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易费用视角下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被引量:50
1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1 位作者 吕沛璐 曲福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基于江苏省宿迁市A镇、南通市B镇、昆山市C镇的实地调研,采用案例比较法和交易费用法,分析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宅基地置换主要... 基于江苏省宿迁市A镇、南通市B镇、昆山市C镇的实地调研,采用案例比较法和交易费用法,分析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宅基地置换主要采用了置换宅基地、置换小产权房、置换商品房三种模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土地稀缺程度、非农就业机会大小、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是导致宅基地置换模式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昆山市C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大、非农就业机会较大、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较高,宅基地置换交易费用较小,采用类似市场制的置换商品房模式;相反,宿迁市A镇因土地稀缺程度较小、非农就业机会较小、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较低,宅基地置换交易费用较大,采用类似层级制的置换宅基地模式;南通市B镇因各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宅基地置换的交易费用中等,采用类似中间混合制的置换小产权房模式。鉴于此,在推行宅基地置换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农民对农村生活生产环境的依赖程度、农地流转稳定程度和农村社会保障稳定程度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宅基地置换模式,避免发生"一刀切"等将农民转移到城镇的强制行为。此外,需要不断完善农地流转和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替代农地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保障农民能够获得稳定持续的经济收益,从而促进农民不断向城市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费用 宅基地置换模式 区域差异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组合型土地置换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中艮 康玉洁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业转移人口成为热门话题。农业人口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迁而不转"以及迁入成本高昂的现象日益凸显。如何通过农村土地置换降低迁移到城市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现有土地换资本、土地换保障、土地...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业转移人口成为热门话题。农业人口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迁而不转"以及迁入成本高昂的现象日益凸显。如何通过农村土地置换降低迁移到城市的成本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现有土地换资本、土地换保障、土地换住房、土地换职业教育、土地换就业岗位5种农业转移人口土地置换模式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农业转移人口土地置换模式的必要性分析,最终创新性提出"1+N"的组合型土地置换模式,并对该模式的主要参与主体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组合型置换模式 模式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生态置换模式研究
3
作者 王朝华 李启良 魏丽琴 《养殖与饲料》 2011年第1期85-86,共2页
通过对玛多县草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分析,结合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借鉴新疆草地生态置换的方法,规划玛多县草地生态置换模式,为玛多县畜牧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草地生态 置换模式 畜牧业 玛多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退出政策对农户迁入社区韧性的影响——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新仪 徐颖欣 +1 位作者 高原 赵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9,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明确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研究方法:PSM-DID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 研究目的:基于实地调研的农户微观数据,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明确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研究方法:PSM-DID模型。研究结果:(1)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韧性存在正向政策影响,其中,宅基地退出政策对社区倡导力和社区能动力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社区包容力有显著抑制作用;(2)社区生态环境水平、多元主体治理参与水平和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在宅基地退出政策与社区韧性之间起正向推动的中介作用;(3)社区韧性水平的高低受社区倡导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社区包容力,最后是社区能动力。研究结论: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有助于农户迁入社区恢复稳定,这对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韧性 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 PSM-DID模型 社区倡导力 社区能动力 社区包容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地生态置换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明先 《内蒙古草业》 2003年第2期34-35,共2页
围绕“草地生态置换”这一重要科学命题 ,在总结内蒙古四子王旗发展草原畜牧业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 1舍 3禁百”和“封 2轮 1休 1”草地生态置换模式 。
关键词 内蒙古 四子王旗草原 草地 生态置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差异性及其机理分析——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春悦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9期161-163,共3页
探讨农村宅基地置换差异性及其机理所在。当前宅基地置换模式主要有置换商品房模式、置换小产权房模式、置换宅基地模式,具有显著差异性。宅基地置换模式的选取取决于当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具体从土地稀缺程度、农地流转程度、非... 探讨农村宅基地置换差异性及其机理所在。当前宅基地置换模式主要有置换商品房模式、置换小产权房模式、置换宅基地模式,具有显著差异性。宅基地置换模式的选取取决于当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具体从土地稀缺程度、农地流转程度、非农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稳定程度四方面来衡量。所以,在推进宅基地置换工作时,要综合考虑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性,选取适合宅基地置换模式,以便于实现宅基地置换工作的平稳推进以及保证置换后农民福利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置换模式 差异性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置换问题探讨--以义乌、松阳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亭 庞亚君 +1 位作者 赖华东 陈林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农村宅基地置换就是其中之一。农村宅基地置换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一定的制度基础,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宅基地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实践证明,农村宅基地置换破解了农民建房...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土地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农村宅基地置换就是其中之一。农村宅基地置换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一定的制度基础,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宅基地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实践证明,农村宅基地置换破解了农民建房难题,促进了农村人口集聚,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推进了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也存在村庄建设资金筹措比较困难、建设用地跨村流转缺乏依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难度较大等问题。应加强宅基地置换的谋划工作、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宅基地置换 置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水火发电权交易主体评估及置换电量优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闯 李凤婷 +1 位作者 晁勤 罗庆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12,共8页
针对当前发电权交易未充分利用自备电厂调峰潜力、中长期双边置换限制交易规模且易产生偏差问题,提出风电、光伏、水电及自备电厂、关停火电参与的发电权多边多时间尺度交易模式及电量优化方法。为评估各主体置换优先级,基于交易原则构... 针对当前发电权交易未充分利用自备电厂调峰潜力、中长期双边置换限制交易规模且易产生偏差问题,提出风电、光伏、水电及自备电厂、关停火电参与的发电权多边多时间尺度交易模式及电量优化方法。为评估各主体置换优先级,基于交易原则构建交易主体评估指标;采用标度扩展法和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主客观权重,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对组合权重赋值;使用相对熵改进理想解法对交易主体进行综合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周、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发电权置换模式及组织流程;建立以绩效最优为目标的发电权置换电量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交易主体评估方法、多时间尺度置换模式及电量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为发电权多边交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发电权交易 评估 置换模式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罗·尼特论宗教对话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志成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4期56-63,共8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保罗·尼特的宗教间对话模式理论。尼特把当今对话模式分为四类 :置换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和接受模式 ,并对不同模式的基本理论以及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最后呼唤基督教内部进行对话 。
关键词 保罗·尼特 宗教对话模式 置换模式 成全模式 互益模式 接受模式 基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培计划”的历史超越与现实障碍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
基于传统教师培训中一线教师参培机会少、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培训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国培计划"提倡的构建置换脱产研修模式、组建多元培训专家队伍、采用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等新举措具有革新式的历史意义。但在项目实施过程... 基于传统教师培训中一线教师参培机会少、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培训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国培计划"提倡的构建置换脱产研修模式、组建多元培训专家队伍、采用个性化的评价体系等新举措具有革新式的历史意义。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新措施却面临着置换条件缺乏、培训队伍整合困难、评价体系保障不力的现实障碍,正视新措施的现实障碍并保障其顺利实施是社会应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培计划” 置换脱产研修模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