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的羊卓雍错地区云水特征分析
1
作者 唐利琴 刘俊卿 +3 位作者 豆永丽 央金卓玛 益西卓玛 德吉白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3期87-90,共4页
基于2020年1—10月西藏浪卡子气象站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水汽总量和路径液水含量数据,该文分析西藏羊卓雍错地区大气云水特征并探讨其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羊卓雍错地区大气水汽总量和路径液水含量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7... 基于2020年1—10月西藏浪卡子气象站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的水汽总量和路径液水含量数据,该文分析西藏羊卓雍错地区大气云水特征并探讨其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羊卓雍错地区大气水汽总量和路径液水含量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7月,年均值分别为7.88 mm和0.53 mm;5—9月羊卓雍错地区大气水汽总量平均值大于11 mm,降水日和非降水日的差值不大,表明雨季大气水汽总量充沛且稳定;干季,羊卓雍错地区大气水汽总量的日变化表现为白天高夜间低,而雨季则表现为中午低傍晚高;降水开始前1个小时大气水汽总量、路径液水含量存在突增现象,可作为降水预报的参考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卓雍错地区 微波辐射计 大气水汽总量 路径液水含量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卓雍错细菌培养及其水体理化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艳红 郝兆 +1 位作者 郭小芳 德吉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5,共10页
开展羊卓雍错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探究影响水体细菌群落的主要理化因子,可为湖泊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监测、湖泊微环境平衡人工调控以及极端环境下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夏季,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分别在羊卓雍错沿... 开展羊卓雍错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探究影响水体细菌群落的主要理化因子,可为湖泊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监测、湖泊微环境平衡人工调控以及极端环境下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夏季,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分别在羊卓雍错沿岸区、空母错沿岸区、沉错沿岸区、羊卓雍错湖心区选择10个样点进行水样采集。采用平板涂布法从羊卓雍错10个水体样品中分离细菌,结合16S rDNA区域序列分析和经典分类法对细菌菌株进行鉴定,运用R 3.6.1和SPSS 20.0软件分析细菌多样性及其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羊卓雍错水体中共分离得到322株细菌,分属于12属、15种,优势种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土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terrigena)以及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3.9%、22.4%和11.8%。细菌多样性指数表明,羊卓雍错沿岸区水体中分离的细菌属数和种数均最多,为12属、15种,空母错沿岸区水体最少,仅8属、9种;空母错沿岸区水体细菌总丰度最高,羊卓雍错湖心区最低,但4个区域总丰度无显著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丰富度指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沉错沿岸区均最高,空母错沿岸区均最低;羊卓雍错湖心区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羊卓雍错沿岸区最低。相关分析表明,羊卓雍错可培养细菌总丰度与水体化学需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体浊度、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羊卓雍错细菌资源比较丰富,水体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受理化因子与人为活动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羊卓雍错 可培养细菌 多样性 理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云破雾 始见其里——羊卓雍措曲折湖湾里测湖实录
3
作者 陈浩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碧玉湖”,因其形状如珊瑚枝一般,因此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藏语)。羊卓雍措是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旅游风景区,北岸坡地田园,西岸草甸湿地,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农田村庄... 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语意为“碧玉湖”,因其形状如珊瑚枝一般,因此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藏语)。羊卓雍措是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旅游风景区,北岸坡地田园,西岸草甸湿地,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农田村庄、草原牛羊,美不胜收。羊卓雍措主体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部在浪卡子县与贡嘎县之间,距离拉萨车程70千米。湖西北岸有G349国道(原为307省道),交通便利。从拉萨到羊卓雍措,需要翻越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在山口观景台可以鸟瞰绿树成荫的雅鲁藏布江山谷。目前,羊卓雍错与雅鲁藏布江不相通,两者水位高差达840米,这使得羊卓雍错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卓雍错 西藏山南 高原特色 内陆湖泊 水力资源 浪卡子县 旅游风景区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