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羌塘中部清水湖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吴珍汉
季长军
王涛
刘志伟
赵珍
王茜
陈云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Ar-Ar定年 |
李才
翟庆国
陈文
于介江
黄小鹏
张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7
|
|
3
|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兼论原-古特提斯洋的演化 |
王立全
潘桂棠
李才
董永胜
朱弟成
袁四化
朱同兴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4
|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
吴彦旺
李才
董永胜
解超明
胡培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5
|
藏北羌塘中部绒玛地区蓝片岩岩石学、矿物学和^(40)Ar/^(39)Ar年代学 |
翟庆国
李才
王军
陈文
张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0
|
|
6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张修政
董永胜
李才
施建荣
王生云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7
|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及成因机制——以红脊山地区香桃湖花岗岩为例 |
张修政
董永胜
李才
邓明荣
张乐
许王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8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不同时代榴辉岩的识别及其意义——来自榴辉岩及其围岩^(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 |
张修政
董永胜
李才
陈文
施建荣
张彦
王生云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9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二叠纪蛇绿岩岩石学和同位素定年 |
吴彦旺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胡培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9
|
|
10
|
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硬玉石榴石二云母片岩的成因及意义 |
张修政
董永胜
施建荣
王生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11
|
藏北羌塘中部存在志留纪洋盆——来自桃形湖蛇绿岩中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证据 |
胡培远
李才
吴彦旺
解超明
王明
张红雨
李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2
|
藏北羌塘中部日湾茶卡地区堆晶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张天羽
李才
苏犁
解超明
吴彦旺
王明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3
|
西藏羌塘中部才多茶卡蓝闪石^(40)Ar/^(39)Ar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
朱同兴
张启跃
冯心涛
董瀚
于远山
李鸿睿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4
|
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俯冲记录——羌塘中部日湾茶卡早石炭世岛弧火山岩 |
刘函
王保弟
陈莉
李小波
王立全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5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冈玛日—菊花山地区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解超明
李才
董永胜
吴彦旺
王明
胡培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6
|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石炭纪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年龄 |
吴彦旺
李才
徐梦婧
解超明
王明
熊盛青
范正国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7
|
羌塘中部各拉丹冬一带鄂尔陇巴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
白云山
李莉
牛志军
崔江利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8
|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地区发现榴辉岩 |
董永胜
李才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3
|
|
19
|
羌塘中部雀莫正长斑岩体特征及构造意义 |
白云山
李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20
|
藏北羌塘中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天泉山组的建立及意义——对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构造演化的指示 |
刘金恒
胡培远
李才
解超明
范建军
于云鹏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