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并发症的处理及分析
1
作者 陈安芳 李成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囊袋并发症 起搏 老年患者 术后 快速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内膜起搏 后并发症 经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肌切除术后永久起搏器置入风险因素及相关预后分析
2
作者 吴子宁 朱昌盛 +4 位作者 聂长荣 蒙延海 杨秋蓝 刘小希 王水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413-421,共9页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外科手术后置入新置入永久性起搏器(PPM)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21年于阜外医院接受室间隔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连续数据,并根据基线倾向性评分匹配建立匹配队列。在... 目的评估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外科手术后置入新置入永久性起搏器(PPM)的风险因素及相关患者的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至2021年于阜外医院接受室间隔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连续数据,并根据基线倾向性评分匹配建立匹配队列。在整体和匹配队列中比较术后是否置入PPM两组围术期和随访终点预后。并通过Cox回归建立术后置入PPM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107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2.2(1.4,3.3)年。在研究终点,共有39例(3.64%)患者接受了PPM置入。通过1∶3比例倾向性评分建立39对(n=156)术后置入或非置入PPM匹配队列。术后置入PPM组基线糖尿病、房颤、右束支阻滞和既往酒精消融的比例更高。在匹配队列中,两组远期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未见明显差异。而在置入PPM组,远期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更大,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程度更重。高龄(HR=1.07)、术前束支传导阻滞(HR=13.20)、既往酒精室间隔消融手术史(HR=6.39)和本次同时合并Maze手术(HR=4.99)为术后置入PP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为术后置入PPM的保护因素(HR=0.38),模型预测术后PPM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在外科治疗术后PPM置入率为3.64%。在长期随访中,与无PPM患者相比,PPM患者的生存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对基线束支传导阻滞和酒精消融术后等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关注有助于术后起搏器置入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起搏器系统优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慧英 江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起搏器系统优化的效果.方法对200例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进行起搏系统优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二尖瓣舒... 目的探讨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起搏器系统优化的效果.方法对200例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进行起搏系统优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6 min步行距离、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统计患者满意率.结果干预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或0.01),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及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干预前(P<0.01),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患者总满意率为94.0%.结论起搏器系统优化能够改善老年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的心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永久起搏 起搏系统 优化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置入术中尿潴留致快速心房纤颤患者1例的护理
4
作者 李红 付丽珂 王月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年第5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尿潴留 冠心病患者 心房纤颤 护理 起搏 术中 交感神经 过程 兴奋 快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反复起搏器置入术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支持
5
作者 韩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3期129-130,共2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发展,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普通永久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P/D)(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发展,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包括普通永久心脏起搏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P/D)(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已经广泛应用于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随着CIED数量增加,术后感染也随之增多,严重者引起心内膜炎、菌血症,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消融后长期随访的新发现:应用置入式心脏起搏装置
6
作者 王吉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482-482,共1页
房颤射频消融(RFA)后长期预后的评估较困难,奥地利学者Martinek等采用置入式装置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发现,置入式循环记录器连续记录较常规随访可发现更多的AF事件。长期随访可见,重复RFA可明显降低ATB。经过很长时间(〉1年)的... 房颤射频消融(RFA)后长期预后的评估较困难,奥地利学者Martinek等采用置入式装置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发现,置入式循环记录器连续记录较常规随访可发现更多的AF事件。长期随访可见,重复RFA可明显降低ATB。经过很长时间(〉1年)的无事件期,AF还可能复发。药物加重的慢一快综合征亚组患者可考虑行PVI,而不是置入起搏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随访 起搏 房颤 心脏 置入起搏器 长期预后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发症27例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安亚平 王咏梅 +1 位作者 俞杉 吴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09年第4期398-399,共2页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作为一项有创性治疗技术,难以完全避免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临床广泛应用,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280例,其中发生...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作为一项有创性治疗技术,难以完全避免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临床广泛应用,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显得非常重要。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280例,其中发生并发症27例,发生率9.6%,与文献^[1]报道相似。现对发生并发症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起搏 起搏并发症 永久心脏起搏 原因分 起搏 防治 临床资料 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或保护老年无症状心动过缓者
8
《现代医院》 2011年第8期38-38,共1页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老年无症状心动过缓者置入起搏器对全因死亡无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产生保护作用。
关键词 置入起搏器 心动过缓 保护作用 无症状 老年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起搏器囊袋血肿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曹万才 王可富 +5 位作者 周聊生 徐庆国 李爱国 黄明慧 张奇志 李丕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67-567,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囊袋血肿 老年患者 原因分 永久性心脏起搏 临床 起搏 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窦性停搏致心源性晕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君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11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窦性 晕厥 心电描记术 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