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甄炳禧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3-47,65,共6页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它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取代物质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信息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资本、商品、技术等加速全球流动:企业实行网络化经营;商业周期的波动和破坏性减弱。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新经济。它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取代物质成为主要生产要素;信息业及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资本、商品、技术等加速全球流动:企业实行网络化经营;商业周期的波动和破坏性减弱。新经济的核心是信息经济,其关键成因是信息革命。美国政府和企业适时促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奠定了基础。目前,其他国家大都努力建设21世纪信息基础设施,为世界新经济的形成创造条件。在新旧经济交替过渡时期,发展中国家面临双重任务,既要完成工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经济” 现代信息技术 世界经济 经济增长 信息经济 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革命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经济形态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府与美国“新经济” 被引量:2
2
作者 田飞 《国际展望》 1998年第5期11-13,共3页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三高三低”,即高增长、高竞争力和高利润以及低通胀、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美国经济能出现这种被美国经济学家称“新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美国政府发挥了不可低...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三高三低”,即高增长、高竞争力和高利润以及低通胀、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美国经济能出现这种被美国经济学家称“新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美国政府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经济” 美国政府 美国经济 三高三低 失业率 财政赤字 低通胀率 国内生产总值 高增长 主要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新经济”的现在和未来
3
作者 潘瑞明 《产经评论》 1999年第Z1期73-76,共4页
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经济受到严重通胀、高失业率和巨额财政赤字的困扰,经济增长乏力,甚至陷入衰退的窘境,而美国经济却连续7年多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甚至达到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理想状态,引起了世界各国... 90年代以来,多数西方国家经济受到严重通胀、高失业率和巨额财政赤字的困扰,经济增长乏力,甚至陷入衰退的窘境,而美国经济却连续7年多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甚至达到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的理想状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率先步入了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市场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本文仅在这里就新经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经济” 美国经济 技术创 失业率 信息产业 经济增长 制造业 贸易战略 储蓄率 财政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新经济”探析
4
作者 周家雷 《江淮论坛》 CSSCI 1998年第4期30-37,共8页
关键词 美国“新经济” 美国经济 经济增长 美国“新经济” 经济发展 1996年 GDP 失业率 信息技术产业 经济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克松冲击”与法国应对美元霸权的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雯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7,共9页
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在国际货币领域不断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和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然而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却单方面中止了黄金的可兑换性,使美元成为国际社会唯一通行的支付手段。面对“尼克松冲击”的挑... 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在国际货币领域不断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和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然而1971年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却单方面中止了黄金的可兑换性,使美元成为国际社会唯一通行的支付手段。面对“尼克松冲击”的挑战,蓬皮杜政府一方面强调黄金的储备地位与固定汇率制度;一方面积极协调欧共体国家间的汇率政策,并通过法德、法美高层会谈,以政治外交的思路解决经济摩擦。强调欧洲合作和首脑对话是蓬皮杜政府有别于前任的对外战略,是西方国家利益调节机制的表现,也是美欧同盟历经重大分歧却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皮杜政府 美国“经济政策” 美元—黄金脱钩 《史密森协定》 法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