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利高里一世与罗马教皇权的初步形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德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格利高里一世是中世纪初期一位十分重要的罗马教皇。他在位期间,开始摆脱拜占廷帝国对罗马教会的控制,首次将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集于一身,加强教廷机构建设,加强对各地主教及教会的管理,开始统一教会礼仪,积极推广修道院制度和对... 格利高里一世是中世纪初期一位十分重要的罗马教皇。他在位期间,开始摆脱拜占廷帝国对罗马教会的控制,首次将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集于一身,加强教廷机构建设,加强对各地主教及教会的管理,开始统一教会礼仪,积极推广修道院制度和对蛮族王国的传教工作。他所从事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构成了中世纪教皇统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利高里一世 罗马教会 罗马教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罗马教皇列传》
2
作者 祖国颂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112-112,共1页
评《罗马教皇列传》祖国颂在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流传范围最广,信徒最多者当属基督教。基督教流传于世界五大洲,教徒分布在大约160个国家和地区,人数约占人类总数的1/5以上。这些信徒中,罗马公教──天主教徒又占了一半以上... 评《罗马教皇列传》祖国颂在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流传范围最广,信徒最多者当属基督教。基督教流传于世界五大洲,教徒分布在大约160个国家和地区,人数约占人类总数的1/5以上。这些信徒中,罗马公教──天主教徒又占了一半以上。众所周知,教皇是天主教的最高首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教皇 天主教会 基督教 教皇制度 罗马公教 人物传记 地位和作用 历史功过 学术价值 世界五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落国”考证——兼论明代中国与罗马教廷的交往 被引量:3
3
作者 廖大珂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4,共7页
明成祖登基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年间,“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究竟位于何处,至今是一个谜。事实上,中国记载的“日落国”即阿拉伯人所谓的Djabulsa,中国载籍中又称“茶弼沙... 明成祖登基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派遣郑和下西洋,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年间,“日落国”入明朝贡,然而“日落国”究竟位于何处,至今是一个谜。事实上,中国记载的“日落国”即阿拉伯人所谓的Djabulsa,中国载籍中又称“茶弼沙国”,指的是欧洲,而永乐年间入贡的“日落国”即罗马教皇国。“日落国”的入贡,是明代外交和郑和下西洋的一大成就,也是中欧关系史上重要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日落国 朝贡 罗马教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圣经权威取代教皇权威——西欧中世纪晚期宗教观念的变化
4
作者 安长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1-97,共7页
【正】 (一)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后300多年间,教派林立,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经卷.4世纪初,西撒利亚主教犹西比乌受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之命,从各地流传的经卷中,主持选编27卷,然后又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予以颁布,作为各基督教会共同遵守... 【正】 (一)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后300多年间,教派林立,各执一说,没有统一的经卷.4世纪初,西撒利亚主教犹西比乌受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之命,从各地流传的经卷中,主持选编27卷,然后又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予以颁布,作为各基督教会共同遵守的经卷.这就是《新约》的雏型.4世纪末,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结合而成国教.397年,第三次迦太基宗教会议确定《新约》与《旧约》的内容目录,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因而定型.初始的《旧约》是希伯来文,后有希腊文译本,《新约》则以希腊文写成.3世纪末,罗马帝国西部拉丁语居民中的基督教会逐渐拉丁化.4世纪末,杰罗姆(Jerome,340-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罗马天主教会 中世纪晚期 罗马教皇 基督教产生 宗教观念 权威 希腊文 神职人员 罗马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元济的意大利之行与南明天主教文献的发现
5
作者 邹振环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张元济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传统古籍的整理与出版,他也是在华传播出版西学文献的主要引路人之一。但学界很少注意到,张元济还相当关注海外汉学研究。1910年,他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非常留意考察欧洲的出版实业,也关注意大利的特殊教育。其间... 张元济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传统古籍的整理与出版,他也是在华传播出版西学文献的主要引路人之一。但学界很少注意到,张元济还相当关注海外汉学研究。1910年,他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非常留意考察欧洲的出版实业,也关注意大利的特殊教育。其间,他在罗马梵蒂冈教廷图书馆发现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永历太妃肃罗马教皇笺》等两封信函。归国后,他将两封信函在《东方杂志》公布,显示出对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认知。以往关于南明王朝皇族成员和太监信奉天主教一事,并无确凿的汉文文献加以证实,张元济这一组原始汉文西学文献的发现,无论在中国学界还是教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此一史实,在已出版的张元济传记中却少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济 《环游谈荟》 南明 天主教 《永历太妃肃罗马教皇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我国西南藏区的反洋教斗争及其特点 被引量:6
6
作者 曾文琼 《西藏研究》 1985年第4期48-56,共9页
地处祖国西南门户的藏族地区,早就为侵略者所觊觎。外国传教士远在一八四○年以前就涉足西藏及其它藏区。从十七世纪开始,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连续不断地发生了藏族人民反洋教的斗争。在我们研究光辉的藏族历史的时候,藏族人民的爱国反... 地处祖国西南门户的藏族地区,早就为侵略者所觊觎。外国传教士远在一八四○年以前就涉足西藏及其它藏区。从十七世纪开始,直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连续不断地发生了藏族人民反洋教的斗争。在我们研究光辉的藏族历史的时候,藏族人民的爱国反帝斗争史,应该占有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探讨藏族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历史及其特点,则具有更加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传教士 藏族人 西藏 传教活动 藏族地区 十七世纪 喇嘛教 罗马教皇 天主教堂 西方传教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雷内.韦勒克 杨正润 《文艺理论研究》 1987年第1期81-85,共5页
十九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变革的世纪。随着法国革命而来的各种变动,打破了欧洲的旧秩序。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皇国解体了。中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抱负所孕育出来的民族主义极为迅速地发展。“自由”成为这一世纪的主要政治口号... 十九世纪是西方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变革的世纪。随着法国革命而来的各种变动,打破了欧洲的旧秩序。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皇国解体了。中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抱负所孕育出来的民族主义极为迅速地发展。“自由”成为这一世纪的主要政治口号。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十年期中,“自由”又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在这里是指从外国人的统治下解放,在那里是指农奴的解放;在这里是指排除对贸易和制造业的经济上的限制,在那里是指引进宪法、言论自由和议会制。虽然君主制常常或多或少地还保存着名义上的权力,但几乎在整个欧洲,中产阶级都建立了它们实际上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家 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 民族主义 十八世纪 法国革命 西方文明 罗马教皇 为艺术而艺术 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洛林王朝时期政教联盟的基础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亚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6期12-18,共7页
加洛林王朝时期政教联盟的建立是以各自需要、互为利用为前提,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原因。法兰克教会的封建化以及私有教会制的产生为这一联盟打下了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大封建主阶级要以封建王权取代氏族血缘王权的政治需要... 加洛林王朝时期政教联盟的建立是以各自需要、互为利用为前提,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原因。法兰克教会的封建化以及私有教会制的产生为这一联盟打下了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大封建主阶级要以封建王权取代氏族血缘王权的政治需要是其政治原因。另一方面,与法兰克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拜占廷皇权的控制,消除伦巴德人的威胁,需要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援助,从而建立了西欧政权与教权的最初联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教会 拜占廷 基督教化 修道院 政治原因 大主教 宗教会议 罗马教皇 政教 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陈垣与马相伯交往的一些史实——兼谈陈垣与英敛之订交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有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0-14,共5页
马相伯是一位教育家、宗教界名人和爱国者,一向竭力提掖青年后学。他晚年最敬佩的人,却是当时只有30多岁的陈垣。马比陈大40岁,德隆望重,名满中外,竟表示要以陈垣为师。马相伯为什么会这样称赞陈垣!笔者将历年搜集的陈垣与马相伯... 马相伯是一位教育家、宗教界名人和爱国者,一向竭力提掖青年后学。他晚年最敬佩的人,却是当时只有30多岁的陈垣。马比陈大40岁,德隆望重,名满中外,竟表示要以陈垣为师。马相伯为什么会这样称赞陈垣!笔者将历年搜集的陈垣与马相伯交往的一些史实,连带他们与辅仁大学创办人英敛之的往还,一并胪列于此,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界 爱国者 创办人 教育家 法国天主教 罗马教皇 基督教史 史学 文集 徐家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末至近代天主教和新教在华活动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桂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93-99,111,共8页
天主教和新教(中国称为耶稣教,也叫基督教)同源异流,这两教派在中国传教活动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不同特点。本文试就这两教派在华活动作个比较研究,以有助于对这两教派在华活动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关键词 天主教徒 传教士 英国新教 利玛窦 天主教士 传教活动 基督教 罗马教皇 耶稣会士 葡萄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但丁——争取意大利民族统一的战士和思想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辉扬 《齐鲁学刊》 1981年第4期60-64,共5页
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但丁,1265年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城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
关键词 中世纪 神圣罗马帝国 王权 民族 罗马教皇 上帝 意大利人 政教分离 但丁 拉丁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古西欧政教冲突的历史考察
12
作者 王松亭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4-109,共6页
关键词 中古西欧 俗世 天主 神权 政教 历史考察 罗马教会 罗马教皇 国王 君权至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丁·路德的种种神话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立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7-24,8,共9页
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和基督教新教(福音教)的创始人。作为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在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以致于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路德神话,被推崇为先知和圣徒、理性和思想自由... 马丁·路德(1483——1546年)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和基督教新教(福音教)的创始人。作为一位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在德国近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以致于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路德神话,被推崇为先知和圣徒、理性和思想自由的先驱、民族英雄和德意志斗士等等。几乎在每一次重要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十六世纪 上帝 民族英雄 基督教新教 神学家 信仰 基督徒 罗马教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会、教民和民教冲突——山东义和团运动爆发原因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绪典 《文史哲》 1983年第2期12-20,共9页
十九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有其极为复杂、深远的因素。探讨它形成的原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深入历史的实际,研究它的特殊型态。山东义和团的斗争,自始至终以反对外国教会和中国信徒为主要形式,此其一。山东... 十九世纪末,山东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有其极为复杂、深远的因素。探讨它形成的原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深入历史的实际,研究它的特殊型态。山东义和团的斗争,自始至终以反对外国教会和中国信徒为主要形式,此其一。山东义和团运动,不是开始于帝国主义军事、经济势力庞大的山东半岛沿海各地,而是开始于帝国主义势力还没有大规模渗透的鲁西南和鲁西北地区,此其二。这些事实值得我们深思。澄清这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理解义和团斗争究竟怎么导致成为一场震动中外的爱国反帝大风暴。本文引用了各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参考了一些教会的记载,对教会、教民和民教冲突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察。企图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为研讨山东义和团爆发原因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外国传教士 耶稣教 国教会 教民 传教事业 多明我会 罗马教皇 教堂 宗教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宁青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及其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艳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倾销商品、发动战争、派遣传教士就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互为依存的主要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遣部队,在不平等条约的... 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倾销商品、发动战争、派遣传教士就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互为依存的主要手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遣部队,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涌入中国的沿海和内地,也来到了地处西陲的甘宁青地区,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先锋。一1878年(光绪四年),天主教罗马教皇派遣比利时籍韩主教率数士进入甘肃传教。首先在凉州(今武威)设立了教堂和学校。同年,英国传教士在秦州(今天水)购买土地,修建教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殖民主义 基督教传教士 甘宁青地区 西方传教士 天主教堂 宁夏地区 不平等条约 罗马教皇 教会势力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拉班·扫马出使欧洲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2-59,共8页
中国很早就重视同周边的地区、国家发展关系。自神话般的周穆王西游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整个几千年的漫长古代社会都有关于遣使出访、巡游的记载。特别是当一新兴王朝立国之初,更是积极主动地向外遣派使臣,寻求交往。史籍所载传统密使中,... 中国很早就重视同周边的地区、国家发展关系。自神话般的周穆王西游到明代郑和下西洋,整个几千年的漫长古代社会都有关于遣使出访、巡游的记载。特别是当一新兴王朝立国之初,更是积极主动地向外遣派使臣,寻求交往。史籍所载传统密使中,张骞、图理琛等都为世人所熟知,但是,对在元朝时奉命出使欧洲,见过罗马教皇及英、法国王,在中西交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我国维吾尔族景教徒拉班·扫马,却由于其西行记述原本为古叙利亚文,汉文史籍中未见载,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随着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广泛开展,很有必要对此作一介绍。这里笔者拟就此问题作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徒 中西交通史 罗马教皇 景教 叙利亚文 维吾尔族 基督教史 伊斯兰教 马可·波罗 耶路撒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保教权的沿革
17
作者 李师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5-102,共8页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唯有天主教实行过保教权。所谓保教权即罗马教皇授予某国在某地区保护天主教的权力。罗马教皇居住在罗马城西北角仅0.44平方公里的小城梵蒂冈。教皇称这里是天主教的世界中心。教皇在这个小小的城国里行使最高权力,...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中,唯有天主教实行过保教权。所谓保教权即罗马教皇授予某国在某地区保护天主教的权力。罗马教皇居住在罗马城西北角仅0.44平方公里的小城梵蒂冈。教皇称这里是天主教的世界中心。教皇在这个小小的城国里行使最高权力,有绝对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对外有派遣大使及授予保教权的权力。首先取得在华保教权的是葡萄牙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徒 传教士 葡萄牙人 教权 罗马教皇 罗马教廷 在华传教 基督教 利玛窦 梵蒂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历纪元的来历
18
作者 一凡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0,共1页
“公元”是怎样产生的呢?“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 “公元”是怎样产生的呢?“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历 公元 纪年法 耶稣 奥克 僧侣 格里高利 基督教 复活节 罗马教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马丁·路德评价的再认识
19
作者 孔令茀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86-93,共8页
对十六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历史成就如何评价,是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我国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一般偏低,对其功绩没有充分估计。近年来,学术界对路德重新进行了评价,仍褒贬不一,大致可分三派。1,... 对十六世纪德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历史成就如何评价,是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我国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一般偏低,对其功绩没有充分估计。近年来,学术界对路德重新进行了评价,仍褒贬不一,大致可分三派。1,基本否定派,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只反教皇不反国内封建割据势力的代表诸侯,且是农民战争的叛徒,自己最终沦为诸侯手中的工具。后来的“路德教”则成了维护诸侯权利、加强封建割据的宗教;2,肯定派,认为路德是欧洲宗教改革的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罗马教廷 十六世纪 天主教会 罗马教皇 基督教 德国农民战争 学术界 市民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马斯·莫尔与宗教改革
20
作者 吴秉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莫尔学识渊博,“是一个智力视野极其广阔的人”,具有“很好的古典教育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对“周围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出生于英国伦敦市一... 托马斯·莫尔(1478—1535年)是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莫尔学识渊博,“是一个智力视野极其广阔的人”,具有“很好的古典教育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对“周围社会生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出生于英国伦敦市一个富庶的家庭,父亲是精通英国法律的律师和法官。莫尔早年曾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文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运动 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思想 罗马教皇 罗马天主教会 十六世纪 英国教会 学识渊博 基督教 宗教宽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