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质对美丽梧桐种子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亚东 周有标 +5 位作者 颜速亮 罗灿 戚江山 赵原森 吴繁花 于旭东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322-326,共5页
以美丽梧桐(Firmiana pulcherrima Hsue)的种子为材料,分别选用河沙、壤土、椰糠、河沙+壤土(1∶1)、河沙+椰糠(1∶1)、壤土+椰糠(1∶1)、壤土+椰糠+河沙(1∶1∶1)为基质,研究它们对美丽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 以美丽梧桐(Firmiana pulcherrima Hsue)的种子为材料,分别选用河沙、壤土、椰糠、河沙+壤土(1∶1)、河沙+椰糠(1∶1)、壤土+椰糠(1∶1)、壤土+椰糠+河沙(1∶1∶1)为基质,研究它们对美丽梧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河沙为基质时,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为55.6%和66.7%,但成苗率低,株高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以壤土为基质,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低;以椰糠为基质,美丽梧桐成苗率高达61.1%。将河沙:椰糠:壤土按比例(1∶1∶1)混合后,美丽梧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成苗率均达到最优,株高和根系的生长状况良好,因此,河沙、椰糠、壤土按1∶1∶1比例混合可作为美丽梧桐种子最佳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梧桐 基质 种子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梧桐野生资源调查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黎国运 盛小彬 徐佩玲 《热带林业》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通过9d,先后2次的野外调查?,初步了解了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的分布情况:海拔最高约473m,最低约20m,沿着山坡阳面的沟谷呈带状垂直分布,喜光、喜湿特性明显,每年的4~5月开花,6月种子成熟,为选育良种和人工栽培、为城市庭院绿化... 通过9d,先后2次的野外调查?,初步了解了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的分布情况:海拔最高约473m,最低约20m,沿着山坡阳面的沟谷呈带状垂直分布,喜光、喜湿特性明显,每年的4~5月开花,6月种子成熟,为选育良种和人工栽培、为城市庭院绿化美化培育新品种等提供理论指导。调查还发现: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在海南岛分布区域比史料记载的更要偏南,海拔区域也更宽;美丽梧桐野生种质资源不多,而且数量在迅速减少,亟待保护与人工育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梧桐 野生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梧桐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黎国运 关秀娟 +1 位作者 盛小彬 徐佩玲 《热带林业》 2011年第4期36-38,共3页
以美丽梧桐萌芽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育苗基质等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催根效果明显,NAA100mg/l处理枝条2h扦插生根率达93.33%;半木质化枝条远离顶芽部分扦插生根率高,达95.56%;沙床扦插生根率高,达82.22%;混... 以美丽梧桐萌芽枝条为材料,通过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育苗基质等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催根效果明显,NAA100mg/l处理枝条2h扦插生根率达93.33%;半木质化枝条远离顶芽部分扦插生根率高,达95.56%;沙床扦插生根率高,达82.22%;混合基质直接入袋扦插生根率为72.22%,减少了育苗程序,降低育苗成本,对美丽梧桐育苗生产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梧桐 扦插育苗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梧桐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陆奇丰 骆文华 黄至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83,共11页
为了分析美丽梧桐、云南梧桐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性,该研究通过筛选美丽梧桐、云南梧桐叶绿体基因组中各52条蛋白编码序列,并利用CodonW、CUSP和SPSS软件对其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美丽梧桐、云南梧桐的G... 为了分析美丽梧桐、云南梧桐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性,该研究通过筛选美丽梧桐、云南梧桐叶绿体基因组中各52条蛋白编码序列,并利用CodonW、CUSP和SPSS软件对其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偏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美丽梧桐、云南梧桐的GC含量分别为38.12%、38.05%,表明叶绿体基因组内富含A/T碱基。(2)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36.91~56.46、36.55~58.04,表明多数密码子偏性较弱。(3)相对同义密码子(RSCU)分析显示,RSCU>1的密码子各有29个,其中28个以A、U结尾。(4)中性绘图显示,GC 3与GC 12的相关性不显著,回归曲线斜率分别为0.195和0.304,说明密码子偏好性主要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5)ENC-plot分析中大部分基因分布于曲线的周围和下方,ENC比值多分布于-0.04~0.10之间,表明突变会影响密码子偏性的形成。此外,17、18个密码子分别被鉴定为美丽梧桐、云南梧桐的最优密码子。以上结果说明美丽梧桐、云南梧桐叶绿体基因组的密码子使用偏性可能受选择和突变共同作用,且使用模式较为相似,但具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适应环境的进化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梧桐 云南梧桐 叶绿体基因组 密码子偏性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