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和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卢凤来
黄振聪
+4 位作者
颜小捷
陈月圆
徐风
蔡少青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2-795,共4页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Ⅴ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Ⅴ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和人肠道菌群培养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条件下,迅速发生酸水解反应,分别脱去3个糖苷、4个糖苷、5个糖苷及2个氢转化为二糖苷、一糖苷与脱氢苷元,其脱糖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反应越完全,反应4 h后就只剩下苷元;该化合物在人的肠道菌群作用下经过脱糖反应转化为四糖苷、三糖苷、二糖苷、一糖苷,经过糖苷化反应转化成六糖苷。通过体外实验,初步了解罗汉果皂苷Ⅴ在胃液和肠道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探讨罗汉果皂苷在人体内的代谢与生物转化规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ⅴ
人肠道菌群
人工胃液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汉果皂苷Ⅴ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梦洁
王娟
+3 位作者
刘国翔
李婷
周璐炜
陈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3-1368,共6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Ⅴ(mogroside V,MV)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V预处理后,用500μmol·L^(-1)H_(2)O_(2)处理MIN6细...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Ⅴ(mogroside V,MV)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V预处理后,用500μmol·L^(-1)H_(2)O_(2)处理MIN6细胞,MTT法检测MIN6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PCNA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_(2)O_(2)能够明显抑制MIN6细胞增殖,诱导ROS产生和细胞凋亡,降低Bcl-2、PCNA、Akt和p-Akt的表达。MV预处理后,Bcl-2、PCNA以及Akt和p-Akt的表达增加,MIN6细胞活力增加。此外,MV可部分逆转Akt抑制剂MK2206(5μmol·L^(-1))对MIN6细胞的凋亡和氧化应激作用。结论MV对H_(2)O_(2)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ⅴ
过氧化氢
PI3K/AKT
MK2206
氧化损伤
胰岛MIN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汉果中7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可垄
彭晴菲
+1 位作者
刘林慧
尹春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罗汉果中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溶液...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罗汉果中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检测波长203 nm;采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鉴别,检测模式为选择离子监测,监测离子的质荷比为1307.8,1309.8,1147.8,1147.8,985.7,985.7和823.7。结果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分别在0.50~20.10,5.03~201.20,0.51~20.24,0.52~20.63,0.51~20.22,0.51~20.56,0.50~19.9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8.4%,100.4%,99.0%,100.4%,99.2%和99.2%,RSD分别为1.9%,1.0%,2.0%,1.9%,1.3%,0.8%和2.1%;质谱鉴别结果与紫外检出情况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罗汉果中的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11-O-
罗汉果
苷
ⅴ
罗汉果皂苷ⅴ
赛门
苷
Ⅰ
罗汉果
苷
Ⅳ
罗汉果
苷
Ⅲ
罗汉果
苷
Ⅲe
罗汉果
苷
Ⅱe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和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卢凤来
黄振聪
颜小捷
陈月圆
徐风
蔡少青
李典鹏
机构
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植物研究所
贺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北京大学药学院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2-79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392
81160518)
+2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I01B03)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20118-6
20110112-16)
文摘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Ⅴ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和人肠道菌群培养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条件下,迅速发生酸水解反应,分别脱去3个糖苷、4个糖苷、5个糖苷及2个氢转化为二糖苷、一糖苷与脱氢苷元,其脱糖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反应越完全,反应4 h后就只剩下苷元;该化合物在人的肠道菌群作用下经过脱糖反应转化为四糖苷、三糖苷、二糖苷、一糖苷,经过糖苷化反应转化成六糖苷。通过体外实验,初步了解罗汉果皂苷Ⅴ在胃液和肠道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探讨罗汉果皂苷在人体内的代谢与生物转化规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ⅴ
人肠道菌群
人工胃液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Keywords
mogroside
ⅴ
human intestinal bacteria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汉果皂苷Ⅴ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损伤
被引量:
3
2
作者
韩梦洁
王娟
刘国翔
李婷
周璐炜
陈旭
机构
桂林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63-1368,共6页
基金
广西省第四批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92540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760663)
第四批八桂学者2017年专项经费(No[2017]143号)。
文摘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Ⅴ(mogroside V,MV)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V预处理后,用500μmol·L^(-1)H_(2)O_(2)处理MIN6细胞,MTT法检测MIN6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PCNA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_(2)O_(2)能够明显抑制MIN6细胞增殖,诱导ROS产生和细胞凋亡,降低Bcl-2、PCNA、Akt和p-Akt的表达。MV预处理后,Bcl-2、PCNA以及Akt和p-Akt的表达增加,MIN6细胞活力增加。此外,MV可部分逆转Akt抑制剂MK2206(5μmol·L^(-1))对MIN6细胞的凋亡和氧化应激作用。结论MV对H_(2)O_(2)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ⅴ
过氧化氢
PI3K/AKT
MK2206
氧化损伤
胰岛MIN6细胞
Keywords
mogroside
ⅴ
H2O2
PI3K/Akt
MK2206
oxidative damage
islet MIN6 cell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322.57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9.2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49.1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汉果中7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可垄
彭晴菲
刘林慧
尹春萍
机构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1-1496,共6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CB034)。
文摘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罗汉果中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为1μL;采用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检测波长203 nm;采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鉴别,检测模式为选择离子监测,监测离子的质荷比为1307.8,1309.8,1147.8,1147.8,985.7,985.7和823.7。结果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分别在0.50~20.10,5.03~201.20,0.51~20.24,0.52~20.63,0.51~20.22,0.51~20.56,0.50~19.9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98.4%,100.4%,99.0%,100.4%,99.2%和99.2%,RSD分别为1.9%,1.0%,2.0%,1.9%,1.3%,0.8%和2.1%;质谱鉴别结果与紫外检出情况一致。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罗汉果中的11-O-罗汉果苷Ⅴ、罗汉果皂苷Ⅴ、赛门苷Ⅰ、罗汉果苷Ⅳ、罗汉果苷Ⅲ、罗汉果苷Ⅲe、罗汉果苷Ⅱe的含量。
关键词
罗汉果
11-O-
罗汉果
苷
ⅴ
罗汉果皂苷ⅴ
赛门
苷
Ⅰ
罗汉果
苷
Ⅳ
罗汉果
苷
Ⅲ
罗汉果
苷
Ⅲe
罗汉果
苷
Ⅱe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Siraitiae Fructus
11-Oxomogroside
ⅴ
Mogroside
ⅴ
Siamenoside Ⅰ
Mogroside Ⅳ
Mogroside Ⅲ
Mogroside Ⅲe
Mogroside Ⅱe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分类号
R828.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和体外代谢研究
卢凤来
黄振聪
颜小捷
陈月圆
徐风
蔡少青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汉果皂苷Ⅴ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MIN6细胞氧化损伤
韩梦洁
王娟
刘国翔
李婷
周璐炜
陈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汉果中7种成分含量
彭可垄
彭晴菲
刘林慧
尹春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