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晓娟
曹煜成
+4 位作者
文国樑
袁翠霖
杨莺莺
林小涛
李卓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机物的降解率最高,达53.49%,其次为菌株D11,降解率为48.83%。各菌株对饲料原液的有机物均具有明显降解作用,菌株D51、D11和D45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15 d饲料原液的COD分别降低了52.46%、46.03%和46.03%,饲料干重分别减少了58.25%、53.08%和52.08%。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差异,菌株D45对31种碳源表现出很强的代谢活性,菌株D51和D11次之,菌株D52和D53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1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45、D51、D52和D53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鉴于菌株D11、D45和D51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将其作为降解养殖池塘有机物的备选菌株开展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降解菌株
罗非鱼养殖系统
降解率
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彦文
袁翠霖
+2 位作者
李卓佳
杨莺莺
林小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7-119,135,共4页
从罗非鱼养殖系统(水体、底泥和肠道)的优势菌中筛选到了15株产淀粉酶的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力(>50.0U/mL),分别为D17、D11、D38、D41、D45、D47、D51、D52和D55,D51和D52的产淀粉酶活力最强,其最高酶活力分别可达267.86(...
从罗非鱼养殖系统(水体、底泥和肠道)的优势菌中筛选到了15株产淀粉酶的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力(>50.0U/mL),分别为D17、D11、D38、D41、D45、D47、D51、D52和D55,D51和D52的产淀粉酶活力最强,其最高酶活力分别可达267.86(±29.41)U/mL和190.52±(42.33)U/mL。对以上9株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17和D11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D45、D51、D41、D47和D52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菌株D55为气单孢菌(Aeromonas sp.),菌株D38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系统
产淀粉酶菌株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文国樑
袁翠霖
+5 位作者
李卓佳
杨莺莺
曹煜成
洪敏娜
胡晓娟
林小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的定性筛选和Folin-酚试剂定量检测筛选相结合,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的优势菌中进行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并对其进行16S rDNA细菌鉴定。结果显示,84株优势菌中共有15株蛋白酶产生菌株,其中10株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力(&g...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的定性筛选和Folin-酚试剂定量检测筛选相结合,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的优势菌中进行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并对其进行16S rDNA细菌鉴定。结果显示,84株优势菌中共有15株蛋白酶产生菌株,其中10株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力(>45.0 U/mL),分别为D45、D21、D18、D11、D55、D30、D7、D50、D51和D53,以菌株D51和D53的蛋白酶活力最强,其最高酶活力均大于70.0 U/mL。将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初步认定菌株D50、D11、D18和D21属于Bacillus sp.;菌株D45、D51和D53属于Exiguobacterium sp.;菌株D55属于Aeromonas sp.;菌株D30属于Agrobacterium sp.;菌株D7属于Pseudomonas sp.。此10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力的菌株可作为水产养殖益生菌的潜在菌源,从而提高水产动物对蛋白的利用效率,减少养殖过程氮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系统
蛋白酶产生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晓娟
曹煜成
文国樑
袁翠霖
杨莺莺
林小涛
李卓佳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省高校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7)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
+5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2B020308003)
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3ZD02
2014TS04)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3470002-2)
广东省海洋渔业推广专项(A201201B0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GB23260551)
文摘
为筛选新的益生菌菌源,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筛选6株有机物降解菌,研究其对罗非鱼饲料浸出液和饲料原液的降解能力以及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6株菌对饲料浸出液的有机物均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实验72 h后,菌株D51对饲料浸出液有机物的降解率最高,达53.49%,其次为菌株D11,降解率为48.83%。各菌株对饲料原液的有机物均具有明显降解作用,菌株D51、D11和D45的降解效果最好,实验15 d饲料原液的COD分别降低了52.46%、46.03%和46.03%,饲料干重分别减少了58.25%、53.08%和52.08%。各菌株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有所差异,菌株D45对31种碳源表现出很强的代谢活性,菌株D51和D11次之,菌株D52和D53对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D1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菌株D45、D51、D52和D53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 sp.)。鉴于菌株D11、D45和D51对有机物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将其作为降解养殖池塘有机物的备选菌株开展后续研究。
关键词
有机物降解菌株
罗非鱼养殖系统
降解率
碳源利用
Keywords
organic-matter-degrading bacteria
tilapia culture system
degradation rate
utilization of carbon source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彦文
袁翠霖
李卓佳
杨莺莺
林小涛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振鸿科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省高校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7-119,135,共4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7)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
+2 种基金
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B020308003)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22013-3)
文摘
从罗非鱼养殖系统(水体、底泥和肠道)的优势菌中筛选到了15株产淀粉酶的菌株,其中9株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活力(>50.0U/mL),分别为D17、D11、D38、D41、D45、D47、D51、D52和D55,D51和D52的产淀粉酶活力最强,其最高酶活力分别可达267.86(±29.41)U/mL和190.52±(42.33)U/mL。对以上9株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结果显示,菌株D17和D11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D45、D51、D41、D47和D52为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菌株D55为气单孢菌(Aeromonas sp.),菌株D38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系统
产淀粉酶菌株
筛选
鉴定
Keywords
tilapia culture system
proteases-producing bacteria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
2
3
作者
文国樑
袁翠霖
李卓佳
杨莺莺
曹煜成
洪敏娜
胡晓娟
林小涛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7)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
+4 种基金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2GB23260551)
广东省海洋渔业推广专项(A201201B02)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222013-3
桂科攻13470002-2)
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YD05)
文摘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的定性筛选和Folin-酚试剂定量检测筛选相结合,从罗非鱼养殖系统分离的优势菌中进行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并对其进行16S rDNA细菌鉴定。结果显示,84株优势菌中共有15株蛋白酶产生菌株,其中10株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活力(>45.0 U/mL),分别为D45、D21、D18、D11、D55、D30、D7、D50、D51和D53,以菌株D51和D53的蛋白酶活力最强,其最高酶活力均大于70.0 U/mL。将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初步认定菌株D50、D11、D18和D21属于Bacillus sp.;菌株D45、D51和D53属于Exiguobacterium sp.;菌株D55属于Aeromonas sp.;菌株D30属于Agrobacterium sp.;菌株D7属于Pseudomonas sp.。此10株具有较高蛋白酶活力的菌株可作为水产养殖益生菌的潜在菌源,从而提高水产动物对蛋白的利用效率,减少养殖过程氮的排放。
关键词
罗非鱼养殖系统
蛋白酶产生菌
筛选
鉴定
Keywords
tilapia culture system
proteases-producing bacteria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罗非鱼养殖系统潜在有机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测定
胡晓娟
曹煜成
文国樑
袁翠霖
杨莺莺
林小涛
李卓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丁彦文
袁翠霖
李卓佳
杨莺莺
林小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罗非鱼养殖系统中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文国樑
袁翠霖
李卓佳
杨莺莺
曹煜成
洪敏娜
胡晓娟
林小涛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