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美国小说叙事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颖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2,共6页
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晦涩、难懂为显著特点,原因在于后现代文学为了表明其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态度,作品在主题、语言和叙事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文学,甚至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学。本文就后现代美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 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其晦涩、难懂为显著特点,原因在于后现代文学为了表明其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态度,作品在主题、语言和叙事方法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文学,甚至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学。本文就后现代美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对后现代文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美国小说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小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论”新视野下的美国后现代派小说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仁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154,共9页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艰难时期,当时美国遭遇危机,社会混乱,文学面临枯竭,作家们奋起自救。他们借用"热寂说""熵定律"和"混沌论"三种理论,以戏仿、杂糅、拼贴和黑色幽默的手法,构建奇特...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艰难时期,当时美国遭遇危机,社会混乱,文学面临枯竭,作家们奋起自救。他们借用"热寂说""熵定律"和"混沌论"三种理论,以戏仿、杂糅、拼贴和黑色幽默的手法,构建奇特的混沌社会的图像,描绘了从总统到囚犯的各种"反英雄",揭示少数族裔对身份构建的诉求,展示了孤独、死亡和反抗的存在主义基调。它展现了美国是个混沌无序的世界。因此,它跟20世纪50年代垮掉派诗歌和小说、60年代荒诞戏剧一起,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小说 热寂说 熵定律 混沌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4
3
作者 蒙柱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共5页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表现出其商业化的一面,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解构了自身批判的严肃性。这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在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纳博科夫和品钦等人的作品中,这种现象都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 现代性批判 主题 政治 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价值论 被引量:6
4
作者 胡铁生 宁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147,共10页
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评价中,“不确定性”特征是否定派对其进行攻击的焦点之一。事实上,文本结构和故事叙事策略是作品的外部表现形式,思想内涵(即内容)则是作品的灵魂,两者只有达成统一,作品才能取得成功,而以美国当代小说为代表... 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评价中,“不确定性”特征是否定派对其进行攻击的焦点之一。事实上,文本结构和故事叙事策略是作品的外部表现形式,思想内涵(即内容)则是作品的灵魂,两者只有达成统一,作品才能取得成功,而以美国当代小说为代表的欧美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恰恰体现出这种机制。约瑟夫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两部黑色幽默和反讽小说是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最好注解:其小说的文本结构和叙事策略表现出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文艺美学价值追求;而在其看似轻松、滑稽、悖论式话语、碎片加拼接、非线性叙事等书写方式构成的故事表层结构之下却清晰地表达出作家的创作思想倾向,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政治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与内容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 《第二十二条军规》 《五号屠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后现代小说探讨——以雷蒙·费德曼的创作理论为例
5
作者 陈永国 欧阳咏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3,共3页
美国的后现代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大众意识对官方话语的质疑而兴起,旨在以小说主题与现实的似是而非的关系来纠正大众被现代媒体扭曲的现实感。后现代小说的形式不是浅显的、平面化的展现,而是与小说主题息息相关的,可以用来表达... 美国的后现代小说在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大众意识对官方话语的质疑而兴起,旨在以小说主题与现实的似是而非的关系来纠正大众被现代媒体扭曲的现实感。后现代小说的形式不是浅显的、平面化的展现,而是与小说主题息息相关的,可以用来表达意义与价值的有意味的形式。只有读者的发问与思考才能认识这种强化之后又被打散的文本深度,从而更好地参与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蒙·费德曼 美国现代小说 现实 形式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锋与世俗的矛盾统一——对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批判性与世俗性关系的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芳 蒙柱环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7-169,共3页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这种批判性指向了美国社会的政治、宗教、科技等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性和世俗性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但是,由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在文本形式上的先锋性、独特性,从而使文学性本身确保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批判指向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主义小说 批判性 世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伦理: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诗海 郑芷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当代文学家所特有的历史意识、叙事方式和伦理倾向。厄普代克用他独特的思维观念来审视历史,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探询个体的存在和社会的走向,引领读者准确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因此,厄普代克关于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伦理构成了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也使兔子系列小说成为一种蕴含特殊意义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系列小说 历史 叙事伦理 叙事向度 厄普代克 美国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探微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勤 熊荣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91-95,共5页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探微张勤熊荣斌1936年6月,海明威在《绅士》(Esquire)杂志上发表了《乞力马扎罗的雪》(TheSnowsofKilimanjaro)。这部小说一反海明威通常采用的结构紧凑写法,在叙述... 《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探微张勤熊荣斌1936年6月,海明威在《绅士》(Esquire)杂志上发表了《乞力马扎罗的雪》(TheSnowsofKilimanjaro)。这部小说一反海明威通常采用的结构紧凑写法,在叙述现实(死亡的近逼和得逞)的主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 意识流小说 心理活动 流结构 内心独白 叙述者 自由联想 伞状结构 美国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念系列课的实践与意义
9
作者 容理诚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9,共3页
悬念系列课的实践与意义广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容理诚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构成叙事作品的要素之一是情节,而悬念则是情节中的精髓。提到悬念,中学语文教师不会不熟悉,学生似乎也略知一二。然而,在学习叙事作品,尤... 悬念系列课的实践与意义广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容理诚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构成叙事作品的要素之一是情节,而悬念则是情节中的精髓。提到悬念,中学语文教师不会不熟悉,学生似乎也略知一二。然而,在学习叙事作品,尤其是小说、戏剧时,悬念却经常只是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课 文学评论 布置作业 美国现代小说 知识讲座 《俄狄浦斯王》 《巴黎圣母院》 听说读写 叙事作品 田家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