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化重建中的优势奇葩:美国印第安文学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晨
-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10期39-42,共4页
-
文摘
美利坚民族是由世界各国移民共生而成的共同体,美国文学的多维化特点是引人注目的,而印第安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维。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美国印第安文学所走过的历程,理清和明确了印第安文学传统是美国文学的起始期;印第安文学传统经历了一个由"主流文学"演变为"弱势文学",又经过转型与再生,进入全面复兴的过程。着重解析了美国印第安文学的策略和意义。美国印第安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创作方式,它根植于印第安民族文化,是美国文学中的一只奇葩。研究美国印第安文学是对美国文学的寻根,是对美国文学本质特性探讨的重要方法之一。
-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文学
主流文学
弱势文学
复兴
-
分类号
I712.9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美国印第安作家厄德里克研究述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蔡俊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00,共5页
-
文摘
美国印第安文学研究如今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易丝.厄德里克是当代最重要、最多产的美国印第安作家之一。对她的小说的研究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美国印第安文学的整体发展方向和研究水平。
-
关键词
路易斯·厄德里克
美国印第安文学
印第安文学复兴
-
Keywords
Louise Erdrich
American Indian literature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 renaissance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两栖与对立:从《影子标签》看厄德里克的创作走向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琼
-
机构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6-191,共6页
-
文摘
美国当代著名本土裔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影子标签》2010年问世后引发了各方评论,不少学者认为,厄德里克此作并未呈现明显的"印第安元素",作者似乎在有意淡化族裔内容,从而体现其本人"去标签"的创作愿望。本文主要分析了厄德里克的两栖发展态势,揭示其小说的去族裔特征、叙事特征、隐含族裔元素,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冲突张力,由此论证并诠释:厄德里克身为美国作家和本土裔作家的两栖状态,是其创作意愿和发展走向的必然,而作品所折射的情感和思想的冲突与对立,也确实超越了族裔界限,关注着当下人们的困惑与焦虑,具有优秀文学作品所共有的普适价值。
-
关键词
美国本土裔文学
美国印第安文学
厄德里克
《影子标签》
去族裔化
-
分类号
I3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莫马迪《日诞之地》另解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赵文书
康文凯
-
机构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18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文化属性研究"(11BWW053)
-
文摘
学界一般从文学角度肯定莫马迪《日诞之地》在印第安文艺复兴中的开创性,从文化角度肯定其引领印第安文学回归族裔文化传统的示范作用。本文从传统和现代性的关系入手,将该小说置于印第安人的现代化进程中考察,认为小说中回归传统的主题反映了印第安人在现代性压力之下所做出的选择。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本文认为,回归传统是对现代性的拒斥,这种保守态度有其局限性,并不能解开传统社会在现代性压迫下的困局。
-
关键词
美国印第安裔文学
美国本土裔文学
莫马迪
《日诞之地》
印第安文艺复兴
-
分类号
I37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