展以及压缩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外交空间。美国构建的“中国太空威胁论”不仅导致中美之间的太空合作难以开展,还可能对国际太空安全、太空治理以及中国与美国盟国之间的太空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对此,中国未来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太空政策 战略叙事 “中国太空威胁论”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以来美国共和党的移民政策叙事——兼论极化政党的政策话语塑造
3
作者 穆若曦 胡桐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57,181,共23页
2020年以来,美国共和党在移民政策上的极端叙事日益凸显,并在选民动员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现象不仅是党派竞争日趋激烈的体现,而且反映了极化的政党利用政策叙事构建意识形态认同、获得选民支持并塑造公共舆论的情况。极端叙事的核心... 2020年以来,美国共和党在移民政策上的极端叙事日益凸显,并在选民动员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现象不仅是党派竞争日趋激烈的体现,而且反映了极化的政党利用政策叙事构建意识形态认同、获得选民支持并塑造公共舆论的情况。极端叙事的核心特征在于其高度的情绪化和对抗性,并通过特定的政治修辞策略来强化党派阵营的分裂。共和党的极端叙事以启示录特征为核心,通过建立“正”“邪”对立的叙事角色、塑造末世危机情境,并运用新型“狗哨”政治修辞,形成高度情绪化且意识形态鲜明的政策话语体系。极端叙事的扩散不仅在选民层面固化了党派分裂,而且在社会层面加剧了群体对立,进一步侵蚀了政治共识。随着此类叙事不断被媒体传播、社交网络放大和政客强化,其影响可能超越移民议题本身,进一步塑造美国政治生态的极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战略叙事 政治极化 政党动员 移民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战略与政策走向
4
作者 陈文玲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107,共13页
自“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提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持续演变,五个标志性事件已相继发生,未来十年亦可能出现五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的再度执政可能是百年变局的一个重要变量,其上任后对改善中美关... 自“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提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持续演变,五个标志性事件已相继发生,未来十年亦可能出现五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的再度执政可能是百年变局的一个重要变量,其上任后对改善中美关系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可以转化为两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机遇,但不太可能调整对华遏制打压的基本战略,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应正确认识特朗普再度执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战略定力、战略耐力与战略反制能力应对挑战,同时化挑战为机遇,深化中美两国务实合作,主动推动中美关系朝于我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未来,中美双方必须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寻找利益交汇点、政治主张趋同点和大国关系加固点,推动形成建设性、可持续、长周期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美国对华政策中美战略竞争 特朗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科学数据发展政策与规划
5
作者 张耀南 李茜荣 +1 位作者 康建芳 敏玉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359-377,共19页
美国是较早发展科学数据并建立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国家之一。进入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在美国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增强美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产。本文通过查阅美国科学数据相关的大量文... 美国是较早发展科学数据并建立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国家之一。进入大数据时代,科学数据在美国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已经成为增强美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产。本文通过查阅美国科学数据相关的大量文献、官方网站、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等资源,对美国科学数据的发展历程、监管机构、实施政策、战略规划方面进行筛选、提取、分析与整理。结果表明,自20世纪中叶起,美国国会、联邦政府机构及所属的各部门、资助机构及科研机构四个层面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科学数据的政策法规和持续投资,有效地推动了美国科学数据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科学数据应用实践成效显著。自此,美国通过将科学数据作为战略资产进行管理、加强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引导,维护美国在科学领域的发展优势、最大可能地发挥科学数据资产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的做法,这可为我国在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数据资源管理和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科学数据 监管机构 政策法规 战略规划 实践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尼克松政府的东亚战略转型与韩朝关系缓和
6
作者 郑安光 谭云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 20世纪70年代初,在冷战局势缓和的国际背景下,韩朝双方进行了首次对话。美国对此次韩朝对话持支持态度。然而,由于美韩两国对朝鲜半岛事务的战略认知不同,在对话进程中美韩同盟内部多次出现步调不一致的情况。随着朝鲜半岛冷战“本土化”趋势的加强,美国为了保证韩国安全并遏制朝鲜,最终选择维持驻韩美军数量,同时援助韩国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相应的,韩国为自身发展谋求了更多的利益和空间。美国在韩朝对话期间的政策选择和回旋余地,与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实力和地位并不成正比,而美国政策本身的矛盾性又加剧了韩朝双方的冷战竞争。华盛顿最终未能阻止韩朝关系再度恶化,半岛局势走向与美国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战略 韩朝关系 朝鲜半岛 冷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对华政策与应对策略
7
作者 张心志 郑文佳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9,共11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网络安全政策文件的深入挖掘,认识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演进路径、变化趋势、战略意图和对华政策,为中国网络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小布什...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网络安全政策文件的深入挖掘,认识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演进路径、变化趋势、战略意图和对华政策,为中国网络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从小布什政府到拜登政府颁布的15份美国网络安全政策文件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结果/结论]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威胁认知、关注议题和治理策略等四个方面。拜登政府从组建价值观联盟、产业断链、技术脱钩和网络威慑等方面,实施对华的战略竞争。在此态势之下,我国必须积极回击美国意识形态话语、拓展网信产业国际合作、加快构建科技竞争非对称优势、建设发展我国网络防御力量,从而服务我国网络安全整体战略、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网络安全战略 拜登政府 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日本的东亚政策与东亚现代国际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莫翔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41,共11页
东亚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外部力量对东亚既有秩序的冲击、以及东亚内部对外部冲击的反应。日本与美国在东亚的扩张和渗透、对东亚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东亚国际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美日两国... 东亚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外部力量对东亚既有秩序的冲击、以及东亚内部对外部冲击的反应。日本与美国在东亚的扩张和渗透、对东亚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东亚国际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美日两国的东亚政策经历了从妥协走向冲突的过程。导致美日冲突的实质是两条不同的国家发展路线之争,是原则之争,这是美日之所以走向战争的根本原因。1945年之后的日本东亚政策的惟一重大变化是手段的变化,从军事手段转变成经济手段。美国在东亚秩序中扮演强权的角色一直未变,正是由此之故,开放地区主义成为了东亚秩序建构的必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的东亚政策和战略 日本的东亚政策和战略 东亚现代国际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美国对华制度制衡及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夏立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2,I0002,I0003,共19页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他性的转变。小布什政府采用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奥巴马政府则采用两面下注的混合型对华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特朗普政府主要利用美国国内法律和制度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而拜登政府采用“小圈子”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实行制度制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中国高科技发展,客观上却促使中国自立自强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高科技生产链,对美国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国内经济也产生“反噬”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制度制衡 拜登政府 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科技政策中的智库角色——基于话语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7,共7页
[研究目的]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智库在美国政府对华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主流智库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分析和研判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大致走向。[研究方法]以话语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使用文本分析... [研究目的]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智库在美国政府对华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美国主流智库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分析和研判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大致走向。[研究方法]以话语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使用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批评性话语分析法,深入剖析美国六家主流智库在对华科技政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论]美国智库以话语或观念与美国决策者进行“协作性对话”、与美国公众进行“沟通性对话”,分别致力于影响和形塑美国决策者对华科技政策和公众对中美科技竞争的认知,推动了美国国内对华科技政策的演变,进而牵动中美关系的结构性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对华科技政策 话语制度主义 中美战略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力活动:美国国家健康政策之要素——基于美国健康公民战略的考察 被引量:30
11
作者 徐士韦 肖焕禹 谭小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体力活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构成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历史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美国健康公民战略的缘起、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通过深入考察"健康公民2020"战略体力活动的目标内容、形... 体力活动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构成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历史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对美国健康公民战略的缘起、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通过深入考察"健康公民2020"战略体力活动的目标内容、形成过程、计划实施,为健康中国战略及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健康公民战略 体力活动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对我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月秋 梁文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是维护英语权威地位、排斥其他语言的政策。研究美国的语言政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民族政策和美国文明的实质,也会给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语言战略的规划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保护... 美国的语言教育政策是维护英语权威地位、排斥其他语言的政策。研究美国的语言政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民族政策和美国文明的实质,也会给我国语言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语言战略的规划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意识,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维护我国语言文化生态多元性;制定理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育政策,有效抵制英语教育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加强外语语种规划,确定我国的"关键外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语言教育政策 语言战略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重拾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动向——基于“美国国家产业政策战略”报告的剖析与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志刚 张志强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9,共12页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产业发展的政策集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意义,是国际性产业竞争的重要推动和促进因素。在新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美国重拾国家产业政策意在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国家安全议题领域核心智库新美国安全中... 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产业发展的政策集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意义,是国际性产业竞争的重要推动和促进因素。在新科技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美国重拾国家产业政策意在赢得大国战略竞争。美国国家安全议题领域核心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于2021年底启动“美国国家产业政策战略”项目,并发布系列报告指出:为了有效应对中国的挑战、确保供应链的弹性和安全,以及增强和延续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技术领先地位,美国亟需重新制定一份全面、长期、统一、前瞻性的国家产业政策战略。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收集相关资料,在解读、梳理系列报告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美国各界的舆论走向和拜登政府的政策举措,进一步总结、归纳出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在国家产业政策领域所表现出的新动向。系列报告的观点对监测和掌握美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动向和具体方针,以及对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产业政策 产业战略 智库 美国安全中心(CNAS) 国际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贸易政策——美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日明 郭艳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7-40,共4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最显著变化是贸易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低通账、低失业率的局面,消灭长期以来困扰美国经济增长的巨额财政赤字,实现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为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的最显著变化是贸易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美国之所以能在20世纪90年代创造低通账、低失业率的局面,消灭长期以来困扰美国经济增长的巨额财政赤字,实现较长时间的平稳增长,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美国企业必须面向国外市场,为其过剩的商品与劳务寻找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贸易政策 经济增长 出口补贴 进口保护 利润转移 产业结构调整 高科技产业 国家出口战略 多元贸易谈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工具——美国的对外援助政策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弘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美国的对外援助可以用三个"最"字来代表:最早、最低和最多.美国是近现代西方对外援助的发起国,故而称为最早.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就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到60年代初期,美国又... 美国的对外援助可以用三个"最"字来代表:最早、最低和最多.美国是近现代西方对外援助的发起国,故而称为最早.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美国就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到60年代初期,美国又领头通过<对外援助法案>(The Foreign Assistance Act),率先将对外援助政策制度化.美国曾经在西方世界对外援助政策中占据过领先地位,但是和其它援助国相比,美国用于对外援助的拨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是最低的.它只把国内生产总值的0.12%用于对外援助,远远低于联合国号召的0.7%,不仅低于北欧国家大约1%的普遍水平,甚至还低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对外援助政策 发展援助 食品换和平计划 经济支持基金 安全战略 经济战略 形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的南极战略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敏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9期62-71,共10页
美国南极政策有三大特点:"保持美国在南极地区积极和有影响的存在",对南极地区的领土要求保持克制态度,积极推动和维护《南极条约》及其体系在治理南极中的作用,使该体系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些政策特点服务于美国在南极... 美国南极政策有三大特点:"保持美国在南极地区积极和有影响的存在",对南极地区的领土要求保持克制态度,积极推动和维护《南极条约》及其体系在治理南极中的作用,使该体系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些政策特点服务于美国在南极地区的战略目标和国家利益,即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科学、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和目标。美国在南极地区明确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对中国当下制定南极政策和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极 战略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亚战略建构下的克什米尔政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荣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6,共5页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南亚战略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发展为目前的“印巴并重”战略。美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由不插手转为积极介入,一种较为清晰的克什米尔政策已经形成。但由于美国的南亚战略存在诸多矛盾之处,该政策的实施受到一系列...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南亚战略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发展为目前的“印巴并重”战略。美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由不插手转为积极介入,一种较为清晰的克什米尔政策已经形成。但由于美国的南亚战略存在诸多矛盾之处,该政策的实施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今后一个时期,美国克什米尔政策将以维持现状、防止出现南亚出现大规模战争而诱发地区形势动荡为主要考虑,同时通过积极施加影响,推动印巴通过双边谈判稳步解决两国争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南亚战略 克什米尔政策 印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再工业化”政策举措、战略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建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8-213,共6页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经济重建的重要内容,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和重要转向的标志。论文对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政策举措进行了梳理,认为奥巴马政府推动的"再工业化"战... "再工业化"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经济重建的重要内容,是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转变和重要转向的标志。论文对奥巴马政府的"再工业化"政策举措进行了梳理,认为奥巴马政府推动的"再工业化"战略具有政府干预、创新引领、出口导向、贸易保护、安全考虑等特点,蕴含着对华战略冲突的性质和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再工业化 政策举措 战略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利益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东亚政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4-151,共8页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亚政策直接影响了东亚国际格局的形态和发展变化,而且一直掀动着当事国家乃至世界所有历史学研究者的热烈争论。从国家利益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有些看似顺理成章的观点,...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东亚政策直接影响了东亚国际格局的形态和发展变化,而且一直掀动着当事国家乃至世界所有历史学研究者的热烈争论。从国家利益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有些看似顺理成章的观点,诸如由于美国"绥靖"政策纵容了日本的侵略,最后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假如美国早期干涉、阻止日本在东亚的侵略,东方的法西斯就会受到遏制等,其实仍值得商榷。我们似乎已经给美国的东亚政策"赋予"了一个国际政治"伦理基础",成为美国以后国际干涉行动的理由。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第一,分析主体定位游移不定,从而造成分析的逻辑关系混乱;第二,对国家利益认知理论在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分析中的地位,及其使用的方法存在误区和不够成熟。当我们追问"美国为什么没有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关于"国家利益"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美国外交政策 东亚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远东战略演变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洪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5,共4页
战争赔偿问题的解决,是战败国恢复国际社会成员资格、恢复主权的必要前提,是战争加害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受害国的当然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单独占领日本的有利条件,一手操纵日本的战争赔偿问... 战争赔偿问题的解决,是战败国恢复国际社会成员资格、恢复主权的必要前提,是战争加害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受害国的当然权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单独占领日本的有利条件,一手操纵日本的战争赔偿问题。从最初积极、坚决的拆迁赔偿,到逐步减少并宣布停止拆迁赔偿,致使赔偿不到位,这些都是为美国的东亚战略乃至全球战略服务的。美国的东亚战略对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变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亚战略 日本战争赔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