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撕裂、文化身位与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绍玺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4-127,136,共5页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诗歌最精彩的笔触之一就是书写民族文化的被撕裂所引起的疼痛,对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渴望与找寻是其中最具全球性体验的诗歌品质。少数民族诗人“文化身位”的确立关系到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必须戒除“自我民族文化身...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诗歌最精彩的笔触之一就是书写民族文化的被撕裂所引起的疼痛,对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渴望与找寻是其中最具全球性体验的诗歌品质。少数民族诗人“文化身位”的确立关系到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必须戒除“自我民族文化身位”、“他民族文化身位”和“他民族眼光中的自我民族文化身位”三种单一的文化身位,树立文化的多重自我与复合身位观念,才能解决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化全球化的紧张关系,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能力,才能让少数民族诗歌走出民族文化的樊篱,获得更大的全球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全球化 文化撕裂 文化身位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中的自我和他者——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化认同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绍玺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民族文化具有历史客观性 ,是文化认同的基石。但是 ,不存在“纯粹的本地生产的”民族文化。由于传统文化的遮蔽效应 ,少数民族诗歌在对民族文化“自足性”的连续展示和再现中削弱了文学自身的创造性。怎样处理诗歌中文化的自我和他者的... 民族文化具有历史客观性 ,是文化认同的基石。但是 ,不存在“纯粹的本地生产的”民族文化。由于传统文化的遮蔽效应 ,少数民族诗歌在对民族文化“自足性”的连续展示和再现中削弱了文学自身的创造性。怎样处理诗歌中文化的自我和他者的问题 ,成了少数民族诗歌文化认同的关键。文化认同具有时间性 ,应该在自我和他者的复杂对话关系中树立“有意义的他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少数民族 全球化 自我 文化认同 文化阐释权 文学研究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中的美国少数民族教育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玉萍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2-46,共5页
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多样性是美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为了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教育人类学家们从文化角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对这些理论和建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 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多样性是美国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为了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教育人类学家们从文化角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对这些理论和建议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少数民族教育 对策 学业成绩 补偿性教育 中小学 文化剥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诗歌的族性本体、文化书写及共同体价值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迎春 覃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身份、语言、题材则是界定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三项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确立经历了学界复杂的论争与阐释过程。在民族身份、语言、题材的限定之... 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族身份、语言、题材则是界定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三项基本要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诗歌本体属性的确立经历了学界复杂的论争与阐释过程。在民族身份、语言、题材的限定之下,无论是少数民族人民集体或个人创作的口头诗歌,还是书面诗歌,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民族和地方文化共同体的书写和阐释特征。近代以来"民族"被赋予了政治共同体的内涵与意义,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也在原来传统的血缘、地缘及精神共同体价值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近代政治共同体特征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民族-国家"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等价值,并生成了少数民族诗歌凝聚、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民族本体 文化书写 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精神向度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振亚 邵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诗人在汉化及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努力跨越语言文化的屏障,自觉汲取多元的艺术养料丰富自己的诗歌技艺。他们秉承母族传统文化的衣钵,尝试盘活了杂糅于文化褶皱里的民族根性,以族裔精神疗救现代文明的病症,并努力融... 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诗人在汉化及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努力跨越语言文化的屏障,自觉汲取多元的艺术养料丰富自己的诗歌技艺。他们秉承母族传统文化的衣钵,尝试盘活了杂糅于文化褶皱里的民族根性,以族裔精神疗救现代文明的病症,并努力融身于自然生态的庙堂,谛听大自然的本真言说,寻找人类诗意的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诗歌 民族文化 自然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其政策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凤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91-95,共5页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希望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以实现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美国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在立法、规划、内容、管理上做出不懈努力,体现了多元文化、民族弱化、公平效率兼顾、政策主体积极互动、宽进严出加补救措施和关... 世界多民族国家都希望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养以实现各个民族的共同发展。美国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在立法、规划、内容、管理上做出不懈努力,体现了多元文化、民族弱化、公平效率兼顾、政策主体积极互动、宽进严出加补救措施和关注教师多样化等政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 民族弱化 宽进严出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文学评论 走近文化艺术——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评论卷)》
7
作者 肖尧轩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0-70,共1页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已成为文明的重要符号之一。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学中,少数民族文学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后世了解少数民族社会、思想、生活、民俗、艺术的一个窗口。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对其诗歌、戏剧、散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文学评论 文化艺术 中国 少数民族社会 中华文学 瑰丽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少数语言文学(满语)学科
8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多年求,在科研、教学、办刊各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该中心拥有中国难...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黑龙江省满浯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为基础组建而成。多年求,在科研、教学、办刊各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研究中居领先地位,成为国际满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中心阵地。该中心拥有中国难一的满语文化硕士学位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面向国内外招生,培养高层次满语文化研究后备人才.培养指导的研究生中有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满族语言文化 语言文学 研究中心 满语 美国康乃尔大学 文化研究 1983年 黑龙江大学 日本北海道 博士研究生 黑龙江省 领先地位 学科领域 后备人才 国内外 研究所 学位点 文化 高层次 培养 科研 教学 硕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志森 包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6期112-119,共8页
美国国徽白头鹰口衔的绸带上写着“多元”(PLURIBUS)与“统一”(UNUM)两字。美国的先辈们为何独选此两字书其上?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和美利坚文化的演进向人们显示:美国的历史仿佛在多元与统一两极间摆动、调整,... 美国国徽白头鹰口衔的绸带上写着“多元”(PLURIBUS)与“统一”(UNUM)两字。美国的先辈们为何独选此两字书其上?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进程和美利坚文化的演进向人们显示:美国的历史仿佛在多元与统一两极间摆动、调整,在不断进行新的整合中发展;美国人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认识和反思也经历了相似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少数族裔 文化多元论 美国 美国多元文化 “熔炉” 外来移民 欧洲中心主义 美国社会 美利坚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关于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 ,中美两国所关注的问题和发展的理念与思路有很大差别。本文考察了文化剥夺理论、文化差异理论对美国民族同化教育向多元文化教育转变的影响 ,分析了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所在 ,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 关于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 ,中美两国所关注的问题和发展的理念与思路有很大差别。本文考察了文化剥夺理论、文化差异理论对美国民族同化教育向多元文化教育转变的影响 ,分析了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所在 ,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及走出困境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高等教育 文化剥夺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比较研究 中国 美国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第三世界诗歌
11
作者 刘丽霞 孙法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4-42,共9页
在我开始讨论美国的第三世界文学作品之前,先得交代一下美国的第三世界人民是什么意思.美国第三世界人民是美国的少数民族——黑人,亚洲人,奇卡诺人(Chicano)和土著美国人.我相信大家对Negro(尼格鲁人、黑人)这个词是很熟悉的.今天在美... 在我开始讨论美国的第三世界文学作品之前,先得交代一下美国的第三世界人民是什么意思.美国第三世界人民是美国的少数民族——黑人,亚洲人,奇卡诺人(Chicano)和土著美国人.我相信大家对Negro(尼格鲁人、黑人)这个词是很熟悉的.今天在美国这个称呼已经不大通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 华裔美国 少数民族 六十年代 黑人 七十年 文学作品 文化 描写 美国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中的矛盾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贤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美国教育 少数民族儿童 主流文化 双语教育 大众教育 教育管理 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 社会经济不平等 标准化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教育的困惑
13
作者 李永波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教育 少数民族 文化现象 美国社会 文化多元化 犹太教 文化融合 社会学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拼花
14
作者 区林 马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1-74,共4页
略论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拼花区林,马励加拿大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似乎与其辽阔的疆域和多元文化的特色不相称。且不说由于历史短暂加拿大没有过莎士比亚、狄更斯或惠特曼;而且一个有如此多民族聚居和以世界主要语言(英语... 略论加拿大文学的民族拼花区林,马励加拿大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似乎与其辽阔的疆域和多元文化的特色不相称。且不说由于历史短暂加拿大没有过莎士比亚、狄更斯或惠特曼;而且一个有如此多民族聚居和以世界主要语言(英语、法语)作为主要交际工具的国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作家 加拿大文学 多元文化 文化冲突 里柯克 罗伯茨 少数民族 美国文化 玛格丽特·劳伦斯 英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的P.C.争论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5
作者 朱跃 《外国语文》 1997年第1期76-80,共5页
关键词 英语语言 少数民族 打高尔夫球的人 双语教育 种族歧视 美国南方 语言与文化 威尔士人 拥有的财产 “打工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海波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思潮。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认为学生不论性别、种族、民族都应该有平等受教育机会。多元文化教育立图使多种群体的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的发展机会,提高不同性别。
关键词 美国 多元文化教育 课程设计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 中小学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中美投资博览会即将在美举行
17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3年第8期6-7,共2页
由美国商务部少数民族裔商业发展署、中美投资博览会组委会、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美国投资与移民协会主办,中国绿色产业博览会、绿色中国杂志社、广东省民营企业文化协会、津桥国际协办的中美投资博览会将于4月18日至28日在美国举行。
关键词 博览会 投资 商业发展 少数民族 绿色产业 企业文化 商务部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tural Identity on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
18
作者 Lei Qinglan Sun We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6-289,共4页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by concluding their own social experience into works in recent decad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ltural identity built by Afro- American black women writers and introduces its historical reasons,works,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y doing this,we stan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American women writers and find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America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作家 化身 非洲 女性 历史意义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甫亭新记
19
作者 吴继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岳阳楼 洞庭湖 杜甫 大诗人 文化名人 纪念性建筑 少数民族 穷年忧黎元 中国诗歌 精神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