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现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东方转向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月红 顾明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7,共9页
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之上,倡导物我分离,与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形成尖锐对立。这两种自然观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在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之中。众多学者对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对话已有深入... 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之上,倡导物我分离,与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形成尖锐对立。这两种自然观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在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之中。众多学者对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对话已有深入的研究,但对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如何影响美国现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之建构,并为后来生态诗学和生态批评的崛起所做的铺垫尚未有足够的探讨。研究费诺罗萨和庞德这两位在英美诗歌领域引领中西生态对话的先驱人物,分析其在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西渐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自然观对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诺罗萨 庞德 中国传统自然观 美国现代诗 生态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意象·翻译──评“爹爹”一诗的三种译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廖七一 《外国语文》 1996年第1期80-87,共8页
现代诗·意象·翻译──评“爹爹”一诗的三种译文廖七一I.A.理查兹曾经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中迄今已经产生的最复杂的一类事件”,翻译难,翻译诗更难,翻译现代诗也许就是难上加难了。“爹爹”是美国自由派诗人S... 现代诗·意象·翻译──评“爹爹”一诗的三种译文廖七一I.A.理查兹曾经说,翻译“很可能是宇宙进化中迄今已经产生的最复杂的一类事件”,翻译难,翻译诗更难,翻译现代诗也许就是难上加难了。“爹爹”是美国自由派诗人S.普拉斯(SylviaPlath)的名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毅衡 美国现代诗 岛子 意象 犹太人 译文 吉卜赛女人 翻译原则 外国文学 美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物自性”:叶维廉与道家现代主义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剑 吴晓梅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美国现代诗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道家思想在里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个人们并不太清楚的问题。叶维廉在研究美国现代派诗歌时,采用了非常明晰的道家研究视角。他认为道家美学的"无言独化"观点,即... 美国现代诗歌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但是道家思想在里边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一个人们并不太清楚的问题。叶维廉在研究美国现代派诗歌时,采用了非常明晰的道家研究视角。他认为道家美学的"无言独化"观点,即物之原初状态通过诗人不加任何主观修饰的语言表达出来,被美国现代派诗歌吸纳和发扬光大。道家的"物自性"理念,即肯定物之为物的自性,也成为了美国现代派诗歌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道家现代主义"诗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所带来的质疑和争论。梳理这些概念的同时,也希望对它的出现、发展和争论的过程进行追溯,对其得与失、贡献与偏颇进行述评,以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史面貌,为后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自性” “无言独化” 美国现代诗 道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影响的几点刍议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毅衡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的影响,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美国现代诗的发轫期,即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二年的新诗运动中,这种影响已明确表现出来,它帮助美国现代诗形成自己的一系列特点。不少学者对此作了极有价值的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的影响,是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美国现代诗的发轫期,即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二年的新诗运动中,这种影响已明确表现出来,它帮助美国现代诗形成自己的一系列特点。不少学者对此作了极有价值的研究,但大多限于个别诗人,或个别诗派。对这段时期美国诗所受中国影响之断代研究,似乎还未见到;至于中国诗对整个美国现代诗的影响,正如有论者所言:“无可估量,肯定也未得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 美国现代诗 费诺罗萨 威廉斯 浪漫主义 艾略特 神州集 中国古典诗歌 新诗运动 外来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斯、奥尔森与美国当代诗歌的发展
5
作者 涂寿鹏 《外语研究》 1986年第2期69-74,共6页
对于美国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旧历史时代的交替。它影响美国整个文化结构、文艺思潮、思想观点甚至生活方式。战后美国人口繁衍及教育发达,特别是五十年代起,电子化、计算机化及自动化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原来已... 对于美国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意味着一个新旧历史时代的交替。它影响美国整个文化结构、文艺思潮、思想观点甚至生活方式。战后美国人口繁衍及教育发达,特别是五十年代起,电子化、计算机化及自动化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原来已经相当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力。然而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震憾着美国亿万人民的良知,他们为美国负有罪疚而深感不安。虽然著名诗人艾略特(T. S. Eliet)(注一)长诗《荒原》所描述的迫在眉睫的西方文明末日并未实现,但是在西方知识界中所一度盛行的与艾略特观点相类似的资本主义世界末日的思想仍在折磨着一些艺术家和其它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艾略特 奥尔森 美国现代诗 当代诗歌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思想观点 美国 五十年代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荒原》的神话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S1期49-54,共6页
论《荒原》的神话结构王文神话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现代批评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的程度来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 论《荒原》的神话结构王文神话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在现代批评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当今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和普及的程度来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①神话就其原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 托·斯·艾略特 美国文学 圣杯 原型批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国现代诗 神话结构 《四个四重奏》 象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华莱士·史蒂文斯的《雪人》
7
作者 华泉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41-44,共4页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1879—1955)与艾略特(T·S·Eliot)、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摩尔(Marianne Moore)及卡明斯(E·E·Cummings)齐名,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诗人。他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8...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 1879—1955)与艾略特(T·S·Eliot)、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摩尔(Marianne Moore)及卡明斯(E·E·Cummings)齐名,是一位杰出的美国现代诗人。他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8—21岁同时就读于哈佛大学和纽约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出任康乃狄格州首府哈特福特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开始他的写作生涯。他辛勤劳作,笔耕不止,诗作颇丰,一生出版了九本诗集。1931年他的第一本诗集Harmonium与读者见面,随之Ideas of Order(1935),Owl’s Clover(1936),The Man with the Blue Guitar(1937),Parts of a World(1942;1951),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1942),Transport to Summer(1947),The Auroras of Autumn(1950)相继问世。辞世前一年,出版了他的最后一个诗集Collected Po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蒂文斯 雪人 华莱士 动词不定式 艾略特 美国现代诗 说话人 修饰语 宾夕法尼亚州 保险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收获
8
作者 张世君 《出版广角》 1997年第4期54-54,共1页
在世界文学中,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在身前没有赢得声名,死后却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和越来越高的评价。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她一生写作了1775首诗。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收获 世界文学 女诗人 美国现代诗 爱默生 读者 写作 评价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如鼓琴 声声见心——蒙塔莱诗歌翻译与研究在中国
9
作者 吕同六 《出版广角》 1998年第5期86-87,共2页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论著《飨宴》里,曾就诗歌发表这样的见解:“诗不是别的,只是按照音乐的道理去安排的词章虚构。”因此,但丁以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文艺理论批评大家克罗齐,也持类似的观点。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则发表了这样精...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论著《飨宴》里,曾就诗歌发表这样的见解:“诗不是别的,只是按照音乐的道理去安排的词章虚构。”因此,但丁以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文艺理论批评大家克罗齐,也持类似的观点。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则发表了这样精彩而绝妙的见解,他说:“什么是诗?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这么说来,我们不能不承认,诗是最难获得广泛传播的文学品种。同时,我们又不由得想起清朝诗人袁枚,他曾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诗如鼓琴,声声见心。”(《续诗品·斋心》)而英国诗人拜伦则说道:“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诗歌翻译 外国文学 意大利 诺贝尔文学奖 文艺理论批评 中国诗歌 美国现代诗 弗罗斯特 诗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