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种基于闪存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的自适应缓冲区管理算法CBLRU,其将数据页的置换代价与其驻留内存的影响相结合,为每个数据页附加一个权值,当发生页缺失问题时,选择具有最小权值的数据页进行置换,从而可以在延长修改页...提出一种基于闪存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的自适应缓冲区管理算法CBLRU,其将数据页的置换代价与其驻留内存的影响相结合,为每个数据页附加一个权值,当发生页缺失问题时,选择具有最小权值的数据页进行置换,从而可以在延长修改页驻留缓冲区的同时,避免某些修改页长期占用缓冲区中有效空间问题的发生.由于该权值会根据不同闪存的读写代价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闪存硬盘;进一步,提出了同类型数据页的权重关系稳定性结论,基于该结论,CBLRU将缓冲区中的数据页组织为两个LRU队列,分别用于管理只读页和修改页,从而将内存的CPU操作代价从O(klogk)降低为O(1).基于不同闪存硬盘和不同存取模式的实验结果说明,CBLRU可有效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闪存硬盘,且综合性能优于已有方法.展开更多
P2P流媒体cache是一种有效减少带宽开销、提高对象利用率的技术,通常采用FIFO,LRU等算法置换内容.然而,流媒体不同于Web对象,P2P网络也有别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分布式应用中这些算法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分析了FIFO和LRU置换算法,...P2P流媒体cache是一种有效减少带宽开销、提高对象利用率的技术,通常采用FIFO,LRU等算法置换内容.然而,流媒体不同于Web对象,P2P网络也有别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分布式应用中这些算法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分析了FIFO和LRU置换算法,提出了基于供求关系的SD算法,以及基于分片副本数量的REP算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针对不同的节点到达间隔,将SD和REP同FIFO,LRU进行比较,发现在启动延迟、媒体副本数量和根节点依赖度方面SD和REP几乎均优于FIFO和LRU.同LSB(least sent bytes)算法相比,某些场景中SD的启动延迟减少了约40%,而REP在副本数量方面远远超过LSB的结果,说明在P2P网络流媒体服务中使用SD和REP缓存置换算法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展开更多
随着网络地理信息服务(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NGIS)向云服务演进,客户端瓦片缓存架构的应用局限性逐渐体现。为提升瓦片服务的性能,在老化算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瓦片访问长短期流行度和瓦片大小特征,设计了基于时...随着网络地理信息服务(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NGIS)向云服务演进,客户端瓦片缓存架构的应用局限性逐渐体现。为提升瓦片服务的性能,在老化算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瓦片访问长短期流行度和瓦片大小特征,设计了基于时空老化模型的服务端瓦片缓存置换算法(server-side cache repla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aging model for tiles,SSAT),并利用谷歌全球底图瓦片和瓦片访问日志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缓存空间下,SSAT的缓存命中率均高于传统算法,缓存空间每增加1 MB,最多可以提高0.24%的请求命中率和0.23%的字节命中率;当缓存空间为500 MB时,SSAT能达到73%的请求命中率和76%的字节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长可缩短35%以上。SSAT能兼顾性能与资源消耗,具备高效性和扩展性。展开更多
针对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性能验证基本采用仿真模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ostgreSQL的有说服力的性能验证方法,重点讨论了在PostgreSQL上扩展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方法和实现技术,并以CFLRU(clean first least recently used)和CCFLRU...针对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性能验证基本采用仿真模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ostgreSQL的有说服力的性能验证方法,重点讨论了在PostgreSQL上扩展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方法和实现技术,并以CFLRU(clean first least recently used)和CCFLRU(cold clean first 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为例,给出了具体的扩展过程。然后以一块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设备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基于PostgreSQL的扩展方法在缓冲区置换算法性能验证上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提出一种基于闪存硬盘(solid state disk,简称SSD)的自适应缓冲区管理算法CBLRU,其将数据页的置换代价与其驻留内存的影响相结合,为每个数据页附加一个权值,当发生页缺失问题时,选择具有最小权值的数据页进行置换,从而可以在延长修改页驻留缓冲区的同时,避免某些修改页长期占用缓冲区中有效空间问题的发生.由于该权值会根据不同闪存的读写代价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闪存硬盘;进一步,提出了同类型数据页的权重关系稳定性结论,基于该结论,CBLRU将缓冲区中的数据页组织为两个LRU队列,分别用于管理只读页和修改页,从而将内存的CPU操作代价从O(klogk)降低为O(1).基于不同闪存硬盘和不同存取模式的实验结果说明,CBLRU可有效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闪存硬盘,且综合性能优于已有方法.
文摘P2P流媒体cache是一种有效减少带宽开销、提高对象利用率的技术,通常采用FIFO,LRU等算法置换内容.然而,流媒体不同于Web对象,P2P网络也有别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分布式应用中这些算法可能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分析了FIFO和LRU置换算法,提出了基于供求关系的SD算法,以及基于分片副本数量的REP算法,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针对不同的节点到达间隔,将SD和REP同FIFO,LRU进行比较,发现在启动延迟、媒体副本数量和根节点依赖度方面SD和REP几乎均优于FIFO和LRU.同LSB(least sent bytes)算法相比,某些场景中SD的启动延迟减少了约40%,而REP在副本数量方面远远超过LSB的结果,说明在P2P网络流媒体服务中使用SD和REP缓存置换算法有助于提高系统性能.
文摘随着网络地理信息服务(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NGIS)向云服务演进,客户端瓦片缓存架构的应用局限性逐渐体现。为提升瓦片服务的性能,在老化算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瓦片访问长短期流行度和瓦片大小特征,设计了基于时空老化模型的服务端瓦片缓存置换算法(server-side cache replacement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aging model for tiles,SSAT),并利用谷歌全球底图瓦片和瓦片访问日志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缓存空间下,SSAT的缓存命中率均高于传统算法,缓存空间每增加1 MB,最多可以提高0.24%的请求命中率和0.23%的字节命中率;当缓存空间为500 MB时,SSAT能达到73%的请求命中率和76%的字节命中率,平均访问时长可缩短35%以上。SSAT能兼顾性能与资源消耗,具备高效性和扩展性。
文摘针对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性能验证基本采用仿真模拟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ostgreSQL的有说服力的性能验证方法,重点讨论了在PostgreSQL上扩展闪存缓冲区置换算法的方法和实现技术,并以CFLRU(clean first least recently used)和CCFLRU(cold clean first 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为例,给出了具体的扩展过程。然后以一块固态硬盘作为数据存储设备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基于PostgreSQL的扩展方法在缓冲区置换算法性能验证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