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置入胃管法的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万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为提高置入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综述了 1998年以来临床常用的一些置管方法。主要介绍了刺激置管法、气管切开置管法、支撑辅助置管法、给药后置管法、舌后坠置管法。
关键词 置入胃管 气管切开 护理操作 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位注气法置入胃管59例效果观察
2
作者 牛冬花 周巧云 王晓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侧位注气法 置入胃管 昏迷气管切开 胃管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置入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晓东 周丽娟 +1 位作者 王林海 于健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5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植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48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研究系统护理干预在一次性成功植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沈阳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48例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按照1∶1的人数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不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实验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期结束后,置管前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仅为60.8%。相对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置管时的临床表现更好,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胃管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经口置入胃管体表测量方法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丽莲 郝彦斌 熊小云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4-4,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体表测量方法 胃管 经口胃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难置入胃管患者的特殊置管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桂香 李焕梅 王艳美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9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管方法 置入胃管 呼吸机辅助呼吸 二尖瓣换术 劳力性胸闷 心脏瓣膜 胃管 风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患者喉结运动时机快速置入胃管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锦媚 李桂萍 《华夏医学》 2004年第5期826-826,共1页
关键词 患者 喉结 吞咽动作 运动时机 置入胃管 误吸 咽喉部 定型 活动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
7
作者 曾鸣 姚元莉 王峡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6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因病情需要而留置胃管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在生脉饮引导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 目的:探讨生脉饮诱导在精准置入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因病情需要而留置胃管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在生脉饮引导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不适度评分、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及不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准置入胃管中采用生脉饮诱导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入胃管 生脉饮 一次管成功率 不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明镜下置入胃管的方法介绍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晓菲 陈久华 +3 位作者 张燕玲 胡小芬 胡晓雅 余皎月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9年第4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胃管 昏迷 护理 经鼻 咽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胃过程中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牟灵英 谭桂兰 +3 位作者 董秀红 杨寒冰 柴春香 王林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2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洗胃过程中胃管置入的最适长度 ,提高洗胃效果。方法 将 12 6例中、重度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 A、B、C三组。洗胃时 A组置入胃管长度为鼻尖 -耳垂 -剑突实测距离 (实测长度 ) ;B组置入实测距离再增加 5 cm ;C组置入实测距离... 目的 探讨洗胃过程中胃管置入的最适长度 ,提高洗胃效果。方法 将 12 6例中、重度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 A、B、C三组。洗胃时 A组置入胃管长度为鼻尖 -耳垂 -剑突实测距离 (实测长度 ) ;B组置入实测距离再增加 5 cm ;C组置入实测距离增加 10 cm。结果 三组洗胃过程中均出入量平衡 ,而洗出血性液体者 A组占 2 .12 % ;B组占 19% ;C组占 30 %。三组间两两比较 ,P均 <0 .0 5。结论 经口置入洗胃管的长度以实测长度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 出血性 口服中毒 置入胃管 患者 重度 过程 距离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呛咳患者胃管置入时的体位摆放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桂珍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7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胃管 体位摆放 呛咳 置入胃管 吞咽动作 操作者 意识不清 咽喉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导引胃管置入法的应用
11
作者 张芳 庞海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导管导引 胃管 气管内插管 食道梗阻 全麻患者 置入胃管 患者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宁 李华莹 孙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27-1428,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胃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胃管置入法在气管切开气囊气管套管患者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黄燕萍 钱洪松 扬玉芸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胃管 气管切开 气囊气管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气管插管后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玉英 耿淑琴 陶仁海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15-2016,共2页
关键词 全麻 气管插管 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胃管置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牛艳红 王昕 赵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2-744,共3页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胃管置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7例常规胃管置入困难危重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和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入胃管,观察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187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胃管135例,均...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胃管置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7例常规胃管置入困难危重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和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入胃管,观察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 187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胃管135例,均1次成功置入,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并发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入胃管52例,1次成功置入49例,3例改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成功置入。结论对预测或常规胃管置入困难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或明视置入,能明显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尤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法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胃管 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经口胃管喂养时三种胃管置入深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秀珍 王超云 +3 位作者 唐晓燕 胡喜兰 陈丽娜 刘艳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7期89-92,共4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经口胃管喂养时三种胃管置入深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80例经口胃管喂养的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入组后三组患儿行常规身体... 目的探究新生儿经口胃管喂养时三种胃管置入深度体表测量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180例经口胃管喂养的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入组后三组患儿行常规身体检查,记录各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长等一般资料。三组患儿均行经口胃管置入,置入成功后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测量胃管置入的长度,A组测量前额正中发际至剑突的距离;B组测量耳垂至鼻尖+鼻尖至剑突的距离;C组测量眉心(鼻根)至肚脐的距离。比较各组患儿胃管置入深度及与胸片测量值之间差值,统计置管后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胃管置入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且B组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组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B组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眉心(鼻根)至肚脐距离测量法更接近新生儿的生理解剖值,且该方法能增加患儿置管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降低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进口胃管喂养 胃管深度 体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减轻鼻胃管置入疼痛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叶华 唐小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1期1030-1034,共5页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探讨鼻胃管置入前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入住我院急诊监护室需要安置鼻胃管的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置管前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 目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探讨鼻胃管置入前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入住我院急诊监护室需要安置鼻胃管的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置管前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及置管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8.5±13.1mm)vs(60.5±15.0mm),均值差为22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咳嗽、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胃管置入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能显著减少置管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没有临床使用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予以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利多卡因 胃管 雾化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鼻胃管置入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富爽 张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置管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和改良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于2015年6月选择2012、2013级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11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共542名,分为实... 目的探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护生置管成功率和学习兴趣的影响,为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和改良教学方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于2015年6月选择2012、2013级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11个班的护理专业学生共542名,分为实验组(272名)与对照组(270名),实验组采用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教学授课法。比较两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以及学习兴趣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97.4%,置管失败率为1.8%,放弃置管率为0.7%;对照组护生置管成功率为47.0%,置管失败率为41.5%,放弃置管率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护生的学习兴趣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置管成功率,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生 胃管 成功率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斯的明联合阿托品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会民 刘朝英 +3 位作者 来艳辉 马梅 刘鹏 乞国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阿托品在重症肌无力吞咽困难患者胃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80例重症肌无力伴有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于行胃管置入前30 min肌注新斯的明0.5 m L加阿托品0.5 m L,对照组不作...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合阿托品在重症肌无力吞咽困难患者胃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80例重症肌无力伴有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于行胃管置入前30 min肌注新斯的明0.5 m L加阿托品0.5 m L,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入胃管成功率和胃管置入所用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前5 min、置管中、置管后5 min患者SBP、DBP、HR、Sa O2。结果观察组所需插管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前5 min、置管中、置管后5 min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中SBP、DBP、HR、Sa O2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重症肌无力伴有吞咽困难患者置入胃管前30 min联合应用肌注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可明显提高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置管对患者造成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斯的明 阿托品 重症肌无力 吞咽困难 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与地塞米松在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月梅 于金玲 +1 位作者 范玉芹 张云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滴入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对胃管置入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昏迷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常规置胃管,观察组置胃管10分钟前气管内滴入山莨菪碱5mg、地塞米松2.5mg。记录两...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内滴入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对胃管置入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昏迷并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常规置胃管,观察组置胃管10分钟前气管内滴入山莨菪碱5mg、地塞米松2.5mg。记录两组插胃管后1、5、15分钟心率(HR)、无创平均动脉血压(BIMBP)、血氧饱和度(SpO_2)、呛咳及重复插胃管情况。结果 两组插胃管后1、5分钟各观察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插胃管后15分钟两组HR、SPO_2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呛咳例数及重复插胃管例数多于观察组(P<0.01)。结论 气管内滴入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可提高气管切开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降低呛咳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地塞米松 气管切开 胃管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