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两种不同置管法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文娟 沈明坤 顾宁如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置管法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效果 比较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钟永锋 范利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方便性。方法:比较广东医学院附属陈星海医院2004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52例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实验组)和30例线拉式置管法胃造瘘术患者(对照组)的并发症、操作时间及造瘘管更换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可在体外直接更换造瘘管;对照组需胃镜引导下按原造瘘方法更换造瘘管。结论:经皮穿刺内镜下胃壁固定直接置管法胃造瘘术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口术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造瘘术 胃壁固定 直接置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置管法对隧道式PICC置管术后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盛源 高伟 +3 位作者 武艳 吴晓琦 石静 韩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506-1511,共6页
目的:探究区域置管法对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区域和隧道长度的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项前瞻性的研究数据,选取2021年7月—12月在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置入... 目的:探究区域置管法对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区域和隧道长度的标准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项前瞻性的研究数据,选取2021年7月—12月在山东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置入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ZIMTM分区原理将其分为绿-红组(n=114)、绿-绿组(n=131)和黄-绿组(n=129),比较3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24 h渗血量、舒适度评分。结果:在控制混杂因素的情况下,与绿-红组相比,绿-绿组和黄-绿组导管移位发生率低,黄-绿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绿-红组、绿-绿组和黄-绿组静脉穿刺部位和导管出口部位24 h渗血量依次递减,舒适度评分依次递增(P<0.05)。结论:对应用隧道式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区域置管法管理,可进一步减少导管相关问题、提升患者的置管后体验,适合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人群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隧道 经外周入中心静脉导管 区域置管法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平亮 魏忠友 +1 位作者 蔡英蔚 蔡铁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 静脉麻醉 操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入胃管法的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万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为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综述了 1998年以来临床常用的一些置管方法。主要介绍了刺激置管法、气管切开置管法、支撑辅助置管法、给药后置管法、舌后坠置管法。
关键词 入胃管法 气管切开 护理操作 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昏迷病人以气管导管为隧道置入胃管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文庭亮 周红 +1 位作者 吴芳 谢忠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10期2607-2607,共1页
关键词 入胃管法 气管导管 昏迷病人 隧道 胃管入法 一次成功率 延髓麻痹 护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途径颈内静脉置管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牛强 马传根 +1 位作者 赵景霞 王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 不同途径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 中心静脉管术 中心静脉压 术中输血 术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晓芳 何贵蓉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1期1888-1890,共3页
重点综述了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 ,对留置胃管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也做了总结 ,提出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胃管及置管法。
关键词 胃管 护理 病人 并发症 置管法 不良反应 预防 适宜 情况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法在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国强 李连红 +1 位作者 宋民光 袁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46-547,共2页
关键词 旋转法 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法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10
作者 韦瑞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6年第6期360-360,共1页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995~1996年我院将经皮穿刺心导管操作技术应用于临床,取代了既往静脉切开及大针头穿刺置管法,为心导管自深部静脉置入提供了途径。
关键词 深静脉穿刺 置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管置入改良法和常规法的对比观察
11
作者 满建英 周小榕 +2 位作者 刘素云 袁丽萍 刘映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5年第1期17-18,共2页
胃管置入是普外科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常规置管法,常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1993年1月~1994年1月,我们对常规置管法做了改进,采用饮水胃管置入法。对160例手术病人进行观察,效果满意,现将与常规法的对比观察... 胃管置入是普外科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观察到常规置管法,常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1993年1月~1994年1月,我们对常规置管法做了改进,采用饮水胃管置入法。对160例手术病人进行观察,效果满意,现将与常规法的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160例均为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饮水法胃管置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80例。饮水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18~74岁,平均45.7岁,常规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5.3岁。 1.2 置管方法:饮水胃管置入法与常规法不同之处,是在胃管前端到达咽喉部时,即嘱病人连续饮用温开水100~150ml,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饮水置管法 病人痛苦程度 管时间 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导丝幽门后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管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丽娟 蓝惠兰 +5 位作者 陈丽芳 陈萍云 付霞 郭嘉 叶珩 陈纯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重症患者应用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方法与护理。方法 :对84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但不能自行通过幽门的重症患者,采用床边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并监测置管时间,成功率,置管前、中、后患... 目的:探讨对重症患者应用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补救性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方法与护理。方法 :对84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但不能自行通过幽门的重症患者,采用床边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并监测置管时间,成功率,置管前、中、后患者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及置管并发症,并对其进行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平均置管时间(9.6±3.5)min,置管成功率为81.0%,置管过程中心率加快与置管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结束后1h心率恢复到置管前水平;置管对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置管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导丝幽门后置管法放置螺旋型鼻肠管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螺旋型 置管法 补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置管与开放换药法治疗切口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贤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025-4025,共1页
长期以来.切口感染后伤口愈合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手术科室。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应用皮下置管法及开放换药法有选择性地对45例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比较发现:皮下置管法换药较开放换药有疗程短、痛苦小、预后好等优点,现... 长期以来.切口感染后伤口愈合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手术科室。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笔者应用皮下置管法及开放换药法有选择性地对45例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经过比较发现:皮下置管法换药较开放换药有疗程短、痛苦小、预后好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换药法 置管法 治疗 手术科室 伤口愈合 感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能全力鼻饲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民 艾宇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4期253-253,255,共2页
关键词 全力鼻饲 危重病人 临床资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鼻置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