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拜登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73,132,共22页
拜登政府从护持美国霸权地位出发,全方位、深层次调整美国外交政策,逐步形成了既有别于传统自由国际主义、又有别于“特朗普主义”的“拜登主义”外交理念。拜登主义以“务实的现实主义”、“新华盛顿共识”-拜登经济学、内政-外交互联... 拜登政府从护持美国霸权地位出发,全方位、深层次调整美国外交政策,逐步形成了既有别于传统自由国际主义、又有别于“特朗普主义”的“拜登主义”外交理念。拜登主义以“务实的现实主义”、“新华盛顿共识”-拜登经济学、内政-外交互联思维为内涵逻辑,致力于因应全球地缘政治之变、地缘经济之变和意识形态之变对美国霸权的冲击。拜登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出五大外交政策支柱并产生多方面战略影响,也面临一系列来自美国内政和外交层面的制约因素,能否成为推动美国外交政策转型的历史遗产有待观察。总体而言,拜登主义都代表了美国主流精英对时代变局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外交政策转型探索,有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转型 大国竞争 跨国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与政治——“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的隐喻思维透视 被引量:6
2
作者 束金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6-120,共5页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是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因而隐喻思维广泛应用于政治实践,为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是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因而隐喻思维广泛应用于政治实践,为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认知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对"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所蕴涵的隐喻思维进行解读,认为目前美国外交正处于调整期,外交政策趋向强化单边主义,这一变革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政治 隐喻思堆 认知 美国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52-2004) 被引量:6
3
作者 林宏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32,共5页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由于先天结构性方面的缺失,致使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以负面成分居多。从1952年以来的美国总统选举来看,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以美国总统任期为序,可以概括为... 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有较大影响。由于先天结构性方面的缺失,致使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以负面成分居多。从1952年以来的美国总统选举来看,美国总统选举政治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以美国总统任期为序,可以概括为五种模式:频频出错的第一年模式;较有作为的第二年模式;应该有所作为的第三年模式;大多难有作为的第四年模式;大多有所作为的第二任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总统选举 美国外交政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辉 《国际论坛》 2001年第6期61-65,共5页
美国新闻媒体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
关键词 新闻媒体 美国外交政策 方式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道德审视下的战争与和平--“9·11”事件发生后的美国天主教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小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3,共7页
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有系统的看法,是流行于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的重要渊源。这一理论,以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备受重视的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仍然得... 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和社会思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有系统的看法,是流行于西方的"正义战争"理论的重要渊源。这一理论,以及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来备受重视的国家主权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仍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但是也面临严峻的挑战。"9.11"事件以后,美国天主教会及其神学家发展了基督教非暴力和平主义的传统,对美国政府应对恐怖主义的政策提出异议和批评,试图改变以暴易暴的地缘政治思维,在"正义战争"理论和国家主权观念以外寻找推进世界和平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美国天主教会 美国外交政策 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论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吕桂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乔治W.布什上台以来,新保守主义思想大行其道,深深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各项决策,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本文通过对新保守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历程、主要对外政策主张及影响的分析,以及新保守主义得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的探悉,帮助人... 乔治W.布什上台以来,新保守主义思想大行其道,深深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各项决策,特别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本文通过对新保守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历程、主要对外政策主张及影响的分析,以及新保守主义得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因的探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 新保守主义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造美国外交政策:试析95届国会对卡特政府撤离驻韩美军政策的态度与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晋 邓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卡特政府撤离驻韩美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重新追求外交权力并特别关注韩国问题的背景下运作的。然而,在卡特撤军政策公布之初,该问题并未引发95届国会足够的重视与争议。国会重点讨论撤军政策且其态度转向消极... 卡特政府撤离驻韩美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重新追求外交权力并特别关注韩国问题的背景下运作的。然而,在卡特撤军政策公布之初,该问题并未引发95届国会足够的重视与争议。国会重点讨论撤军政策且其态度转向消极始于驻韩美军参谋长辛洛布将军因批评该政策被卡特调离事件。而以众院军事委员会为代表的国会常设委员会深入调查并公开质疑撤军政策合理性、韩政府一度拒绝就韩国门事件配合国会调查,则加剧了国会对撤军政策的反对情绪。以推迟审批对韩设备转让法为手段,国会迫使卡特政府调整其第一阶段的撤军计划,并承诺给予国会更多的政策参与权。95届国会参与卡特撤军政策决策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获取对该政策的知情权与监察权。国会积极参与包括撤军政策在内的美国对外政策审议,反映出冷战后期国际关系缓和对美国国内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韩美军裁撤 95届国会 美国国会与总统 美国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理想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元简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20,63-64,共11页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理论。冷战结束后,理想主义的影响有所增长,这是导致中美关系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理想主义思潮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外交理论界对冷战结束的原因、冷战后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指导理论。冷战结束后,理想主义的影响有所增长,这是导致中美关系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理想主义思潮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外交理论界对冷战结束的原因、冷战后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新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目标等问题的看法。了解这种背景有助于深化我们对美国有关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理想主义 美国外交政策 现实主义理论 美国价值观 冷战后 卡特政府 克林顿政府 世界秩序 国际环境 政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与奥林匹克——读《冷战运动会:宣传、奥林匹克和美国外交政策》 被引量:1
9
作者 茹亚伟 郭振 刘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冷战作为20世纪后半期影响人类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对国际体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奥运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苏双方都将奥运会看成宣传各自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舞台。托比·莱德(Toby C.Rider)在其专著《冷战运动会:宣传、奥... 冷战作为20世纪后半期影响人类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对国际体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奥运会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美苏双方都将奥运会看成宣传各自社会制度优越性的舞台。托比·莱德(Toby C.Rider)在其专著《冷战运动会:宣传、奥林匹克和美国外交政策》(Cold War Games:Propaganda,the Olympics,and U.S.Foreign Policy)(以下简称《冷战运动会》)中,揭示美国政府与私人机构为履行冷战职责,利用奥运会与苏联展开针锋相对的宣传。该书从研究材料、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上,尚均实现学术突破,成为体育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典范。通过对该著作进行深入解析,为未来冷战与体育相关主题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奥运会 奥林匹克 美国外交政策 体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藏的线索——从地缘政治学角度试析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10
作者 王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0-77,共8页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西欧;19世纪末传入美国,至20世纪40年代起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逐步产生影响。在研究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的相关学术理论,...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西欧;19世纪末传入美国,至20世纪40年代起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逐步产生影响。在研究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的相关学术理论,恰似一条“暗藏的线索”,帮助我们以新颖的视角,对固有的史实进行审慎的分析;从而认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罗斯福外交是将“威尔逊国际主义”与“地缘政治因素”揉和起来的结果。而“地缘政治学”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为其冲破传统上的善意孤立,打开了新的视野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美国外交政策 麦金德 斯皮克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接待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代表团
11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142,共1页
2018年12月4日,戚振宏院长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主席艾略特一行。双方就当前国际秩序、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等进行深入交流。院领导阮宗泽、徐坚、荣鹰及美国所、亚太所有关人员参加座谈。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委员会 代表团 国际秩序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艾略特 亚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外交政策的新调整
12
作者 宋以敏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3-36,32-64,共6页
今年以来,美国在外交上继续贯彻其突出经济因素的基本方针和“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囿于自身力量和影响的限度,不得不对其外交政策进行调整。调整的中心是,在国际事务中努力动员别国参与和承担责任。调整的内容包括:重新抬高原有安全联... 今年以来,美国在外交上继续贯彻其突出经济因素的基本方针和“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囿于自身力量和影响的限度,不得不对其外交政策进行调整。调整的中心是,在国际事务中努力动员别国参与和承担责任。调整的内容包括:重新抬高原有安全联盟的作用;把进一步调整对欧、日、中、俄四强关系置于重要地位;大力奉行借助外力而又区别对待的方针。美国这一调整是冷战结束以来其外交政策不断调整的继续,不可能解决它所面临的保持“世界领导”同实力及影响继续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东亚安全战略 安全联盟 亚太地区 “参与和扩展” 冷战结束 俄国 国防报告 北约东扩 影响的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与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联合举办中美关系视频对话会
13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11月10日,我院与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共同举办中美关系视频对话会。徐步院长、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主席苏珊·艾略特致开幕辞。阮宗泽常务副院长、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论坛主任董云裳作总结发言。来自中央... 11月10日,我院与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共同举办中美关系视频对话会。徐步院长、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主席苏珊·艾略特致开幕辞。阮宗泽常务副院长、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亚太安全论坛主任董云裳作总结发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以及我院多位专家学者作为中方代表与会并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国家行政学院 中美关系 亚太安全 总结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党校 开幕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国会与美国外交政策
14
作者 刘永涛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9,1,共3页
美国第104届新国会组成并正式开始工作,它不但标志着美国的政治踏入一个新时期,而且将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在未来的两年里,克林顿总统有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美国外交事务上,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
关键词 国会 美国外交政策 共和党 克林顿政府 外援 波黑 联合国 杰西 北朝鲜 外交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15
作者 乔兆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S2期225-230,共6页
美苏关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的整个世界局势。在冷战时代,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把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把扩充国防,发展军事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核心。冷战结束后,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与美国国内形势... 美苏关系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的整个世界局势。在冷战时代,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把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作为其外交政策的重点,把扩充国防,发展军事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核心。冷战结束后,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与美国国内形势的需要,克林顿政府开始将外交政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冷战结束 美国经济 克林顿政府 政治与军事 经济实力 国家安全 财政赤字 经贸优先 经济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新走向——一份重要的民意调查简介
16
作者 倪世雄 郭薇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4期14-16,共3页
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外交关系委员会对国内1492名美国各阶层的代表及383名政府、国会各部门的官员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他们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看法。芝加哥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公众的外交政策意见的调查始于1974年的秋天,以后基... 不久前,美国芝加哥外交关系委员会对国内1492名美国各阶层的代表及383名政府、国会各部门的官员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他们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看法。芝加哥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公众的外交政策意见的调查始于1974年的秋天,以后基本上每4年进行一次,最近的一次是该委员会进行的第六次调查,也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的第一份民意调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它不象冷战时期的民意调查将美苏对抗列为外交政策的支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民意调查 新走向 冷战后时代 外交关系委员会 对外目标 领导层 冷战时期 战略利益 超级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外交政策史》中译本序
17
作者 托马斯·帕特森 李庆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8年第10期46-48,共3页
1987年5月至6月,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所大学与学院演讲时,高兴地获悉中国学者已经知道我的著作《美国外交政策史》。在写作这本美国外交史时,康涅狄格大学盖利·克利福德教授与美国海军学院肯尼思·J·海根教授与我合作... 1987年5月至6月,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所大学与学院演讲时,高兴地获悉中国学者已经知道我的著作《美国外交政策史》。在写作这本美国外交史时,康涅狄格大学盖利·克利福德教授与美国海军学院肯尼思·J·海根教授与我合作。本书开始写作时,我们都同意强调美国历史的主旋律一扩张。我在中国的演讲也对美国人民的这一重要特性给予相当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外交 肯尼思 美国海军 康涅狄格大学 克利福德 海根 现实主义学派 美国人民 李庆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外交政策看权力政治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简介之四
18
作者 倪世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4期20-21,共2页
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谈到战后初期至60年代的国际关系时就写道:“占据美国舞台中心的理论是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论。”何谓权力?摩根索提出... 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核心学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谈到战后初期至60年代的国际关系时就写道:“占据美国舞台中心的理论是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权力政治论。”何谓权力?摩根索提出:“权力意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在国际关系领域,权力即指一国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摩根索 国际关系领域 政治论 权力政治 舞台中心 国际冲突 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 国际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总统选举与美国外交政策
19
作者 斯科特.西文斯顿 罗会钧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美国大选刚刚结束,许多人认为此次大选受到强烈关注的程度以及投票率之高,均超过了1968年(正值越南战争期间)以来的其他任何一次大选。这是自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它标志着乔治·沃克·... 美国大选刚刚结束,许多人认为此次大选受到强烈关注的程度以及投票率之高,均超过了1968年(正值越南战争期间)以来的其他任何一次大选。这是自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它标志着乔治·沃克·布什总统任期的结束,布什总统留给美国人的是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的两场战争以及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总统选举 恐怖袭击事件 越南战争 布什总统 总统任期 经济问题 大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和程序
20
作者 王培生 《国际展望》 1982年第27期7-10,共4页
按照宪法的规定,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是总统和国会,但实际参与外交政策决策的有:1、总统及其幕僚;2、国会参众两院;3、国务院;4、其他各部主要是国防部;5、专业外交官员;6、各种利益团体;7、外交上的耆宿(一般指担任过国务卿、国防... 按照宪法的规定,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是总统和国会,但实际参与外交政策决策的有:1、总统及其幕僚;2、国会参众两院;3、国务院;4、其他各部主要是国防部;5、专业外交官员;6、各种利益团体;7、外交上的耆宿(一般指担任过国务卿、国防部长等职,资格老,有声望的人)以及外交方面的学者、专家。在美国称这些耆宿、学者、专家为外交上的当权派,他们都是来自美国东北部的人(宾夕法尼亚、纽约、康涅狄格、马萨诸塞等州)。因为家族和传统的关系,东北部人在美国外交上影响很大。总统可以由别地方的人担任,如尼克松、卡特是从西部来的,可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这些职务都要由东北部来的人担任,如基辛格、黑格、万斯等都是东北部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政策 基辛格 决策机构 马萨诸塞 国家利益 政策决策 美国东北部 黑格 行政协定 布热津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