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HL-02置换镀和电镀银层的耐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郑乐怡 王荣 +6 位作者 姚佳雯 卢玄冰 俞巧珍 于晓辉 张楠 史天静 赵健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镀银方法可分为置换镀和电镀,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制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电化学工作站、Tafel曲线和电偶腐蚀方法研究了以5, 5-二甲基酰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中ZHL-02置换镀和ZHL-02电镀镀... 镀银方法可分为置换镀和电镀,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制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RD、电化学工作站、Tafel曲线和电偶腐蚀方法研究了以5, 5-二甲基酰胺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银工艺中ZHL-02置换镀和ZHL-02电镀镀层的耐蚀性能和电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置换镀层结晶好,覆盖更完整,在同等厚度条件下,抗电偶腐蚀性能略优于电镀层。随着置换镀银时间的延长,镀层的自腐蚀速率逐渐下降。但其耗时长,且难以获得1μm以上的厚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相较于置换镀,电镀的速率快得多,电镀5 min就可获得> 2.4μm的银镀层。随着电镀时间的延长,银层中会出现较大的颗粒,形成细小气孔等缺陷结构,电镀银时间为1、2、5 min时,对应的自腐蚀速率分别为7.15×10^(-3)、5.30×10^(-3)、4.27×10^(-3) mm/a。电镀时间从1 min延长到2 min,再延长到5 min时,镀层的平均电偶腐蚀速率出现了先下降后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 置换镀 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氢合金表面置换镀镍工艺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夏同驰 董会超 +2 位作者 王树新 罗统钊 伍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采用置换镀镍工艺对贮氢合金粉进行了表面包覆处理.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表明,经过置换镀镍处理后,降低了贮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提高了电化学反应活性,明显改善了贮氢合金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及活化性能.
关键词 贮氢合金 置换镀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 充放电性能 贮氢合金粉 镍工艺 电化学性能 置换 金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粉表面置换镀铜的动力学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洋华 吴世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26-229,共4页
通过对硫酸铜溶液中铜置换包覆铁粉的研究,发现置换速率明显受到温度、搅拌速率、初始铜浓度以及溶液pH值的影响。置换速率随温度、搅拌速率和初始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pH值在弱酸性时,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该体系的置换反应机理... 通过对硫酸铜溶液中铜置换包覆铁粉的研究,发现置换速率明显受到温度、搅拌速率、初始铜浓度以及溶液pH值的影响。置换速率随温度、搅拌速率和初始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pH值在弱酸性时,有利于置换反应的进行。该体系的置换反应机理符合扩散控制机理。动力学数据服从一级反应速率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镀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置换镀金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蔡积庆 《印制电路信息》 1998年第6期37-39,36,共4页
概述了化学镀Ni—P/置换镀Au工艺,可以在PCB等电子部品上获得以Au线焊接为目的的附着性优良的0.3—0.5μm厚的Au镀层。
关键词 化学Ni—P 置换镀Au 阻档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置换包覆的热力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家诚 吴世学 +1 位作者 王勇 孟繁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251-253,257,共4页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置换包覆粉末的原理,并探讨了原料粉末、镀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置换包覆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表明,置换反应速度随镀液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时,搅拌不影响置换包...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置换包覆粉末的原理,并探讨了原料粉末、镀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置换包覆的影响。通过热力学计算表明,置换反应速度随镀液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时,搅拌不影响置换包覆速度;过程为扩散控制时,随着温度升高,置换包覆速度增加。镀液pH值过大会发生析氢反应,过小会使金属离子水解降低置换包覆速度。另外在镀液中加入合适的添加剂有利于改善镀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包覆粉末 置换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催化型化学镀锡铅
6
作者 喻如英 《印制电路信息》 1995年第7期32-44,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子部件小型化、印制板薄型化和组装密度的提高,过去提供锡铅涂层的方法(热风整平、电镀锡铅)由于厚度不均匀及对某些孤立电路不适用等问题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化学镀将成为新的提供锡铅涂层的方法。化学镀... 近年来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子部件小型化、印制板薄型化和组装密度的提高,过去提供锡铅涂层的方法(热风整平、电镀锡铅)由于厚度不均匀及对某些孤立电路不适用等问题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化学镀将成为新的提供锡铅涂层的方法。化学镀锡铅大多是利用基体金属与锡铅的置换反应,即以基体的溶解反应作为沉积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自催化 锡铅 基体金属 可焊性 沉积速率 PH值 进行化 置换镀 热风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