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汉果采后后熟处理试验报告
1
作者 卢珍珍 彭斌 +2 位作者 张良涛 毛振文 韦忠训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7期63-65,共3页
2024年3月(反季栽培)、9月(常规栽培)、10月(常规栽培)分别采摘“青皮果”罗汉果果实,观察比较不同室内后熟时间的温湿度、果面颜色变化和坏果情况,测定比较甜甙V含量变化,并比较室内外后熟的果实外观变化,为罗汉果后熟处理提供技术参... 2024年3月(反季栽培)、9月(常规栽培)、10月(常规栽培)分别采摘“青皮果”罗汉果果实,观察比较不同室内后熟时间的温湿度、果面颜色变化和坏果情况,测定比较甜甙V含量变化,并比较室内外后熟的果实外观变化,为罗汉果后熟处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3月采摘鲜果在平均温度21.5~24.1℃下,平均相对湿度82.1%~87.3%下静放,甜甙V含量在后熟14天达到最高,之后不再增加;9月采摘鲜果在平均温度24.0~30.0℃,平均相对湿度57.0%~84.0%下,甜甙V含量在后熟10天最高,之后不再增加;10月鲜果在平均温度22.0~26.5℃,平均相对湿度41.0%~80.3%下,甜甙V含量在后熟10天时最高,之后不再增加。随着后熟时间延长,坏果率上升,合理控制后熟时间,在提高甜甙V含量同时,减少烂果率。当甜甙V含量最高时,坏果率较低,大部分果实果面黄绿色或淡黄色,室外静置后熟易晒伤,出现果实霉烂。结合生产实际,建议根据罗汉果果实色泽初步判断后熟程度,即大部分果实果面黄绿色至黄色时,果实达到较佳后熟状态,后熟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后熟 室内温湿度 果面颜色 坏果率 甜甙V含量 室内外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