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交关系委员会与美国卷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
1
作者 金龙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166,共7页
外交关系委员会秉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目的,对东南亚战略地位的认识较为深刻,所进行的持续研究具有前瞻性;它为美国介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在美国逐步卷入越南战争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推手的角色;它后来又重新评估... 外交关系委员会秉持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目的,对东南亚战略地位的认识较为深刻,所进行的持续研究具有前瞻性;它为美国介入东南亚冲突和战争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在美国逐步卷入越南战争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推手的角色;它后来又重新评估对越政策,设计出政治解决越南战争的方案,成为推动越南战争政治解决的强大助力。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决策 外交关系委员会 东南亚冲突 越南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事件的决策分析
2
作者 张海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47-55,共9页
本文采用政治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国外交决策,以个体心理分析和小团体思维分析这两种方法模式,考察美国在关于入侵格林纳达事件的决策过程中主要决策者———罗纳德·里根及其幕僚———的内在心理动因及其相关的政治、社会背景,表... 本文采用政治心理学方法研究美国外交决策,以个体心理分析和小团体思维分析这两种方法模式,考察美国在关于入侵格林纳达事件的决策过程中主要决策者———罗纳德·里根及其幕僚———的内在心理动因及其相关的政治、社会背景,表明决策者的主观心理与观念对外交决策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决策 格林纳达事件 罗纳德·里根 个体心理特性 小团体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的美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缉思 朱文莉 《太平洋学报》 1994年第1期33-47,共15页
冷战后的美国缺乏一项明确的长期外交战略。美国外交决策的彷徨犹豫和前后矛盾,固然有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原因,但本文强调的是其国内根源。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外交决断能力减弱,参与外交决策的政府机关和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 冷战后的美国缺乏一项明确的长期外交战略。美国外交决策的彷徨犹豫和前后矛盾,固然有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原因,但本文强调的是其国内根源。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外交决断能力减弱,参与外交决策的政府机关和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造成了决策机制的混乱。主张经济优先、安全优先或人权考虑的观点相互抵触,反映了外交思想的混乱。同时,美国国内价值观念、种族关系、社会关注点。国民凝聚力的变化,也对外交思想产生了冲击。然而根据美国政治观念、现实利益以及全球政治变化,本文仍对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做出了一些基本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外交决策 外交思想 克林顿政府 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 人权 决策机制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尼克松时期美国NSC系统的重新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艳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4-199,共6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自1947年创生,逐渐成为美国外交决策系统的中心,并在历届总统任期内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尼克松时期,美国NSC系统在组织和程序上得以重构和改进,NSC在决策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外交决策的总统集权和白...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自1947年创生,逐渐成为美国外交决策系统的中心,并在历届总统任期内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尼克松时期,美国NSC系统在组织和程序上得以重构和改进,NSC在决策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外交决策的总统集权和白宫优势,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处于掌管NSC系统的核心位置,其权力的极度膨胀不仅造成与国务卿罗杰斯相互竞争,严重抵牾,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国安会体系运作的实际效能,美国外交决策机制的一些理论与现实间的矛盾由此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委员会 NSC系统 尼克松 基辛格 美国外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