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私人图书馆与古罗马文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禹群英 王俊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2,176,共4页
古罗马最初的私人图书馆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此后,罗马帝王、学者、书商、教父及基督教徒等为私人图书馆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私人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承罗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罗马文化载体与文化之间的错位... 古罗马最初的私人图书馆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的,此后,罗马帝王、学者、书商、教父及基督教徒等为私人图书馆的兴盛做出了很大贡献。私人图书馆在保存和传承罗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罗马文化载体与文化之间的错位,从而展示了罗马文化的另一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 私人图书馆 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文化:古典文明的光辉
2
作者 杨共乐 《人民论坛》 2002年第11期53-55,共3页
文化是创造,文化是智慧;文化是宝库,文化更是财富。罗马人不但用自己的心智创造文化,而且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广泛地吸纳各种优秀文化,从而滋养了罗马文化这朵奇葩。
关键词 罗马文化 文化建设 文学艺术 自然科学 罗马 罗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马帝国文化的转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晓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62-65,共4页
本文提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罗马帝国文化不存在“衰亡”问题,而是原有文化的“转型”。通过对罗马帝国文化成形、整合、转型的分析,笔者指出,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是新旧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现存文化之间的... 本文提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罗马帝国文化不存在“衰亡”问题,而是原有文化的“转型”。通过对罗马帝国文化成形、整合、转型的分析,笔者指出,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不是新旧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现存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帝国文化 文化整合 文化转型 基督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代小说的历史文化底蕴 被引量:5
4
作者 许海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0-115,共6页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赞扬和向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神 ,他的这一思想倾向鲜明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游苔莎和淑等重要人物形象的身上。他的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进展与英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小说对基督教文化中传统的贞操... 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赞扬和向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精神 ,他的这一思想倾向鲜明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游苔莎和淑等重要人物形象的身上。他的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进展与英国古老的历史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小说对基督教文化中传统的贞操观念持批判否定态度。他把民俗文化与他的小说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民俗文化现象常常影响到人物的命运甚至生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小说 古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文化 民俗文化 英国 文学评论 社会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灿烂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西欧文艺复兴》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钱学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文艺复兴 中世纪 东西方文化交流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西方近代文化 社会价值标准 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艺复兴文学兴起的文化渊源
6
作者 邓宏艺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4期135-137,142,共4页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为文艺复兴文学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复兴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化 中世纪文化 阿拉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欧中世纪文化若干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则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4-97,85,共5页
关键词 西欧中世纪 西罗马帝国 “文艺复兴” 市民阶级 经院哲学 天主教会 罗马文化 新兴资产阶级 基督教神学 基督教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文化成因及其新质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70-75,79,共7页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现象之一。除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它是当时多种文明和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诸种蛮族文化自身融合和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宗教文化... 欧洲中世纪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中重要的现象之一。除社会政治经济原因外.它是当时多种文明和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诸种蛮族文化自身融合和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融合上,也体现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以及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融上。正是在这些多种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这一文学体现出了承继着历史文化精髓的独特的中世纪人文精神、吐纳包容的新质宗教体系和文学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构成三大特征,从而开创了人类文学艺术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文学 文化成因 基督教文化 文化精神 欧洲中世纪 古代文化 欧洲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化 东方文化 欧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文化丛书·选印本》征求读者
9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5年第2期81-81,共1页
《世界文化丛书》问世于1987年,于1993年出齐40种。丛书以展现世界文化的精华及丰富内涵、勾勒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主旨,对世界历史上有影响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进行评析。
关键词 世界文化 阿拉伯文化 世界历史 古希腊罗马文化 丰富内涵 西方近代文化 物质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 阿拔斯王朝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兹石窟壁画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及其来源
10
作者 李秋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4,共12页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 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蛇身平结图像,在印度和中亚融入佛教物质文化,进而传入龟兹地区。罗马帝国两端有头蛇、中印度和东南印度一体多头蛇,与波斯双头鹰、印度人面鸟喙形金翅鸟像组合造型,形成龟兹特有的金翅鸟擒蛇平结表现。龟兹石窟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绘制在中心柱窟主室券顶中脊天相图中间,表述佛教徒战胜自我烦恼的根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石窟 蛇身平结图像 金翅鸟擒蛇平结图像 古希腊罗马文化 印度和中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与西欧大国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建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共13页
从三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了阐述:其一,综述了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大国不断兴起、不断分裂,最后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民族国家道路的过程;其二,综述了古代中国自秦汉以来在统一—分... 从三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了阐述:其一,综述了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大国不断兴起、不断分裂,最后走向各自独立发展的民族国家道路的过程;其二,综述了古代中国自秦汉以来在统一—分裂—统一的历史发展中,最终保持了民族统一大国国家发展道路的历程;其三,从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与论证了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西欧国家发展道路不同的原因和因素,即地理和地缘政治方面的不同、传统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不同、古代民族关系发展方面的不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大国 中国 希腊—罗马文化 文明 大一统 大分裂 大国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驴得水》和《裁缝》看中西人性论表现之异同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7-59,共3页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且绵延不绝地流传至今。对于人性观的阐释,在古代中西文化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荀子等思想家提出过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等大相径庭的论点,古...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着悠长的历史,并且绵延不绝地流传至今。对于人性观的阐释,在古代中西文化里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荀子等思想家提出过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等大相径庭的论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对于人类原罪的天生人性论也被现代人再度反思。文章选择将国产影片《驴得水》与澳大利亚影片《裁缝》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深度论述两部影片的人物、剧情、场景等元素,剖析中西文化对人类人性观的异同阐释。通过对比分析,从而肯定中国此类电影中的优点并取其精华,再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念,以促进中国电影在内容和内涵上的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人性论 异同 裁缝 古希腊罗马文化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 国产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兰出土毛织物所见双蛇杖图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秋红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3期61-68,共8页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 20世纪初,斯坦因在楼兰古城发现一件毛织物,其上图像呈现出浓郁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气息,引发学界关注。本文以织物所见保存较为完好的双蛇杖图像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楼兰及其以西地区双蛇杖图像的发展谱系。认为楼兰织物双蛇杖图像杖头中部系平结、杖身无双翼,系古希腊罗马四种形式双蛇杖之一,主要流行于希腊化至罗马帝国时期。其自希腊化以来从地中海向东传播,在西北印度与中亚流行至贵霜王朝时期,继而进入楼兰。织物左侧人物像似头戴宽檐帽,很可能是双蛇杖持有者赫尔墨斯。右侧人物像残损过甚,却提示了双蛇杖持有者原初位于双身像或群像之中的重要信息,拉近了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增加了织物图像粉本直接来自地中海周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兰 毛织物 双蛇杖图像 赫尔墨斯 古希腊罗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路易丝·拉贝“歌集”的多声部意义
14
作者 马雪琨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 路易丝·拉贝,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里昂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集中体现了16世纪里昂流行的各种思潮。本文以互文性视角来分析其诗歌,通过互文性解读尽量深入地挖掘其诗歌的多声部意义。虽然她的诗歌只围绕一个主要主题——爱情,但她用来编织诗歌文本空间的线却多种多样,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彼特拉克主义等都成为她的手中线。这些互文本共同构建了路易丝·拉贝的诗歌空间,将16世纪里昂社会写入了文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丝·拉贝 互文性 古希腊罗马文化 骑士文学 彼特拉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赋人权”论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之剖析
15
作者 刘仲良 《湖湘论坛》 1993年第6期43-46,共4页
“天赋人权”论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曾显示出巨大威力,也曾作过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在中国,它却失去了昔日的灵光,历史发展最终宣告了它的破产。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天赋人权”论其所以在中国归于破产,是由于中国传统文... “天赋人权”论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曾显示出巨大威力,也曾作过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但在中国,它却失去了昔日的灵光,历史发展最终宣告了它的破产。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天赋人权”论其所以在中国归于破产,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排他性的特点造成的。这种观点脱离社会的经济、政治而单从文化上看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中华文化从总体上说,对外来思想文化是开放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亚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的养料;近代以来更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命运 革命时代 阿拉伯文化 中国资产阶级 印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资产阶级 罗马文化 人权运动 万不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未来主义运动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16
作者 潘晓霞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1-44,共4页
未来主义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由诗人、艺术家与先锋主义者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在1909年首先提出。马里内蒂号召欧洲的艺术家们摒弃以文艺复兴与罗马帝国文化的旧文化,在资本主义现代技术的... 未来主义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由诗人、艺术家与先锋主义者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在1909年首先提出。马里内蒂号召欧洲的艺术家们摒弃以文艺复兴与罗马帝国文化的旧文化,在资本主义现代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充满激情的新社会与新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对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等现代机械化速度与力量的赞美和讴歌。在对现代技术的狂热崇拜之后,支撑许多意大利艺术家率先投入这一运动的是意大利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及其迅速发展的国家实力。出于相似的理由,上升时期的欧洲国家普遍具有对新科学新技术的激情,因此未来主义迅速向英、法、德乃至刚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俄国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讯设备 交通运输 充满激情 未来主义 文艺复兴 土耳其 罗马帝国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