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早期美国华侨的“堂斗” 被引量:5
1
作者 潮龙起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8-173,共6页
二战以前,美国华侨鉴于人地生疏,谋生困难,遂通过血缘、地缘等关系,组成了众多的会馆、宗族及秘密结社。为捍卫本集团的利益,这些社团设立了武装堂口。这些堂口的设置为华侨社团的斗杀提供了一种暴力工具。早期华侨“堂斗”具有频率高... 二战以前,美国华侨鉴于人地生疏,谋生困难,遂通过血缘、地缘等关系,组成了众多的会馆、宗族及秘密结社。为捍卫本集团的利益,这些社团设立了武装堂口。这些堂口的设置为华侨社团的斗杀提供了一种暴力工具。早期华侨“堂斗”具有频率高、影响广、危害大的特点,其原因在于早期美国华侨特有的宗派意识和非法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美国华侨 '堂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早期美国华侨社会的鸦片问题(1848-1943) 被引量:1
2
作者 潮龙起 胡晓攀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5-211,共7页
自19世纪中叶加州发现黄金后华人开始大量赴美,到1943年美国取消排华法的近一百中,美国华侨社会中的烟毒较为盛行。早期美国华侨社会烟毒流行,主要是鸦片吸食为特定历史场景中的美国华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消遣方式;从事鸦片贸易而获... 自19世纪中叶加州发现黄金后华人开始大量赴美,到1943年美国取消排华法的近一百中,美国华侨社会中的烟毒较为盛行。早期美国华侨社会烟毒流行,主要是鸦片吸食为特定历史场景中的美国华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社会消遣方式;从事鸦片贸易而获取的暴利,驱使华侨热衷走私和贩卖毒品,也使华侨堂号勾结警察,为毒贩提供武力保护。鸦片对美国华侨社会的危害巨大,致使华侨浪费钱财,伤及身心,不能履行自己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它还引发了盗窃、"堂斗"等其他社会问题,给美国排华分子以排华口实。在控制烟毒的行动中,由于华侨社团和中国驻美领事权力有限,而华侨商贩和堂号与美国警察互相勾结,致使禁毒行动难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鸦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二战前美国华侨的乡土认同 被引量:3
3
作者 潮龙起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99,共5页
二战前的美国华侨,身上带有浓厚的本土文化因子,迫于美国政府的长期排华政策,加上晚清至民国政府对华侨保护不力,导致他们难以在美国落地生根,因而形成了强烈的乡土认同,其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落叶归根”意识、强烈的宗派意识及热心支持... 二战前的美国华侨,身上带有浓厚的本土文化因子,迫于美国政府的长期排华政策,加上晚清至民国政府对华侨保护不力,导致他们难以在美国落地生根,因而形成了强烈的乡土认同,其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落叶归根”意识、强烈的宗派意识及热心支持家乡建设的桑梓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前 美国华侨 乡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皇派在美国华侨社会的主要活动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素菡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成立了保皇会,继续其未竟事业。美国华侨社会是其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组织集会演说、呼吁兴办教育、接待访美的溥伦等,开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动,在美国华侨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保皇派 美国华侨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美国华侨英语自传文学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列耀 李光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7,共6页
一些研究者认为,近代美国华侨容闳、李恩富和李周的英语自传文学是美国文学而非中国文学。这种仅从语种角度定性文学归属的做法过于武断也不够客观。本文通过分析容闳等人的中国国籍、语种选择以及文本彰显的强烈的中国认同,确证其英语... 一些研究者认为,近代美国华侨容闳、李恩富和李周的英语自传文学是美国文学而非中国文学。这种仅从语种角度定性文学归属的做法过于武断也不够客观。本文通过分析容闳等人的中国国籍、语种选择以及文本彰显的强烈的中国认同,确证其英语自传文学创作是中国文学组成部分的事实。由此揭示中国文学新的地域边界和语种边界,有助于在全球化格局中重新认识、审视中国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美国华侨 英语自传文学 国籍 语种 中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美国华侨抗日救亡的三大运动 被引量:3
6
作者 许肖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32-36,共5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华侨为抗日救亡开展了三大群众运动.通过它,我们可以略见美国华侨爱国主义之一斑.一、资助祖国抗战的筹赈运动筹赈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支持祖国抗战,救济遭受战争灾难的祖国伤兵和难民而开展的群众性的捐款献...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华侨为抗日救亡开展了三大群众运动.通过它,我们可以略见美国华侨爱国主义之一斑.一、资助祖国抗战的筹赈运动筹赈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支持祖国抗战,救济遭受战争灾难的祖国伤兵和难民而开展的群众性的捐款献物运动.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爆发.远在太平洋西岸的十二万美国华侨,为祖国军民的奋起反抗而欢欣鼓舞,为日寇的野蛮侵略而义愤填膺.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在各地组织华侨救亡团体,掀起赈济运动高潮,把捐款献物、支持祖国抗战作为己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三大运动 祖国抗战 抗日战争时期 示威运动 废铁 反日 纽约 旧金山 救亡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美国华侨华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其荣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9-11,共3页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美国华侨华人李其荣关键词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华侨,贡献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到现在已经50年了。进步人类在战胜暴虐的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浴血奋战,发挥自己的智慧,取得了丰富...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美国华侨华人李其荣关键词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华侨,贡献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到现在已经50年了。进步人类在战胜暴虐的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浴血奋战,发挥自己的智慧,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重要经验之一,是各国人民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法西斯战争 美国华侨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遵宪与美国华侨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友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7-74,共8页
黄遵宪于1882~1885年出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在任期间,他不辱国权,披肝沥胆,尽力保护华侨应有的合法权益,与广大华侨休戚与共,为广大华侨做了大量的益事,深受美国华侨的尊敬与爱戴,黄遵宪不愧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 黄遵宪于1882~1885年出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在任期间,他不辱国权,披肝沥胆,尽力保护华侨应有的合法权益,与广大华侨休戚与共,为广大华侨做了大量的益事,深受美国华侨的尊敬与爱戴,黄遵宪不愧为我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又是美国华侨忠实的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总领事 护侨 合法权益 外交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美国华侨的会馆组织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汉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6-51,共6页
中国人最早是什么时间到美国去的?目前还有所争论。根据美国政府的记载,第一个中国人到达美国,是在一八二○年。在一八二○年至一八三○年期间有三人,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年期间有八人,一八四一年至一八五○年有三十五人,一八五一年至... 中国人最早是什么时间到美国去的?目前还有所争论。根据美国政府的记载,第一个中国人到达美国,是在一八二○年。在一八二○年至一八三○年期间有三人,一八三一年至一八四○年期间有八人,一八四一年至一八五○年有三十五人,一八五一年至一八六○年有四万一千三百九十七人。就是说自一八四八年(即道光二十八年)旧金山北部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地区发现金矿,中国人才开始大批流入美国。由于发现金矿,投资商人从各地源源拥入,因此需要大批劳工去开采。如果从北欧经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要兜一个大圈子才能到达美国西部的旧金山,当时巴拿马运河还未开凿,麦哲伦海峡是太平洋与大西洋交通的必经之路,即使是能找到那么多的白人劳工,他们也绝不会像华工那样吃苦耐劳,这对矿主和大资本家显然是不合算的,相比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中华会馆 旧金山 美国政府 大资本家 太平洋 侨民 海外华侨 劳工 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与美国华侨
10
作者 张维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137-148,共12页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孙中山出生于农民家庭。他于一八七九年十四岁时到檀香山,依靠他的大哥孙眉(字德彰)就读于意奥兰尼学校。孙眉于一八七一年到檀香山做雇工,后经营...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孙中山出生于农民家庭。他于一八七九年十四岁时到檀香山,依靠他的大哥孙眉(字德彰)就读于意奥兰尼学校。孙眉于一八七一年到檀香山做雇工,后经营畜牧业发家,成为华侨资本家,所以孙中山本人也可以说是侨眷。孙中山于一八八三年入香港拔萃书院读书;一八八四年转学香港皇仁书院;一八八六年春入广州博济医学院附设的南华书院;一八八七年一月转学香港西医书院。孙中山长期受欧美的资产阶级教育,深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特别接受了美国林肯“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的思想,以后遂发展成为他企图创立民国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华侨资本 旧金山 孙中山 香港西医书院 革命活动 农民家庭 会员 新中国 纽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金洋银行的倒闭看华侨资本的动态
11
作者 陈钟 《南方金融》 1986年第11期40-41,10,共3页
不久以前,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华资银行——金洋银行宣告倒闭。消息很快传遍海内外各地,不仅美国的中文报刊连篇累牍地报导,美国的一些英文报刊如周刊《纽约》等,也用相当多的篇幅详细介绍其内幕布经过。此外,香港、台湾报刊也作... 不久以前,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华资银行——金洋银行宣告倒闭。消息很快传遍海内外各地,不仅美国的中文报刊连篇累牍地报导,美国的一些英文报刊如周刊《纽约》等,也用相当多的篇幅详细介绍其内幕布经过。此外,香港、台湾报刊也作为重要新闻刊登,并加以评论。我国《参考消息》同样作了报导。美国国会众议院,银行委员会为此召开了听证会,纽约市长也为金洋事件亲自过问。最后由英资汇丰银行出面收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资本 兴银行 华资银行 汇丰银行 太平洋 收购 美国华侨 华侨社会 香港 英文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与华侨
12
作者 何科根 胡波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7,共7页
孙中山一生始终与华侨社会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与华侨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孙中山不仅得到了他们大量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华侨社会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心理状态等,成为孙中山中国近... 孙中山一生始终与华侨社会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与华侨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孙中山不仅得到了他们大量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华侨社会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心理状态等,成为孙中山中国近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对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辛亥革命时期,大批海外华侨在孙中山等人的影响下,积极支持、参与祖国的民主革命运动。民国建立之后,华侨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纷纷回国投资实业、兴办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支持祖国建设。这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近代化思想 华侨社会 美国华侨 中国近代化 《国父全集》 华侨投资 《孙中山全集》 檀香山 思想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华侨对抗战的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洪范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6期72-76,共5页
一身居异国的广大侨胞,“具有爱国观念,勇于抗战救国”,因此,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立即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入抗战的洪流之中。“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美国纽约,“在几小时里就把整个... 一身居异国的广大侨胞,“具有爱国观念,勇于抗战救国”,因此,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们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立即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投入抗战的洪流之中。“七七”事变的消息传到美国纽约,“在几小时里就把整个华侨社会动员了起来”,并在当晚由著名侨领司徒美堂联合其它进步华侨召开了全市各侨团的特别会议,决定成立华侨“救济总委员会”。在南洋,“八一三”上海抗战的第二天,新加坡华侨召开了侨民大会,宣布成立“新加坡筹照会”,著名侨领陈嘉庚被推为主席。一九三八年,南洋华侨救亡斗争的最高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华侨 马来亚 陈嘉庚 侨领 菲律宾华侨 支援祖国抗战 美国华侨 新四军 旧金山 海外华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之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翔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8,共5页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之变化研究高翔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开发这片土地的工作已延续了几百年,而从事开发的主体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此过程中,美国成为由无数移民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无论就其移民数量、还是移民...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之变化研究高翔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开发这片土地的工作已延续了几百年,而从事开发的主体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此过程中,美国成为由无数移民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无论就其移民数量、还是移民族别、都是其它国家所无法相比的。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移民政策 非法移民 中国留学生 大陆移民 新移民法 美国政府 永久居留 美国华侨 赴美留学 未成年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新宁铁路与台山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玉遵 成露西 郑德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24-47,共24页
以广东台山县(民国前称新宁县)旅居美国的华侨资本为主投资修建的新宁铁路,是旧中国堪称为民族资产阶级修筑和经营的仅有三条铁路之一。新宁铁路从1906年开始修建公益至斗山线起,到1920年完成台城至自沙线止,先后三期公程,共筑成铁路13... 以广东台山县(民国前称新宁县)旅居美国的华侨资本为主投资修建的新宁铁路,是旧中国堪称为民族资产阶级修筑和经营的仅有三条铁路之一。新宁铁路从1906年开始修建公益至斗山线起,到1920年完成台城至自沙线止,先后三期公程,共筑成铁路137公里,以台山县城为中心,北接公益并直达江门北街,南至斗山,西抵白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汉铁路 新宁县 铁路公司 美国华侨 华侨资本 公益 十九世纪 清朝政府 中国人民 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立新 《思想战线》 1985年第4期52-59,共8页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和宣扬。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是近代华侨中出现的三次爱国主义高潮中的第一次。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黄花岗七十...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和宣扬。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是近代华侨中出现的三次爱国主义高潮中的第一次。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因此,论述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对于提高我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和感情,增强我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中国人民 五十周年 爱国华侨 建设祖国 董必武 爱国主义精神 辛亥革命时期 二十年 武装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出版的早期华侨报刊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文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73-77,共5页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播。旅居海外的华侨,去国愈远,对祖国文化的宏扬愈力。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的华侨报刊,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便在华侨聚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①。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播。旅居海外的华侨,去国愈远,对祖国文化的宏扬愈力。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媒介之一的华侨报刊,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便在华侨聚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①。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海外各地共出版过30多种华侨报刊,其中大多数在美国出版,其次是在东南亚各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 旧金山 祖国文化 美国 华文报纸 华人 华侨报刊 华文报业 出版时间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变化之研究
18
作者 高翔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2,共3页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变化之研究高翔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开发这片土地的工作已延续了几百年,而从事开发的主体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此过程中,美国成为由无数移民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无论是其移民数量,还是移民... 近年来美国移民政策变化之研究高翔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开始,开发这片土地的工作已延续了几百年,而从事开发的主体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此过程中,美国成为由无数移民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无论是其移民数量,还是移民族别,都是其它国家元法相比的。自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移民 移民政策 美国移民 中国留学生 留学生政策 政策变化 大陆移民 新移民法 美国政府 美国华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业在美国的发展与传播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燕清 《南洋问题研究》 1999年第4期61-67,共7页
关键词 中医药业 中医师 中医中药 美国华侨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股份有限公司 主流社会 文化事业 针灸 华人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40年代美华文学的发展及转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亚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168,178,共7页
20世纪40年代是美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由于资料匮乏导致学界对这一阶段美华文学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华侨文阵》、《美洲华侨日报》"新生"副刊、《新苗》等文艺刊物都是40年代重要的美华文学原发文献,对之梳理总结后发... 20世纪40年代是美华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由于资料匮乏导致学界对这一阶段美华文学的研究缺乏整体性。《华侨文阵》、《美洲华侨日报》"新生"副刊、《新苗》等文艺刊物都是40年代重要的美华文学原发文献,对之梳理总结后发现,抗战后美华文学获得蓬勃发展是由于新型创作者的加入、各类文艺刊物的创办及美华文艺界对华侨青年习作的鼓励等。此期美华文学的中国意识较为突出,也表现出浓厚的本土化意识,建构美国华侨文艺特质的理论诉求。他们强调写作者深入华人社区以写实笔法展现华人的精神面貌,尝试确立美华文学不同于中国文学的独特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侨文学 华侨文艺论争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