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特种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韩涛 李才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84-1890,共7页
采用SWOT分析模式对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高原原始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可研究性,具有原生态的藏传文化。劣势有:可进入性差,资源... 采用SWOT分析模式对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有:高原原始自然景观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独一无二的可研究性,具有原生态的藏传文化。劣势有:可进入性差,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机遇有西藏旅游市场的开放,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外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交通条件改善。挑战有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区内旅游分割竞争格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认为在羌塘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与劣势同样显著,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高端特种旅游产品,打造特种旅游品牌,构架保护区生态旅游"点-轴"系统开发模式,整合资源,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从而保障羌塘地区的持续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特种旅游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与牧业生产的冲突及对策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志高 王晓燕 +1 位作者 宗嘎 李矿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阐述羌塘自然保护区内草场资源及其承载力现状、社会经济和牧业生产现状,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和牧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牧业生产向野生动物的领地扩张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建设的网围栏切断了野生动物草... 阐述羌塘自然保护区内草场资源及其承载力现状、社会经济和牧业生产现状,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和牧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牧业生产向野生动物的领地扩张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建设的网围栏切断了野生动物草路、水路及迁徙通道,并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草食性野生动物与家畜竞争草场;猎食性野生动物捕食家畜甚至攻击牧民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牧业生产 草场承载力 冲突 羌塘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资源景观格局高程分异特征统计分析研究——以羌塘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婉婷 王亮 +1 位作者 赵荣 徐胜华 《遥感信息》 CSCD 2014年第4期91-97,共7页
资源景观格局统计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区域生态功能与地表过程的变化,而景观格局变化的高程分异显示了景观过程及其驱动力的高程差异,有利于从空间上把握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 资源景观格局统计分析是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区域生态功能与地表过程的变化,而景观格局变化的高程分异显示了景观过程及其驱动力的高程差异,有利于从空间上把握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与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分析技术,以羌塘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高程分异特征,反映研究区的地表特征和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结构组成及空间配置特征,为资源景观格局在高海拔地区的统计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自然保护区 统计分析 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高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自然保护区地表覆盖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荧 王亮 +1 位作者 赵荣 梁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1-715,共5页
地形是影响地表覆盖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综合高程和坡度信息的地形位指数,加以起伏度和坡向因子辅助分析,并引入无量纲分布指数,研究不同地形梯度上羌塘自然保护区各类地表覆盖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城镇工矿... 地形是影响地表覆盖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综合高程和坡度信息的地形位指数,加以起伏度和坡向因子辅助分析,并引入无量纲分布指数,研究不同地形梯度上羌塘自然保护区各类地表覆盖景观类型的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城镇工矿交通和林地适宜分布在平坦、东北到南向的低地形分级区域;水域与湿地主要分布在平坦、西向到东北的低地形分级区域;冰川和永久积雪多分布在东北到东南的高地形分级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中等级地形分级上,而荒漠与裸露刚好与其相反,两者适宜坡向均为东南到北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自然保护区 地表覆盖 地形因子 分布指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8年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湿润指数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军 周刊社 袁雷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3,共11页
研究地表湿润指数Hi的时空变化特征,是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可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依据。根据1971—2018年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气象站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和湿... 研究地表湿润指数Hi的时空变化特征,是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途径,可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依据。根据1971—2018年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气象站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方法分析Hi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突变特征,基于数据处理系统,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讨论影响Hi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1971—2018年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以0.046℃/a的速度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每年增加1.18 mm,暖湿化气候特征明显,但年Hi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增大趋势,仅为0.001/a,不过夏季Hi增幅明显;20世纪70—90年代保护区表现出以低湿为主的年际变化特征,进入21世纪代后气温持续升高,Hi明显增加,表现出暖湿型的气候特征。2)年Hi在1996年出现由偏干转偏湿的突变,1996—2018年Hi比1971—1995年增加了19.1%。3)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降水量是影响年Hi变化的主导因子(正贡献),日照时间也起着次要作用(负贡献);在季节上影响Hi变化的主导因子都是降水量(正贡献),次要因子有所不同:春、秋2季是日照时间(负贡献)、夏季是气温日较差(负贡献)、冬季是平均气温(负贡献)。1996年转折前后影响年Hi的主导因子都是降水量,不过次要因子存在差异,突变前后分别是气温日较差(负贡献)和日照时间(负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趋势 湿润指数 影响因素 主成分回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1—2019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杜军 高佳佳 次旺顿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7-295,共9页
该文基于1971—2019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5个气象站日照时数、总云量、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测和主成分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自然保护区年和四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 该文基于1971—2019年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5个气象站日照时数、总云量、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测和主成分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自然保护区年和四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各站年日照时数为2839.2~3574.5 h,总体上呈自东向西递增的分布规律。保护区平均年日照时数要少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和西藏日喀则市大部,但多于藏东和藏南山地以及青藏高原东部。近49年,保护区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2.8 h,以夏季减少最为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季日照时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仍以夏季减幅最大,其次是春季,而年日照时数减幅变得更大,达54.1 h/10 a。日照时数在10年际尺度上呈现出20世纪70年代偏少、1980—1990年代偏多,21世纪前10年明显偏少的变化特征。从转折点上看,保护区年日照时数在2016年发生了由偏多阶段跃变为偏少阶段的突变,时间较柴达木盆地偏晚21年;秋、冬两季日照未发生突变,春、夏季分别在2015年和2008年出现了突变。主成分回归分析显示,总云量是影响年日照时数变化的主导因子,平均风速起着次要作用;在季节上影响日照时数的主导因子均为总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时空变化 突变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稳步恢复
7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4期75-75,共1页
据2011年9月9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拉萨2010年9月8日电,近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加大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使得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多。目前,羌塘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已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现在... 据2011年9月9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拉萨2010年9月8日电,近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加大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使得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逐年增多。目前,羌塘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已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现在的10—12万只,野牦牛由保护前的6000多头恢复到现在的几万头,藏野驴有保护前的5万多匹恢复到现在的8万多匹,特别是世界罕见的金丝野牦牛已恢复到170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野生动物 动物数量 西藏 野牦牛 藏羚羊 新华社 区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情景羌塘高原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魏子谦 徐增让 +3 位作者 乔添 邹秀萍 靳茗茗 多布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17-3328,共12页
近30年来,羌塘高原野牦牛(Bos mutus)种群数量虽缓慢恢复,但仍为野生有蹄类中仅有的易危物种。由于其对人为活动规避明显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和质量数据仍很匮乏。把野外调查与最大熵(Maxent)、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US)... 近30年来,羌塘高原野牦牛(Bos mutus)种群数量虽缓慢恢复,但仍为野生有蹄类中仅有的易危物种。由于其对人为活动规避明显且具有极强的攻击性,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和质量数据仍很匮乏。把野外调查与最大熵(Maxent)、土地利用模拟模型(FLUS)、InVEST三种模型相结合,系统分析羌塘高原野牦牛栖息地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未来气候、未来土地覆被和未来食物情景构建2050年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浓度(RCPs)情景下羌塘高原生境状况,预测栖息地变化状况,以期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发现:2020年前后野牦牛栖息地总面积为25.1万km^(2),集中分布在那曲市北部,阿里地区分布零散。栖息地以草原和荒漠为主,部分位于冰川区,野牦牛对气候条件反应敏感,偏好生活在暖季降雨量约在200mm,冷季降雨量约10mm,年最低温度-30℃的区域,坡度耐受性高。约92%的野牦牛栖息地位于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仅有南部约1.2万km^(2)栖息地与人类活动交叠明显。2050年前后羌塘高原暖湿化明显,草原面积增加,野牦牛栖息地将向西北部无人区扩张,目前栖息地分布较零散的阿里地区也将出现大面积高质量栖息地,三种RCPs情境下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8.2万km^(2)(RCP2.6)、28.4万km^(2)(RCP4.5)和28.0万km^(2)(RCP8.5),新增栖息地以极重要栖息地为主,边界与羌塘自然保护区范围更加吻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将有力支撑野牦牛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牦牛 青藏高原 气候变化 栖息地模拟 人为干扰 羌塘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救!中国藏羚羊面临灭顶之灾
9
作者 清江 孙茜 《绿色大世界》 1999年第3期46-49,共4页
污染的河流可以再现清澈,灰蒙的天空也能重新蔚蓝,可是,灭绝的物种会永远从人类身边离开、从地球上消逝,从此不会再生、不会再有了。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使它们免遭伤害和屠戮,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关键词 藏羚 羌塘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 野生保护动物 狩猎动物 北美大草原 普氏 国际贸易公约 美洲野牛 野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走西藏
10
作者 梅冰 《林业经济(绿色中国)》 2004年第1期28-41,共14页
西藏的天寥廓而瓦蓝,风有着沁人的清凉,晶莹剔透的缕缕白云漫舞在自由的空间里……对于每一个不曾去过西藏的人,那里的一切都那么博大、神秘,甚至让人无法靠近,无从触摸。在新千年之初,受世界自然基金、国家教委和中科院“人与生... 西藏的天寥廓而瓦蓝,风有着沁人的清凉,晶莹剔透的缕缕白云漫舞在自由的空间里……对于每一个不曾去过西藏的人,那里的一切都那么博大、神秘,甚至让人无法靠近,无从触摸。在新千年之初,受世界自然基金、国家教委和中科院“人与生物圈”项目的委托,由首席科学家、青藏高原生态研究专家徐凤翔,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王方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臧布大峡谷 羌塘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科学考察 乡规民约 纳木错湖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的净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珂 康红辉 +1 位作者 周汝尧 解炎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4年第10M期14-23,共10页
保护地是什么?保护地就是我们民族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在人们的眼中,它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如此不同!有人把它视为“金娃娃”、“印钞机”,有人视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也有人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源与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 保护地是什么?保护地就是我们民族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在人们的眼中,它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如此不同!有人把它视为“金娃娃”、“印钞机”,有人视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也有人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源与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本专辑是根据一些知名学者的建议,聘请了著名记者和环保志愿者,奔赴我国的十几个有代表性的保护地,专程采访拍摄的材料整理而成的。其中,在羌塘保护区采金的问题系本刊独家首次报道;“三江并流”的图片出自藏族摄影名家泽仁平措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 环境保护 偷猎现象 野生动物保护 生态平衡 非法采矿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与痛——西藏尼玛县纪行
12
作者 周汝尧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4年第11M期18-31,共14页
20世纪初的一天,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站在昆仑山北侧.他指着昆仑山南侧的藏北高原(又名"羌塘高原")对身边人说:"我们对那里了解的并不比对月球了解的多!"
关键词 西藏 尼玛县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野生动物 盗猎活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熨苍生之痛
13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4年第11M期3-3,共1页
当本刊特约记者周汝尧一脚踏上西藏羌塘这片令他魂牵梦绕的土地时,他为本期封面故事所作的标题在瞬间就已拟好。美和痛是他的切肤感受,他的愤怒显现出少有的平静。
关键词 西藏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