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识别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93-300,共8页
针对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等级评价中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借鉴未确知测度理论,将顶煤冒放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未确知系统,提出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识别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分析了影响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诱因,选取煤层埋深... 针对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等级评价中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借鉴未确知测度理论,将顶煤冒放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未确知系统,提出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识别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分析了影响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诱因,选取煤层埋深H、煤体单轴抗压强度σc、煤层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η、煤层厚度M、煤层中夹矸层厚度mj和直接顶充填系数k等6个实测指标作为顶煤冒放性识别的主要影响因子,以16个放顶煤工作面为例,构造了适于顶煤冒放性评价指标的测度函数,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其冒放性等级进行识别。为进一步考察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运用已建立的未确知测度评估模型应用到4组综采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评估中。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与模糊聚类和BP神经网络方法一致,能解决综放开采中顶煤冒放性等级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可考虑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顶煤冒放性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梅花井煤矿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晓明 李立波 黄海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为在矿井的整体状态中更好地突出分析矿井未确知矿压监测系统的功能和安全性,通过分析矿井未确知矿压监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未确定测度信息,遴选出可能影响矿井矿压监测功能和系统安全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确定每一个矿井对矿压监测... 为在矿井的整体状态中更好地突出分析矿井未确知矿压监测系统的功能和安全性,通过分析矿井未确知矿压监测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未确定测度信息,遴选出可能影响矿井矿压监测功能和系统安全的各种相关影响因素,确定每一个矿井对矿压监测系统安全性评价的体系。首先,利用未确定测度理论和方法,对矿井矿压监测功能和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不确定测度信息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级测度评价指标的置信度和权重值;其次,运用未确定测度理论准确计算各级测度评价指标的置信度向量,从而得到了未识别或已识别的测度评价指标向量的函数;再次建立一个未确知测度分析的模型;最终依据未确知置信度向量识别的结果,确定每一个矿井对矿压监测系统安全性的置信度和评价指标等级,并将所构建的未确知模型广泛地应用于梅花井煤矿矿井的矿压监测评价系统。现场实践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出的安全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现场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监测系统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 指标向量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48
3
作者 穆成林 黄润秋 +2 位作者 裴向军 裴钻 路军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针对岩体围岩稳定性评价多指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影响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赋权规则,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果。依据岩体围岩稳定性影响指标和分级标准,甄选了6个定性指标和8个... 针对岩体围岩稳定性评价多指标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影响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赋权规则,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结果。依据岩体围岩稳定性影响指标和分级标准,甄选了6个定性指标和8个定量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耦合评价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评价指标组合赋权值、置信度判别准则,对研究评价12处围岩断面进行了稳定性评价,获得了每个围岩断面稳定性等级,并与现场评价和模糊理论评价结果对比,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研究表明:岩体围岩稳定性的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模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确保了评测对象信息的完整性和评测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靠性,为工程岩体围岩稳定性的评价分级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具有工程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未确知测 围岩稳定性 置信度识别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排土场滑坡风险评价模型 被引量:31
4
作者 栾婷婷 谢振华 +2 位作者 吴宗之 何娜 张雪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2-1617,共6页
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露天矿山排土场滑坡的评价模型。根据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的重要程度,建立排土场滑坡评价三级指标体系,选取地基坡度、边坡高度、边坡角、防排水设施、爆破质点振动速度、日最大降雨量、月累计降雨量、最大... 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露天矿山排土场滑坡的评价模型。根据影响排土场稳定性的因素的重要程度,建立排土场滑坡评价三级指标体系,选取地基坡度、边坡高度、边坡角、防排水设施、爆破质点振动速度、日最大降雨量、月累计降雨量、最大地震烈度、下游人数、下游财产和乱采乱挖等11项三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构建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滑坡危险性等级进行判定。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国内一典型露天矿排土场的滑坡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滑坡 未确知测 信息熵 置信度识别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坍方风险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美丽 刘霁 +1 位作者 刘浪 周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665-3671,共7页
针对隧道塌方中风险等级评价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借鉴未确知测度理论,将隧道塌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未确知系统,提出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分析影响坍方诱因,选取围岩级别、开挖跨度、埋深、偏压角度、地... 针对隧道塌方中风险等级评价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借鉴未确知测度理论,将隧道塌方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未确知系统,提出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分析影响坍方诱因,选取围岩级别、开挖跨度、埋深、偏压角度、地下水状况、施工水平共6个实测指标作为隧道塌方风险预测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武广(武汉—广州)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为例,构造适于隧道塌方风险预测指标的测度函数;同时引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其风险等级进行判定,得出隧道塌方风险分级的评价结果。将已建立的未确知测度评估模型应用到青山岗隧道和马鞍山隧道坍方风险评估中,并与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解决隧道塌方中风险等级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可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坍方 风险评估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20
6
作者 饶运章 何少博 +2 位作者 陈辉 徐灵彬 陈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7-342,共6页
本文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采矿方法评价模型,完成了采矿方法优选,科学决策出了东乡铜矿最优采矿方法。从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选出了11项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了单指标测度函数,进而采用变权的观点... 本文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采矿方法评价模型,完成了采矿方法优选,科学决策出了东乡铜矿最优采矿方法。从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选出了11项作为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了单指标测度函数,进而采用变权的观点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用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评价等级并测定出优越度,最后得出了优选结果,并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科学合理,简单实用,为采矿方法优选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优选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与层次分析法的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28
7
作者 阳雨平 邓星星 冯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36-3942,共7页
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1个采矿方法优选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并从中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并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 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1个采矿方法优选模型。模型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并从中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根据各指标分级标准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进而计算出各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并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向量。用置信度识别准则确定评价等级并测定优越度,最后得出优选结果。以湖南郴州瑶岗仙钨矿为例,得出3个待选方案的评价等级分别为Ⅲ,Ⅰ和Ⅱ,优越度分别为1.480 0,2.501 6和1.973 6,从而确定第2种方案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优选 未确知 层次分析法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公路桥梁耐久性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郑一峰 李龙 +1 位作者 房玮 高欣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6-1210,1216,共6页
为了对桥梁耐久性进行评价和排序,基于信息熵-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桥梁耐久性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单指标测度函数,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建立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得到... 为了对桥梁耐久性进行评价和排序,基于信息熵-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桥梁耐久性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单指标测度函数,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检测结果建立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得到各指标权重,便可计算多指标测度评价向量.最后按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耐久性等级判定.以长春市红咀子桥为工程实例,对其三跨上部结构进行耐久性评价和排序,并与《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所得结果相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未确知测 耐久性评价 置信度识别准则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艳强 秦跃平 +1 位作者 刘宏波 罗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为研究我国省市的安全生产级别,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的等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5项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主观性对评价的影响,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 为研究我国省市的安全生产级别,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安全生产状况评价的等级模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5项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避免人为主观性对评价的影响,根据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和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判。结合2009年9省市对应指标统计数据,采用未确知理论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该理论为省、市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熵权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洪强 邓红卫 +2 位作者 马浩鹏 袁晓 刘冰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内因和外因的视角分析,同时将内因分为水害来源、通道、水量三个部分,采取隧道区降水量、地表水文情况、隧道区渗透系数、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岩土分类、单位涌水量、隧...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内因和外因的视角分析,同时将内因分为水害来源、通道、水量三个部分,采取隧道区降水量、地表水文情况、隧道区渗透系数、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岩土分类、单位涌水量、隧道区平均气温、隧道区植被覆盖率、隧道区地下水腐蚀性(酸性)、防排水措施情况、隧道施工分级、安全管理情况等共13项指标作为为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相应的实测数据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同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国内6条典型公路隧道的水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公路隧道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这种新方法能够应用到公路隧道水害的危险性评价中,并能解决公路隧道危险性评价的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 公路隧道 水害 置信度识别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闫乐林 王国旗 +1 位作者 许满贵 陈晓坤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2期18-22,共5页
矿井自然灾害的安全预评价涉及不确定因素众多。本文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上述方法对黄陵二号井自然灾... 矿井自然灾害的安全预评价涉及不确定因素众多。本文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上述方法对黄陵二号井自然灾害的评定结果与实际耦合较好,从而为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未确知测 综合评价 置信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矿井瓦斯防治管理体系评价 被引量:17
12
作者 肖鹏 丁毅 李树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反映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状态,针对煤矿瓦斯防治管理系统存在未确知信息的特点,筛选影响煤矿安全的相关因素,建立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系统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和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系统指标体系中诸多... 为反映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工作的整体状态,针对煤矿瓦斯防治管理系统存在未确知信息的特点,筛选影响煤矿安全的相关因素,建立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系统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和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系统指标体系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通过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向量,建立未确知测度函数向量模型;依据置信度识别结果,最终确定矿井瓦斯防治管理系统的评价等级,并将所构建的模型应用于新疆某煤矿。实践表明,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瓦斯防治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 指标向量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熵权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石华旺 高爱坤 牛俊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未确知集合是基于拓扑空间概念的一种不确定性集合,基于未确知集合的未确知系统理论与方法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它具有严谨的推理逻辑,在推理时不造成新的信息损失。文章引入信息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置信度识别准... 未确知集合是基于拓扑空间概念的一种不确定性集合,基于未确知集合的未确知系统理论与方法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数学工具,它具有严谨的推理逻辑,在推理时不造成新的信息损失。文章引入信息熵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在未确知集合的基础上建立了未确知测度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中,提供了一条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建筑安全管理综合评价的新途径,使评价更具客观性,最后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此模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 建筑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兴琳 方守恩 王俊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12-1017,共6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首先,以影响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首先,以影响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等级;最后,得出高等级公路安全性评价结果.评价方法能解决高等级公路安全性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还可以按安全程度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4条高等级公路的安全性评价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 高等级公路 交通工程 安全性评价 置信度识别准则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叶世雄 贾明涛 +1 位作者 潘传鹏 陈建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 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煤矿奥灰岩岩溶水类底板突水评价模型。选取煤层底板的地质构造(断裂构造密度、褶皱、断层导水性、岩体的裂隙发育情况)、水文地质条件(水压、含水性、岩溶含水层发育情况、强水源补给情况)、底板隔水层条件(隔水层厚度、岩石力学强度以及隔水岩层的完整性)、开采条件(采厚和采深)4个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指标值的类型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级和赋值,建立评判集,进而构建单指标测度函数。将13个突水评价指标值代入单指标测度函数计算得到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利用该方法对肥城矿区14个地质块段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结果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底板突水 未确知测 奥灰岩岩溶水类 置信度识别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岩体可爆性分级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国彦 余佩佩 周礼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24,31,共6页
为了提高岩体可爆性分级的精确度,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岩体可爆性分级的评价模型;选用工程爆破中较易获得的岩石密度、抗拉强度、冲击动载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等4个因素作为评判指标;根据岩体可爆性分级标准建立各指标的单指标... 为了提高岩体可爆性分级的精确度,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岩体可爆性分级的评价模型;选用工程爆破中较易获得的岩石密度、抗拉强度、冲击动载强度和岩体完整性系数等4个因素作为评判指标;根据岩体可爆性分级标准建立各指标的单指标测度函数,并利用熵权理论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引入置信度识别准则,对14组岩体试样进行等级判定,得到各式样的岩体可爆性分级结果,并依据未确知重要度向量Q对这14组试样的可爆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未确知测度评价法科学合理,简单实用,能有效解决岩体可爆性分级评判问题,可在工程爆破实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可爆性 分级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测度模型在矿仓硫精矿自燃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阳富强 吴超 李孜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4-268,共5页
将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评价当中。选取矿仓硫精矿的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精矿的含水量、硫精矿的自热幅度、硫精矿的着火点、硫精矿的种类、矿仓的环境温度、硫精矿的储存量、矿仓的消防系统、通风条件、硫精矿... 将未确知测度模型应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的危险性评价当中。选取矿仓硫精矿的水溶性铁离子含量、硫精矿的含水量、硫精矿的自热幅度、硫精矿的着火点、硫精矿的种类、矿仓的环境温度、硫精矿的储存量、矿仓的消防系统、通风条件、硫精矿的储存周期,以及矿仓的管理水平11项指标作为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依据实测数据建立了各个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基于信息熵理论计算出各判别指标的权重,运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并得出评价结果。将该方法对安徽冬瓜山铜矿两矿仓内硫精矿的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得评价结果与矿仓的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该方法可以运用到矿仓硫精矿自燃危险性的定量评价中,解决了评价过程中许多因素的不确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模型 矿仓硫精矿 自燃危险性 置信度识别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26
18
作者 贾正源 赵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3-37,共5页
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了电能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分级情况,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了各时段点权重向量,进一步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对电能质量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各时段点的电能质量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且... 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了电能质量的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分级情况,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了各时段点权重向量,进一步采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对电能质量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各时段点的电能质量进行了等级划分,并且根据得分情况对各时段点的电能质量进行了排序比较。通过实证检验表明,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的评价模型可以全面、有效地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熵权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公路交通效率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卫东 李俊杰 +2 位作者 王京 傅庆湘 康文泓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4,共7页
针对长株潭、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公路交通效率,从经济、交通结构与运输、公路路网合理度和交通管理与政策4个层面确定13项评价指标,运用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该模型根据已有数据... 针对长株潭、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公路交通效率,从经济、交通结构与运输、公路路网合理度和交通管理与政策4个层面确定13项评价指标,运用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该模型根据已有数据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三大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进行等级判定,通过量化得分对公路交通效率等级进行排序.应用GIS技术制作三大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区域分布图,对各城市群的公路交通效率分布进行直观展示与分析,为明确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的重点提高区域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未确知测度模型评价得到三大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等级排序为珠三角(较高)、长三角(较高)、长株潭(中等);基于GIS的公路交通效率区域分布图显示,长株潭各市均处于III级和IV级效率区域,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达城市差距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交通效率评价 未确知测 信息熵 置信度识别准则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区域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涛 苏经宇 +2 位作者 王威 马东辉 郭小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8-553,共6页
为了评价区域灾害风险,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分别利用等权和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评价区域灾害风险,并将该方法应... 为了评价区域灾害风险,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分别利用等权和熵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评价区域灾害风险,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市40个区域的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区域灾害风险评价结果更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风险 未确知测 置信度识别准则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