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印第安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
丁见民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美国原住民的称谓之争——当今美国“美国印第安人”与“土著美国人”的争议 |
邱惠林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3
|
从“幽灵之舞”到“自决之路”——美国印第安人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 |
甘永涛
安萍
|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从同化政策到尊重差异——美国印第安人政策演变的思考 |
张骏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5
|
论美国印第安民族的衰落 |
邱惠林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6
|
|
6
|
文化重建中的优势奇葩:美国印第安文学 |
王晨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8 |
4
|
|
7
|
当代美国印第安诗歌中的动物形象 |
邹惠玲
陈晓曦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8 |
2
|
|
8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俞爱玲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
2004 |
6
|
|
9
|
边缘抑或中心:美国印第安女性主义 |
许晓莉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论早期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开化”政策 |
李胜凯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11
|
美国印第安作家厄德里克研究述评 |
蔡俊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美国印第安学校中学女生的未来——基于“可能自我”的个案研究 |
丹娜.E.克里斯特曼
张新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论美国印第安高等教育治理的法律基础 |
甘永涛
谭悠然
胡甜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4
|
1960-1970年代美国“红种人权力”运动与土著族裔意识的复兴 |
丁见民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5
|
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国家的挑战——美国部落学院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傅林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6
|
白人到来前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的疾病生态及其意义 |
丁见民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7
|
熔炉理论与美国的民族同化 |
黄兆群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0 |
13
|
|
18
|
公众有了解情况的权利 美国的“查询自由法” |
戴增义
|
《国际展望》
|
1986 |
0 |
|
19
|
现代化与美国民族一体化 |
黄兆群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20
|
美国与马来西亚大学生时间运用的若干比较及其启示 |
杨竹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