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的鉴别
1
作者 桂祖文 何剑锋 +4 位作者 徐昊宁 陈胜航 余志成 侯战昌 陈超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为完善植物染标准体系,建立石榴皮植物染料的鉴别方法与标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石榴皮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分析,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上萃取的染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安石榴苷与鞣花酸可以作为鉴别石... 为完善植物染标准体系,建立石榴皮植物染料的鉴别方法与标准,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石榴皮植物染料的标志物进行分析,并采用液质联用仪对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上萃取的染料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安石榴苷与鞣花酸可以作为鉴别石榴皮植物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的标志物。石榴皮植物染料的质谱中检测到准分子离子峰m/z 300.9862,保留时间为1.02 min;直接染色和硫酸亚铁后媒染羊绒纤维萃取液的质谱中检测到准分子离子峰m/z 300.9896和300.9868,保留时间分别为1.02 min和1.04 min。两者均与鞣花酸标准品1.02 min的出峰时间相近,在标准允许的±2.5%偏差范围内,结合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只含有277 nm处的没食子酸与255、357 nm处的鞣花酸特征峰,可确定该染料及其染色羊绒纤维均为纯石榴皮植物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植物染料 羊绒纤维 安石榴苷 鞣花酸 染料鉴别 植物染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羊毛与羊绒纤维的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傅宏俊 于淼 +2 位作者 刘建中 王瑞 刘学敏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1,共4页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羊毛与羊绒纤维表面进行研究,通过轻敲模式扫描得到纤维表面形貌图像,进而对纤维鳞片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可鉴别不同种类纤维的形态指标,并对不同种类纤维的鳞片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羊毛纤维相比,羊绒纤...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羊毛与羊绒纤维表面进行研究,通过轻敲模式扫描得到纤维表面形貌图像,进而对纤维鳞片进行测量与分析,得到可鉴别不同种类纤维的形态指标,并对不同种类纤维的鳞片形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羊毛纤维相比,羊绒纤维的鳞片厚度普遍小于550 nm,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在50°以上;拉细羊毛鳞片增厚可至900 nm左右,而减薄后的鳞片厚度在400 nm左右,鳞片边缘倾斜角度基本介于羊毛与羊绒纤维之间.本研究表明,通过AFM形貌观察并结合鳞片形态测量,可准确地进行羊绒、羊毛及拉细羊毛3种纤维的区分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纤维 羊绒纤维 表面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 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山羊绒纤维结构及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纪标 史永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5-336,共2页
河北山羊绒纤维结构及氨基酸组成的研究李纪标史永红(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6)扫描电镜在绒纺工业纤维的分类和鉴别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山羊绒是最珍贵的纺织原料,其产品以针织品和大衣呢为主,均属高档产品,是我... 河北山羊绒纤维结构及氨基酸组成的研究李纪标史永红(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心,石家庄050016)扫描电镜在绒纺工业纤维的分类和鉴别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山羊绒是最珍贵的纺织原料,其产品以针织品和大衣呢为主,均属高档产品,是我国重要出口创汇产品。河北省是我国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 羊绒纤维 结构 氨基酸 电镜 样品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A纤维直径分析仪在羊绒纤维直径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陆永良 尹丽华 袁寅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2,共5页
通过研究光学分析仪法(OFDA)测试原理,应用具有相对标准值(显微投影法)的羊绒条,建立光学分析仪(OFDA)校准方法,使得光学分析仪法(OFDA)仪器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羊绒纤维直径检测。该方法检测羊绒直径测试精度达到±0.3μm,对纺织检测... 通过研究光学分析仪法(OFDA)测试原理,应用具有相对标准值(显微投影法)的羊绒条,建立光学分析仪(OFDA)校准方法,使得光学分析仪法(OFDA)仪器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羊绒纤维直径检测。该方法检测羊绒直径测试精度达到±0.3μm,对纺织检测机构快速测试羊绒直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分析仪法 光学显微镜投影法 羊绒纤维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鉴别 被引量:24
5
作者 倪广菊 张毅 《现代纺织技术》 2004年第4期40-42,共3页
从分析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特点以及物理、化学特性出发 ,总结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法、溶液法等鉴别细羊毛与羊绒纤维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了对计算机自动识别法、生物芯片法的展望。
关键词 细羊毛 羊绒纤维 组织结构 形态特点 纤维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常年长绒型辽宁绒山羊绒纤维生长规律的观察试验初报 被引量:4
6
作者 韩迪 张世伟 +3 位作者 宋先忱 佟玉红 郭丹 杨文凯 《现代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12-13,共2页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经过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20多年的精心选育,各项生产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在辽宁绒山羊品种选育过程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情况:在辽宁绒山羊原种核心群中,有相当数量的种羊,不仅其绒细而长...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经过辽宁省辽宁绒山羊原种场20多年的精心选育,各项生产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在辽宁绒山羊品种选育过程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情况:在辽宁绒山羊原种核心群中,有相当数量的种羊,不仅其绒细而长,且绒纤维全年持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羊绒纤维 生长规律 试验初报 选育过程 地方品种 生产性能 山羊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贺晓亚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5,共4页
通过测试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前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百分率及K/S值的变化,分析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高锰酸钾氧化处理,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百分率及K/S值... 通过测试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前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百分率及K/S值的变化,分析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高锰酸钾氧化处理,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百分率及K/S值均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而羊绒纤维的卷曲率、残留卷曲率、卷曲弹性回复率及结晶指数均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分析认为: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处理使得羊绒纤维吸湿回潮性能与染色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可纺性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羊绒纤维 物理性能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表面接枝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昊 徐英莲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1,共6页
为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在浴比为1∶20、引发剂KPS... 为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在浴比为1∶20、引发剂KPS用量为1%,单体浓度为40%、反应温度为80℃、反应pH值为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得到不同增重率的接枝羊绒;接枝增重率为10%的羊绒纤维,在保持着完整的鳞片结构的基础上,纤维表面得到了一定的修饰,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绒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甲基丙烯酰胺 接枝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低温染色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金美菊 阮勇 +1 位作者 石东亮 钱微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低温染色可以降低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提高纺纱性能。影响低温染色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染色温度与低温助剂。采用不同性质染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羊绒纤维染色,对染色后织物的外观手感、单纤维断裂强力、摩擦色牢度以及各种染料在低温助剂不... 低温染色可以降低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提高纺纱性能。影响低温染色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染色温度与低温助剂。采用不同性质染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羊绒纤维染色,对染色后织物的外观手感、单纤维断裂强力、摩擦色牢度以及各种染料在低温助剂不同用量条件下对纤维上染率影响进行比较,提出了羊绒纤维低温染色的最佳工艺:染色温度80-85℃,低温助剂用量2%,并探讨了羊绒纤维低温染色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低温染色 染色工艺 染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植物染料在羊绒纤维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彦 田君 +2 位作者 李星 李娜 王友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47,共3页
针对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纤维时,耐日晒和耐水洗色牢度均低于3级、颜色重现性差的问题,采用明矾预媒染色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在染液pH值4.0~4.5,明矾媒染剂质量浓度0.5~1.0 g/L,茜草染料用量低于0.5%(owf)时,染液可基本吸... 针对茜草植物染料染色羊绒纤维时,耐日晒和耐水洗色牢度均低于3级、颜色重现性差的问题,采用明矾预媒染色方法对羊绒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在染液pH值4.0~4.5,明矾媒染剂质量浓度0.5~1.0 g/L,茜草染料用量低于0.5%(owf)时,染液可基本吸清,颜色重现性好,且羊绒纤维手感不受影响,耐日晒和耐水洗色牢度均可提高0.5级以上,采用羊毛保护剂可以改善媒染后羊绒纤维手感,明矾媒染对色光有加深的影响,媒染前后纤维色光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植物染料 羊绒纤维 色牢度 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羊绒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1
作者 程文青 王建明 文美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共4页
以羊绒纤维为材料,硫酸铜为金属源,采用一浴两步法制备导电羊绒纤维,并测定了纤维的导电性能.研究了羊绒纤维在吸附渗透过程中纤维对金属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并分析了在导电纤维制备过程中吸附渗透的温度与时间,硫化时间、硫化温度,硫化... 以羊绒纤维为材料,硫酸铜为金属源,采用一浴两步法制备导电羊绒纤维,并测定了纤维的导电性能.研究了羊绒纤维在吸附渗透过程中纤维对金属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并分析了在导电纤维制备过程中吸附渗透的温度与时间,硫化时间、硫化温度,硫化剂浓度、反应浴pH值等因素对导电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其导电性能等指标确定了制备导电羊绒纤维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下,在实验室制备的导电羊绒纤维比电阻值为1 ×10~1 ×105 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硫酸铜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的胶原蛋白接枝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祥曌 麻文效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7,共5页
羊绒纤维通过交联剂(戊二醛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的架桥作用实现胶原蛋白在其表面的接枝改性。考察接枝过程中反应的时间、温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羊绒表面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 羊绒纤维通过交联剂(戊二醛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的架桥作用实现胶原蛋白在其表面的接枝改性。考察接枝过程中反应的时间、温度以及交联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改性前后羊绒表面化学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改性前后羊绒纤维的强力、上染百分率、白度、伤口愈合性及抗菌能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剂与羊绒本体及胶原蛋白发生了开环反应,改性后羊毛强度和上染百分率均得到提高,其白度值基本不受影响。伤口愈合性和抗菌结果证明羊绒表面接枝胶原蛋白后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胶原蛋白 交联剂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巴彦淖尔市3个旗县内蒙古绒山羊(二狼山型)羊绒纤维细度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敖晓芳 满达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2年第4期26-29,共4页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二狼山白绒山羊羊绒纤维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本试验。试验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从巴彦淖尔市3个旗县养殖的绒山羊群中,按照每群30%的比例随机选取不同性别的健康成年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其... 为了解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二狼山白绒山羊羊绒纤维直径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本试验。试验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从巴彦淖尔市3个旗县养殖的绒山羊群中,按照每群30%的比例随机选取不同性别的健康成年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其中成年母羊采样5 029只,成年公羊采样631只,测定羊绒纤维直径变化。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市3个旗县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成年母羊羊绒纤维平均直径在15~16μm的占比较高,占43.14%,平均直径为(15.45±3.25)μm;成年公羊羊绒纤维平均直径在14~15μm的占比较高,占30.31%,平均直径为(15.49±3.39)μm。2018年和2019年,成年母山羊羊绒平均直径分别为15.88μm和15.45μm,成年公羊羊绒平均直径分别为15.83μm和15.49μm。2019年测定的公、母绒山羊羊绒平均细度与2018年度相比均有所改善。2019年度平均直径低于14μm的成年母山羊平均只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和乌拉特中旗,占比分别为6.82%、6.54%和6.39%,3个旗县差异不显著。羊绒平均直径低于14μm成年公山羊数量最多的为乌拉特后旗,占总数的13.33%,高于其他旗县。以此得出结论,经过改造,巴彦淖尔地区二狼山白绒山羊羊绒纤维直径逐步变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白绒山羊(二狼山型) 羊绒纤维 直径 巴彦淖尔市 3个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物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瑛 《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6期6-8,共3页
关键词 羊绒纤维 陕北 物理特性 白绒山羊 优良品种 成年公羊 成年母羊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南州改良绒山羊绒纤维物理性状的分析
15
作者 陈玉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2年第3期13-14,共2页
黄南州改良绒山羊绒纤维物理性状的测定结果为 :细度 14 14~ 14 68μm ;伸直长度 8 0 4μm ;净绒率 66 2 4%~ 76 92 % ;强度 5 93~ 7 3 5cN ;绒毛比 3 7∶64~ 5 1∶49;绒毛束的纯绒率 3 6 42 %~ 43 3 4% ,表明羊绒品质与柴达... 黄南州改良绒山羊绒纤维物理性状的测定结果为 :细度 14 14~ 14 68μm ;伸直长度 8 0 4μm ;净绒率 66 2 4%~ 76 92 % ;强度 5 93~ 7 3 5cN ;绒毛比 3 7∶64~ 5 1∶49;绒毛束的纯绒率 3 6 42 %~ 43 3 4% ,表明羊绒品质与柴达木绒山羊相当 ,优于国内其它部分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南州改良绒山羊 羊绒纤维 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与肤皮点的活性染料同色性染色
16
作者 阴晓冬 王化东 +4 位作者 达来 席世海 张淼 徐成书 欧阳磊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34,38,共5页
针对山羊绒染制浅色时存在纤维颜色浅、肤皮点颜色深的同色性差问题,对团队前期研发的助剂XTR-2进行性能改进。采用与染料亲和力较高的特种助剂组分SN与XTR-2复配制备了助剂XTR-3,并将其用于山羊绒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优化了山羊绒纤维... 针对山羊绒染制浅色时存在纤维颜色浅、肤皮点颜色深的同色性差问题,对团队前期研发的助剂XTR-2进行性能改进。采用与染料亲和力较高的特种助剂组分SN与XTR-2复配制备了助剂XTR-3,并将其用于山羊绒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优化了山羊绒纤维活性染料染色同色性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助剂XTR-3对山羊绒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可避免染色起始阶段酸的应用,弱化纤维与肤皮点因吸酸量的差异而造成对染料吸附量的差异,明显改善染色同色性及匀染性,同色性比传统工艺提高2~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肤皮点 同色性 毛用活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双氧水漂白工艺优化探究
17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61,共1页
羊绒纤维采用双氧水进行漂白处理,设计了温度、pH值、双氧水体积分数、时间等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测定了原纤维及漂白处理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及白度。
关键词 羊绒纤维 双氧水 漂白工艺 化探 拉伸断裂强力 漂白处理 体积分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
18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9-59,共1页
通过测试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前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率及K/S值,分析了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率及K/S值均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通过测试高锰酸钾氧化处理前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率及K/S值,分析了高锰酸钾对羊绒纤维物理性能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羊绒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吸湿回潮率、上染率及K/S值均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羊绒纤维的卷曲率、残留卷曲率、卷曲弹性回复率及结晶指数均随着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分析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物理性能 高锰酸钾 羊绒纤维 染色性能 质量损失率 K/S值 弹性回复率 卷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控湿性能改善技术的研究
19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69,共1页
羊绒由于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吸湿和放湿.最终造成羊绒质量稳定性差。为了减小羊绒质量随着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幅度.并减少羊绒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增强其质量稳定性.采用白行研制的KS-1、KS-... 羊绒由于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容易吸湿和放湿.最终造成羊绒质量稳定性差。为了减小羊绒质量随着温度和湿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幅度.并减少羊绒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增强其质量稳定性.采用白行研制的KS-1、KS-2以及助剂A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改变助剂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以检测羊绒处理后的控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绒纤维 性能改善 控湿 质量稳定性 技术 湿度条件 质量损失 运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绒纤维的漆酶催化生态染色
20
作者 陈柳吉 魏艳红 +1 位作者 李嘉欣 贾维妮 《针织工业》 2025年第7期41-46,共6页
利用漆酶催化色氨酸单体生成色素,并将其应用于羊绒纤维的染色,实现对羊绒纤维的生态染色。研究单漆酶处理、一浴一步法、两浴法和一浴两步法对羊绒纤维的染色效果,优化一浴一步法中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pH值及漆酶浓度等工艺条件... 利用漆酶催化色氨酸单体生成色素,并将其应用于羊绒纤维的染色,实现对羊绒纤维的生态染色。研究单漆酶处理、一浴一步法、两浴法和一浴两步法对羊绒纤维的染色效果,优化一浴一步法中染色时间、染色温度、染色pH值及漆酶浓度等工艺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表征羊绒纤维官能团变化和表面形貌,测试染色羊绒纤维的颜色特征、各项色牢度及防紫外线性能等。结果表明:采用一浴一步法染色的羊绒纤维染色效果最好,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温度50℃、时间24h、pH值5、漆酶浓度23.0 U/mL;染色羊绒纤维表面有色素附着且发生共价结合;通过一浴一步法染色的羊绒纤维具有较好的耐水洗色牢度及防紫外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羊绒纤维 色氨酸 生物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