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技术权力视角下美国对华技术竞争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5
- 1
-
-
作者
顾学明
刘一鸣
-
机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0,26,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改革的方案设计与谈判策略研究”(19ZDA06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本质是对“技术权力”的争夺。迄今为止,美国发动的对华技术竞争可划分为三个层面:以夺取技术性权力为主要目标的实力竞争、以获得制度性权力为目的的秩序竞争,以及争夺解释性权力的价值观竞争。因受其国内利益分配、财政经济状况、政策落实结果和盟友集团博弈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美方的科技政策未必能达到其预期效果。针对美国对华技术竞争,中国应秉持相互尊重的原则,避免技术“硬脱钩”,打造技术合作平台,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稳定,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全球技术治理。
-
关键词
美国对华技术竞争
技术权力
全球技术治理
-
Keywords
U.S.-initiate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with China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global technological governance
-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战略与政策走向
- 2
-
-
作者
陈文玲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107,共13页
-
文摘
自“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述提出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持续演变,五个标志性事件已相继发生,未来十年亦可能出现五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事件。特朗普的再度执政可能是百年变局的一个重要变量,其上任后对改善中美关系释放了一些积极信号,可以转化为两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机遇,但不太可能调整对华遏制打压的基本战略,存在着明显的两面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应正确认识特朗普再度执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战略定力、战略耐力与战略反制能力应对挑战,同时化挑战为机遇,深化中美两国务实合作,主动推动中美关系朝于我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未来,中美双方必须进一步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寻找利益交汇点、政治主张趋同点和大国关系加固点,推动形成建设性、可持续、长周期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
关键词
中美关系美国对华政策中美战略竞争
特朗普
-
Keywords
Sino-US relations
US policy towards China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Donald Trump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评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丁迪
-
机构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55,共21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8JZD05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国家安全始终是美国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安全化手段将普通议题转化为安全议题是美国动员国内外资源、对华打压的重要方式。美国政府通过安全化手段将中美贸易关系、科技合作与人文交流等议题与国家安全问题挂钩,导致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在理念层面不断深入、在议题层面横向扩散、在对外关系层面持续外溢。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的加剧,使美国在对华身份认知、政策动机与手段选择上均陷入“投入愈多、损失愈多”的悖论中。安全化操弄导致的政策悖论使美国政府难以改变对华强硬政策,严重阻碍中美关系改善。过度安全化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零和博弈,泛安全化则导致各种新安全风险在国际社会蔓延,恶化了全球安全环境。美国对华关系安全化逐渐走向极端,动摇了冷战后全球战略稳定的根基,存在颠覆当前国际秩序与破坏稳定的风险。中美双方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化失控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美国政府需走出社会动员式的安全化政策模式,让中美关系重新回到可控的轨道上来。
-
关键词
美国对华竞争
安全化
战略稳定
安全互动
中美关系
-
Keywords
U.S.-China competition
securitization
strategic stability
security interactio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时期中国对美经济反制的行动逻辑
- 4
-
-
作者
方炯升
-
机构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2025年第5期49-71,166,共2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大国竞争、霸权护持与美国现代产业战略”(项目编号:25VMG008)
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和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
-
文摘
经济反制是旨在应对外国遏制打压的经济外交政策。美国对华发动战略竞争以来,中国积极对美开展经济反制,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相关做法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经济反制可以根据其作用机理,分为烈度从高到低的回击型反制、指向型反制和抵消型反制三种类别。中国遭受损害的利益属性,与中国对遏制打压行为所带来风险变化情况的认知,将影响中国对反制策略的选择。当中国的核心利益受损,或领导人认为中国实现战略目标面临的风险上升时,中国将倾向于选择烈度更高的经济反制。通过系统分析2017年至今中国对美经济反制的大量案例,本文验证了上述理论推演的合理性。探索中国对美经济反制的内在逻辑,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如何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应对美国发起的战略竞争,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被外界挑战所阻遏。
-
关键词
经济反制
美国对华战略竞争
经济外交
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
-
Keywords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U.S.strategic competition against China
economic diplomacy
Chinese diplomacy
China-U.S.relations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
D82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欧盟智库对“芯片问题”研究的认知评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心志
高再红
郑文佳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7,45,共8页
-
文摘
[研究目的]在美国试图联合欧盟全面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欧盟智库对“芯片问题”研究的认知和建议,既能为我国研判欧盟芯片产业政策和对华认知提供参考,又能为中国发展芯片产业,应对美国技术封锁提供思路。[研究方法]选取8家欧盟主流智库的25篇代表性文献作为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欧盟智库对芯片相关议题的主要认知,分析欧盟智库认知的总体特征、形成原因与可能影响。[研究结论]欧盟智库研究“芯片问题”的议题集中在强调芯片战略价值、评估芯片产业态势、欧盟产业政策制定和美国对华技术竞争四个方面,其认知具有对内客观、对华偏见,且易受美国影响的特点,主要是受意识形态偏见、欧盟对外政治立场,以及美国因素等原因影响,这一认知将对欧盟产业政策、对华技术政策和全球技术竞赛产生不同的影响。我国应消解欧盟智库对华认知偏见,多种途径批驳美国对华的抹黑与曲解,同时借鉴欧盟智库在专业领域的合理认知,取长补短助推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
关键词
智库
芯片问题
欧盟智库
欧盟芯片政策
美国对华竞争
-
Keywords
think tanks
chip issue
EU think tanks
EU chip policy
U.S.competition with China
-
分类号
F416.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C932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