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刑法中的共犯认定标准——以加利福尼亚州相关司法实践为视角
1
作者 李立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86,共7页
不同于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基于实用主义的美国刑法理论认为共犯责任主要解决何种情况下行为人需要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的问题。美国刑法中共犯问题的特征之一是没有区分不同参与人的可责性,而是将共犯责任视为正犯责任的一种"... 不同于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基于实用主义的美国刑法理论认为共犯责任主要解决何种情况下行为人需要为他人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的问题。美国刑法中共犯问题的特征之一是没有区分不同参与人的可责性,而是将共犯责任视为正犯责任的一种"衍生责任",这就导致美国刑法中的共犯责任在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都体现出以司法便宜主义为导向的"泛化"特征。在刑事一体化的视野中,美国刑事程序法与证据法的高度发达使其能够抗制共犯责任有失宽泛所导致的弊端。这种实体法与程序法、证据法的良性互动,满足了打击共同犯罪与保证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的刑事目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刑法 共同犯罪 实用主义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祥 《法治研究》 2018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初至今。美国主流的犯罪构成论将犯罪构成的两个层次的要件称为犯罪要件和抗辩事由。从功能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属于肯定犯罪成立的要件,... 美国犯罪构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初至今。美国主流的犯罪构成论将犯罪构成的两个层次的要件称为犯罪要件和抗辩事由。从功能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属于肯定犯罪成立的要件,而辩护事由则属于否定犯罪成立的要件。尽管将辩护事由区分为正当化事由和宽恕事由并未得到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模范刑法典》起草者的认可,但由此并不能否定这种区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论与其刑事立法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与其对抗制诉讼模式具有对应性,其中的犯罪要件与抗辩事由在功能上具有正反结合性。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论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刑法 犯罪构成 犯罪要件 抗辩事由 诉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