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玉婷 朱晓帆 +2 位作者 杨宇霞 郭瑞霞 孔祥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cRNA-seq)确定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的细胞亚群及各个亚群之间的异质性。方法:采集孕中期正常孕妇羊水样本,分离培养获得AF-MSC,使用10x scRNA-seq平台进行检测。对测序结果进行过滤、比较、量化、... 目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cRNA-seq)确定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的细胞亚群及各个亚群之间的异质性。方法:采集孕中期正常孕妇羊水样本,分离培养获得AF-MSC,使用10x scRNA-seq平台进行检测。对测序结果进行过滤、比较、量化、筛选等分析,根据基因表达情况进行降维聚类分群并判断细胞周期,对亚群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获得标记基因,预测不同亚组的分化能力,分析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共检测到6717个细胞,根据基因表达情况将细胞聚类分为7个亚群。亚群4为非MSC,余亚群均为MSC。细胞周期影响亚群的聚类,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在各个亚群中占比不同。各个亚群的基因表达及分化能力不同,亚群5向各个方向分化的评分均较高,亚群4则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ScRNA-seq能够对人AF-MSC进行细致分群,精确反映各个亚群细胞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RNA测序 充质细胞 羊水间充质细胞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酒精性肝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纪洪兵 宋哈楠 +2 位作者 赵诗宇 张涛 关伟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05-2914,共10页
试验旨在分离培养牛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s),并研究其对酒精性肝病(ALD)小鼠治疗效果以及对肝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从4~5月龄雌性胎牛羊水中获取AF-MSCs,进... 试验旨在分离培养牛羊水间充质干细胞(AF-MSCs),并研究其对酒精性肝病(ALD)小鼠治疗效果以及对肝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的影响。从4~5月龄雌性胎牛羊水中获取AF-MSCs,进行RT-PCR、免疫荧光及诱导成脂鉴定。将48只ICR小鼠(雄性)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C组)、模型对照组(MC组)、AF-MSCs组(MC+AF-MSCs组)和水飞蓟宾胶囊(SC)组(MC+SC组),每组12只。除BC组灌胃0.2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均灌胃56度红星二锅头(5 g·kg^(-1),2次·d^(-1)),连续4周;第29天MC+AF-MSCs组进行肝外注射Dil标记的AF-MSCs(5×106个·mL^(-1)),MC+SC组分2次灌胃SC 2.4 mg(溶于56度红星二锅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甘油三酯(TG)活性。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造模情况,Dil示踪AF-MSCs在肝内定植分布;qRT-PCR法检测HIF-1α、VEGF及TLR4基因表达情况。RT-PCR、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牛AF-MSCs,且有诱导成脂分化能力。血清学结果显示,MC组ALT、AST和TG活性极显著高于BC组(P<0.01)。组织病理切片显示,MC组肝组织中出现脂肪性变、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血窦充血等病理性变化,说明56度红星二锅头成功复制ALD小鼠模型;与MC+SC组相比,MC+AF-MSCs组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脂肪性变减轻,肝血窦未见充血,说明AF-MSCs对肝功能的改善比SC效果显著;qRT-PCR结果显示,MC+AF-MSCs组下调HIF-1α、VEGF、TLR4基因的表达量较MC+SC组显著(P<0.01),说明AF-MSCs参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调控,抑制TLR4表达的效果优于SC;细胞示踪术证明,AF-MSCs定植在病变部位并趋化更多AF-MSCs向炎症部位迁移参与肝组织的修复。综上,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牛AF-MSCs,其能够参与调节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及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且改善ALD的效果优于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充质细胞 酒精性肝病 缺氧诱导因子-1Α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β和γ基因修饰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安琪 杜晶春 +2 位作者 蓝晓 陈柳池 徐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将人干扰素β基因(hIFN-β)、人干扰素γ基因(hIFN-γ)分别导入人羊水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FMSCs),以期获得稳定表达hIFN-β、hIFN-γ的AFMSCs。方法产前诊断获得羊水标本,培养出AFMSCs,对其增殖能力、细胞表... 目的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将人干扰素β基因(hIFN-β)、人干扰素γ基因(hIFN-γ)分别导入人羊水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FMSCs),以期获得稳定表达hIFN-β、hIFN-γ的AFMSCs。方法产前诊断获得羊水标本,培养出AFMSCs,对其增殖能力、细胞表面分子和体外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用携带hIFN-β、hIFN-γ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AFMSCs,并用Elisa法对培养基上清中hIFN-β、hIFN-γ的分泌情况进行鉴定。结果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呈成纤维样形态,不表达CD34,高表达CD44、CD105和HLA-ABC,能稳定传代培养,具有成骨、成脂分化能力。ELISA结果显示hIFN-β、hIFN-γ修饰的AFMSCs能稳定表达hIFN-β、hIFN-γ,其表达量分别达1 830 pg/m L和65.33 pg/m L。结论利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hIFN-β、hIFN-γ修饰的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充质细胞 人β干扰素 人γ干扰素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