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安全应急体制的改革与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波 樊冰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3期139-154,160,共16页
作为目前世界上安全应急体制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和学者重视。以历史唯物观所强调的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依据,为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设立安全应急环境、安全应急... 作为目前世界上安全应急体制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和学者重视。以历史唯物观所强调的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依据,为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设立安全应急环境、安全应急理念和安全应急机制三种变量,并以这三种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改革历程的内在动力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美国安全应急体制是在应对核战争所代表的传统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所代表的民生安全威胁以及恐怖主义攻击所代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过程中建立和形成的,这一体制的逐步完善也是其中所涉及的环境、理念和机制等三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其改革发展历程的经验表明,美国安全应急体制能够适应安全环境变化而及时调整安全应急理念,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组织机构来健全安全应急机制,因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但这一体制的发展往往过度依赖客观环境的推动,也会造成应急管理在主观上的防范疏漏,其中失败的教训也应当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安全应急体制 民防体系 联邦应急管理局 国土安全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三大市政体制的历史成因与内在运行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旭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4-99,共6页
美国三大市政体制,从设立到后来的发展,经历了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多可资总结与借鉴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城市经理制和兼设CAO的市长暨议会制,较充分地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企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以及地方政府行政至上的原则,符合地方政府... 美国三大市政体制,从设立到后来的发展,经历了反复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多可资总结与借鉴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城市经理制和兼设CAO的市长暨议会制,较充分地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企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以及地方政府行政至上的原则,符合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市政体制 城市经理制 市长暨议会制 城市委员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录取体制深度剖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长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4,共5页
美国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大学,并且不分为第一、第二志愿,高校平等地录取同时申请了多所大学的申请者。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具体运作程序等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同时,美国高校的录取决策也受到人力、录取率及录取经费的影响。
关键词 美国高校录取体制 录取率 录取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反思与中国启示——基于公共利益与体制变迁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春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7-252,共6页
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美国传媒业遭受重创,广播电视亦未能幸免。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金融危机以及新媒体的冲击都只是传媒业危机的外因,公共服务职能的削弱才是根源。对美国广播电视业而言,《1927年广播法》所奠定的广播频谱资源公有、... 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美国传媒业遭受重创,广播电视亦未能幸免。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金融危机以及新媒体的冲击都只是传媒业危机的外因,公共服务职能的削弱才是根源。对美国广播电视业而言,《1927年广播法》所奠定的广播频谱资源公有、委托私人运营的"公众委托模式"就埋下了危机的根源。在该模式下,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博弈始终伴随着整个美国广播电视业,因而适度、有效的政府规制就成为公共利益的生命线。一旦规制放松,公共利益不可避免为商业利益所侵蚀,这正是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困境之所在。从本质上讲,问题的根源在于广播电视频谱资源的所有权(公共所有)与使用权(私人运营)的分离。从公共利益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美国广播电视的困境进行反思,并重点探讨其可能给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带来的借鉴,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 公众委托模式 公共利益 商业利益 政府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嬗变及诱因分析——基于经济学革命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春华 胡庆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4,共9页
纵观世界各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传媒体制变迁与其说是政府主导式的"强制性"变迁,不如说是多方利益集团博弈的"诱致性"产物。在梳理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百年变迁的过程中,本文重点从西方经济学三次革命的维度,剖析经... 纵观世界各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历程,传媒体制变迁与其说是政府主导式的"强制性"变迁,不如说是多方利益集团博弈的"诱致性"产物。在梳理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百年变迁的过程中,本文重点从西方经济学三次革命的维度,剖析经济学革命的动态演化脉络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美国广播电视体制与同一时期占主流地位的政治经济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经济思潮影响甚至决定着同一时期的广播电视政策与体制,而且这种内在关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基于路径依赖理论,本文认为由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学第三次革命"很可能成为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革的"新拐点",即在复归"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强化政府规制,实现新的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 古典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宪政体制稳定的第一基石——麦迪逊的社会利益多元体制论
6
作者 夏立安 万尚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81-83,共3页
维护社会稳定是任何统治阶级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和宪法的价值目标。尽管不同的统治阶级追求社会稳定的目的不同。多年来中外学者对美国宪政稳定的原因持有不同的观点,但多数把“分权制衡”当作第一基石。作者通过历史考察。
关键词 社会稳定 美国宪政体制 麦迪逊 社会利益多元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与控制:美国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与调适 被引量:2
7
作者 阎国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59,共4页
作为地方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州以及学区教育管理部门形成了从宏观管理、行政管理再到日常管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现行格局是根深蒂固的追求自由思想、大学与管理机构建立的时间逻辑、地广... 作为地方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州以及学区教育管理部门形成了从宏观管理、行政管理再到日常管理的分工协作机制。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现行格局是根深蒂固的追求自由思想、大学与管理机构建立的时间逻辑、地广人稀与文化风格迥异、政治经济因素的投射、主流教育理念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格局成就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但教育行动一致性、教育受控于地方利益集团、更大范围竞争机制、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在随时间推移不断暴露,未来直接和间接管理的博弈将进一步加剧,构建新的调适机制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分权型 成因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大辩沦述评
8
作者 李庆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5-48,共4页
美国宪法自1787年制订以来巳历200余年。宪法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树立了两个基本原则,即三权分立与联邦制。近几年来,美国学术界与舆论界就三权分立与联邦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乃至发出了修宪的呼声。本文对这场辩论加以述评。
关键词 三权分立 联邦制 美国政治体制 美国宪法 基本原则 政府体制 国会 宪法规定 美国 联邦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历史问题”缘起的美国因素——以对日占领体制及思想文化改造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臻 徐显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4,共6页
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其中美国负有重大责任。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战争赔偿的取消以及《旧金山和约》的片面媾和都是美国因素影响的具体表现,但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美国单独对日占领体制奠定了... 中日"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其中美国负有重大责任。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战争赔偿的取消以及《旧金山和约》的片面媾和都是美国因素影响的具体表现,但从思想根源上来说有两个方面:第一,美国单独对日占领体制奠定了日本的战后处理框架,即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清算,掩盖了日本战争责任的本质在于侵略中国,造成了日本对中日战争的认识不足。第二,美国在整个对日占领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对日本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系等思想层面的全面改造,强化了"日本战败于美国"的观念,使日本败给中国的意识愈发淡薄;同时,作为思想文化改造手段之一的言论审查制度,影响了日本知识分子反省中日战争的积极性,限制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历史问题” 美国对日占领体制 思想文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开美国大学之门的十把钥匙——兼谈美国对于高考改革与“取消高考”的争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长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5,共6页
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宗旨就是要从众多申请者(考生)中选拔出那些最有可能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他们在选拔新生时往往全面考察报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及其他背景因素,包括高中选修的AP课程等大学预备课程的成绩、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高中成... 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宗旨就是要从众多申请者(考生)中选拔出那些最有可能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他们在选拔新生时往往全面考察报考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及其他背景因素,包括高中选修的AP课程等大学预备课程的成绩、大学入学考试成绩、高中成绩总评、高中年级排名等十大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学业成绩仍然是最重要的考查指标。美国关于大学入学考试改革的争论也非常激烈,甚至有人提出"取消高考"的主张。美国高校录取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其中的争论,值得我们关注、研究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录取体制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与ACT 取消高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介绍(一)
11
作者 龚培兴 《企业经济》 1994年第3期57-60,共4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介绍(一)龚培兴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无论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它方面有何差异,其运行的规律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具有一般性或共同点,因此,在我国发展市场...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介绍(一)龚培兴市场经济是以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表明,无论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它方面有何差异,其运行的规律及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具有一般性或共同点,因此,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国家 市场机制 美国体制 联帮政府 国有企业 政策调节 政府干预 调节收入分配 美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圣玉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2-36,101,共6页
世界存款保险史是一部不断完善的历史。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权衡各相关方利益,扩大存款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职能,并且,存款保险制度只有在金融安全网中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关键词 美国金融业 美国金融体制 存款保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学界关于美国政治制度诸问题的探讨
13
作者 周一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9-71,共3页
关于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在80年代前几年,仅有零星文章散见于报刊。近年来,这个领域引起了众多史学工作者的注意,仅1985年以后,关于美国宪法、两党制、文官制度等专题研究文章就有近20篇,这些文章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而言,都是前所... 关于美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在80年代前几年,仅有零星文章散见于报刊。近年来,这个领域引起了众多史学工作者的注意,仅1985年以后,关于美国宪法、两党制、文官制度等专题研究文章就有近20篇,这些文章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将这些文章的主要观点加以简要介绍。一、美国独立前后政治体制的演变余志森撰文指出:独立前后,美国政治体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政治制度史 诸问题 美国政治体制 资产阶级 主要观点 美国联邦制 行政权力 共和制 主权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教育模式的区别
14
《当代教育科学》 1994年第2期62-62,共1页
1.班级人数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必须减少班级人数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比,这在美国已成定论。可是,日本的学校并非如此。日本初级中学一个班的平均人数为46人,每班平均人数比美国高50%,比绝大多数美国家长和教育希望的平... 1.班级人数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必须减少班级人数和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比,这在美国已成定论。可是,日本的学校并非如此。日本初级中学一个班的平均人数为46人,每班平均人数比美国高50%,比绝大多数美国家长和教育希望的平均人数高一倍。尽管日本学校每班有这么多学生,但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学生成绩照样很好。 2.地方管理美国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学校应该由地方政府组织和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 平均人数 教育模式 减少班级人数 美国体制 地方政府组织 日本学校 日本体制 家长参与 课堂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政策逆行:原因和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强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68,78,共6页
特朗普上任的半年内先后废除了被视为奥巴马政府主要政治遗产的两大气候举措——国内层面的《清洁电力计划》和国际层面的《巴黎协定》,引起了国内促进气候治理的积极力量和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一致谴责和声讨。虽然不难看出,在似曾相... 特朗普上任的半年内先后废除了被视为奥巴马政府主要政治遗产的两大气候举措——国内层面的《清洁电力计划》和国际层面的《巴黎协定》,引起了国内促进气候治理的积极力量和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的一致谴责和声讨。虽然不难看出,在似曾相识的"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就业"的幌子下面,特朗普维护的只是化石能源(尤其是违背时代潮流的煤炭)及相关产业的"美国利益";但是,特朗普能够把奥巴马耗费两任时间精心搭建的气候政策"瞬间"改变,反映出奥巴马气候遗产的脆弱性,更是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方面的弊端。本文从美国政治体制的角度,探讨了特朗普政府气候政策逆行的原因并对其国内外的影响尝试作出合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美国气候政策 美国政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