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解析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廉德瑰
-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7期74-80,共7页
-
基金
中国太平洋学会重大项目"东
南中国海诸岛中有争议岛屿的史地考证及相关问题研究"(2200214)研究成果
-
文摘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在其占领冲绳之后,签署《旧金山和约》并与日本签订《归还冲绳协定》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其目的除了利用冲绳和钓鱼岛维持在东亚的主导权之外,还要分断中日关系,进一步强化其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占领冲绳(包括钓鱼岛)并把它从日本分割出来是要控制日本;签署排除中国的《旧金山和约》是为了阻止日本接近中国,并在中日之间留下领土争端;签订《归还冲绳协定》但不明确主权的归属,目的在于保持美国在中日争端中的平衡。美国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其在东亚事务中的发言权与主导权。
-
关键词
美国立场
钓鱼岛
《旧金山和约》
冲绳“归还”
-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stance
Diaoyu Islands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returu of Okinawa
-
分类号
D815.3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战后台湾当局对琉球归属的外交策略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尤淑君
-
机构
台湾政治大学
-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
文摘
早在1943年开罗会议举行时,罗斯福总统曾提议将琉球交付中国,蒋介石考虑中国实力不足,遂拒绝罗斯福的提议。二战战后,国民政府顾及自身实力,又考量美国在东亚的布局,遂放弃由中国托管琉球的方案,主张中美两国共同托管琉球,并再三强调中国与琉球的历史关系,不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蒋介石退守台湾后,暗中扶植琉球革命同志会,聊以自慰,并藉琉人国籍问题的操作,作为"中华民国"正统地位的筹码。"外交部"虽机关算尽,但在台湾当局仰赖美援的现实之下,琉人国籍或琉球归属问题沦为台湾当局与美国、日本政府交涉的外交策略。正因为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被排拒在国际社会之外,台湾当局亦未能得到对日交涉话语权,只能维持"冷战"的东亚局势,未能妥善处置琉球归属问题,丧失后来的"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处理之先机,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
-
关键词
蒋介石琉球归属
冷战
美国托管《旧金山和约》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K153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