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公共外交刍议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鸣筝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4,共7页
-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形象的构建与政府公共外交"(2011B049)阶段性成果
"吉林省媒介产业化研究"(2012B39)阶段性成果
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美国公共外交研究"(2011QY06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公共外交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期间设立的美国新闻署是美国政府几十年中进行公共外交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在此后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对外信息发布、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针对苏联、东欧、西欧和拉丁美洲实施了区域性公共外交活动。公共外交的长效机制得到了完善,公共外交的手段和内容也有所增加。
-
关键词
艾森豪威尔
公共外交
美国新闻署
美国之音
-
Keywords
Eisenhower
public diplomacy
USIA
VOA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冷战后美国在南亚的意识形态战略
- 2
-
-
作者
杨永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Z期59-60,共2页
-
文摘
意识形态是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冷战以"自由力量的决定性胜利,以及唯一可持续的国家富强模式——自由、民主和自由企业精神——而告终"
-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人权外交
亲美势力
决定性胜利
布什政府
小布什
美国新闻署
穆沙拉夫
柯伊拉腊
大中东计划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美国之音”经费紧缺
- 3
-
-
作者
黄先敏
-
出处
《语言教育》
1996年第4期8-8,共1页
-
文摘
“美国之音”(VOA)是美国于“冷战”时代开始后创办的对外广播电台,一向以“客观公正”自我标榜,其最初宗旨是向东欧等共产主义国家从事颠覆性反共宣传。目前这个庞大的机构共有8200名雇员,每天用46种语言向全世界播音,节目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美国生活描述以及所谓“未经过滤”的国际新闻报道。VOA 的上级主管部门美国新闻署(USIA)
-
关键词
对外广播
国际新闻报道
美国新闻署
克林顿政府
美国生活
美国国会
学术交流
“冷战”
预算计划
预算委员会
-
分类号
G229.712-F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