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旋律电影人物审美比较论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晓林 丁真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5,102,共8页
自建国至今,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表现方式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以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 自建国至今,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的表现方式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以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中儒家明君贤臣、良将义士和大奸大恶模式的惯性"书写"。从平行比较的角度来看,与法国新古典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叙事作品中人物个性化传统谱系有异。就当下现实来看,主旋律电影人物的个性化和心理化塑造面临难以解决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人物塑造 美化和拔高 丑化和贬低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