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7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度对罗氏沼虾种虾存活率、抱卵率、水质、水体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倩 孙丽慧 +6 位作者 张海琪 姜建湖 陈建明 彭俊 杨必成 高令梅 郭建林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为探讨保种期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种虾合理的放养密度,实验以温室保种期的种虾为研究对象,雌雄比例2﹕1,雌虾初始体重为(17.95±1.11)g,雄虾初始体重为(21.39±1.63)g,设置3个放养密度:LD(1.0 kg/m^(3))、MD(1.... 为探讨保种期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种虾合理的放养密度,实验以温室保种期的种虾为研究对象,雌雄比例2﹕1,雌虾初始体重为(17.95±1.11)g,雄虾初始体重为(21.39±1.63)g,设置3个放养密度:LD(1.0 kg/m^(3))、MD(1.5 kg/m^(3))、HD(2.0 kg/m^(3)),研究了密度对罗氏沼虾种虾抱卵率、存活率、水质、水体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质未稳定前,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含量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升高,HD组显著高于LD组(P<0.05)。水质稳定后各密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LD组和MD组雌虾的抱卵率显著大于HD组(P<0.05),LD组和MD组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放养密度显著影响罗氏沼虾的规格,小规格虾的比例随着放养密度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水体中氨氮含量最高时,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为HD组的指示物种。肠道微生物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样时间,放养密度对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无显著影响。但当水体中氨氮含量最高时,潜在病原菌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的占比在MD组和HD组有所升高,说明密度引起的水质变化显著影响中高密度组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综上,建议保种期罗氏沼虾的放养密度以1.0 kg/m^(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水质 高通量测序 水体细菌群落 肠道微生物 种虾 罗氏沼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稻-罗氏沼虾轮作模式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梅 周聃 +3 位作者 张艳 倪蒙 邹松保 原居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48,共12页
为研究新构建的水稻-罗氏沼虾(稻虾)轮作种养系统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能力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客观综合评价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化学指标测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轮作... 为研究新构建的水稻-罗氏沼虾(稻虾)轮作种养系统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养分供应能力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客观综合评价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室内化学指标测定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稻虾轮作模式3个生产阶段(放虾前、收虾后和收稻后)两个土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的物理性质、还原性物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及菌群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收虾后和收稻后0~20 cm土层>2 mm土壤团聚体占比显著低于20~40 cm (P<0.05),0.25~2 mm和<0.25 m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占比均大于放虾前;收虾后20~40 cm土壤还原性指标显著大于0~20 cm (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有机还原性物质、Fe^(2+)和Mn^(2+)含量均显著大于放虾前(P<0.05);0~20 cm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 cm,收虾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的OTU数量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收虾后和收稻后Candidatus_Solibacter、Citrobacter和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虾前(P<0.05);土壤团聚体(0.2~2.5 mm)、全氮、全钾和毛管孔隙度是驱动土壤微生物菌群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新建的稻虾轮作模式有助于改善复垦耕层土壤物理结构,增强土壤缓冲能力,提高养分供应能力及菌群多样性,且对0~20 cm表层土壤改善效果优于20~40 cm土层,但同时可能会增加土壤次生潜育化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稻虾种养策略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经济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稻-罗氏沼虾轮作 土壤物理性质 还原性物质含量 土壤养分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氏线圈和CEEMDAN的雷电流波形测量方法
3
作者 徐伟 李想 +1 位作者 王学孟 刘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模数转换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组成的雷电流波形测量系统。FPGA完成采集信号的处理、数据的缓存发送以及雷击计数等功能。通过差分电路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减小噪声对雷电流波形的影响,采用阈值与斜率联合触发方式,提高雷电流冲击次数计数的准确度。利用雷电防护实验室的雷电流组合波发生器对系统和去噪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完整精确地记录雷电流波形,峰值1~10 kA范围内雷电流采集无漏触发现象,峰值的最大测量误差为1.27%,半峰值到达时间的测量误差≤0.2μs,前峰平均坡度测量误差≤2.04%。系统将推动浪涌保护器的智能化发展,并为雷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保护器 雷电流 罗氏线圈 FPGA CEEMD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挖掘罗氏沼虾新内参基因
4
作者 任晋东 陈红林 +2 位作者 牛宝龙 许晓军 楼宝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4-1429,共6页
内参基因挖掘、鉴定是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的基础。为挖掘罗氏沼虾各组织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利用转录组相对表达量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和基因表达稳定性参数(M值)等分析、鉴定罗氏沼虾新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有1902个基因在罗氏沼虾腮... 内参基因挖掘、鉴定是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的基础。为挖掘罗氏沼虾各组织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利用转录组相对表达量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分析和基因表达稳定性参数(M值)等分析、鉴定罗氏沼虾新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有1902个基因在罗氏沼虾腮腺、眼柄、心脏、肝胰腺、胃、大螯肌肉、腹部肌肉、精巢、促雄性腺、卵巢这10个组织内的相对表达量(FPKM值)达到5以上,基于各基因在不同组织间的平均变异系数,随机筛选获得10个平均变异系数均低于常用内参基因β-actin的候选基因。进一步的M值筛选发现,这10个候选基因在各组织的M值都低于β-actin,并以RNF10基因的M值最低。在10个候选基因中,选择M值最低的RNF10基因和M值仅次于β-actin的S/TPP2A基因进行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结果表明,这二者在10个组织中的M值均低于β-actin基因,其中,RNF10在10个组织中展现出最优的表达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转录组数据可以获得具有表达稳定性的内参基因,罗氏沼虾RNF10基因在不同组织内表达稳定,可用作罗氏沼虾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营养品质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熊昭娣 李晶晶 +1 位作者 李丰 苏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150,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营养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秘鲁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备3组不同菊粉水平(0、2.5、10 mg/g)的等氮等能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0.58±0.04)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40 d的...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菊粉对罗氏沼虾生长、营养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秘鲁鱼粉和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备3组不同菊粉水平(0、2.5、10 mg/g)的等氮等能饲料。选用初始体重为(0.58±0.04)g的罗氏沼虾在室内水族箱中进行为期4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菊粉对沼虾的存活率、增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P10组存活率最低,P2.5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2)各组虾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79.07%、79.02%和83.23%,必需氨基酸(EAA)分别为29.92%、29.87%和31.28%;EAA/TAA为37.58%~37.84%,EAA/NEAA为73.76%~74.36%,蛋白质组成属于优质产品;(3)各组肠道菌落的多样性指数(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10组的Chao1指数最高,Simpson指数最低。从门的水平上看,各组优势菌落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P10组的软壁菌门含量最低,厚壁菌门含量最高;从属水平上看,乳球菌属为各组优势菌落,以P10组为最高,芽孢杆菌属和乳球菌属等有益菌丰度上升,致病菌如支原体菌丰度下降。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菊粉可促进沼虾生长和提高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有利于机体抵抗能力提升和水产病害爆发风险降低;同时其肉质鲜美程度和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菊粉 生长 营养品质 肠道菌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蚯蚓和蚯蚓粪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朱光来 邱刚刚 +4 位作者 郭凤鸣 曹雷婷 程慧 李国华 陈柯霖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9-72,共4页
试验旨在探究蚯蚓和蚯蚓粪(EEC)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为(2.73±0.11)g的罗氏沼虾幼虾9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Ⅰ组(对照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饲喂添加0... 试验旨在探究蚯蚓和蚯蚓粪(EEC)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健康、体重为(2.73±0.11)g的罗氏沼虾幼虾9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Ⅰ组(对照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饲喂添加0、3%、6%、12%EEC的饲料。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和Ⅲ组罗氏沼虾末重分别显著提高2.43%和4.05%(P<0.05),试验Ⅲ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肥满度分别显著提高3.35%、5.81%和4.46%(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肝胰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试验Ⅲ组和Ⅳ组血清溶菌酶(LZM)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肝胰腺CAT、LZM、酸性磷酸酶(ACP)及试验Ⅲ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Ⅲ组和Ⅳ组Toll样受体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试验Ⅲ组核因子-κB的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试验Ⅲ组和Ⅳ组凝集素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添加6%EEC能够增强罗氏沼虾免疫功能,改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蚯蚓粪 罗氏沼虾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海水晶育苗效果试验
7
作者 慎佩晶 黄振远 李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16-16,共1页
罗氏沼虾育苗中通常使用化工原料人工配置的海水。配制缺乏标准化、系统化、工业化流程,配制后成品更缺乏成分监测检验手段,没有质保。因此,本研究团队联合盐业制品有限公司研制了罗氏沼虾育苗专用“人造海水”预制盐产品(简称海水晶2号... 罗氏沼虾育苗中通常使用化工原料人工配置的海水。配制缺乏标准化、系统化、工业化流程,配制后成品更缺乏成分监测检验手段,没有质保。因此,本研究团队联合盐业制品有限公司研制了罗氏沼虾育苗专用“人造海水”预制盐产品(简称海水晶2号)。该产品通过严选基础原料,通过工业自动化生产,大幅提高了人工海水配置效率,并开展了生产对比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料 人工海水 罗氏沼虾 检验手段 人造海水 海水晶 配置效率 育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养殖概况及展望
8
作者 陈倩 赵永锋 孙中勇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2024年养殖已经结束,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养殖情况如何,2025年如何选择养殖品种和模式,以获取更多的养殖利润等,这些都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为此《科学养鱼》采访了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 2024年养殖已经结束,小龙虾、青虾、罗氏沼虾养殖情况如何,2025年如何选择养殖品种和模式,以获取更多的养殖利润等,这些都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为此《科学养鱼》采访了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陈焕根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蒋速飞研究员、湖州师范学院杨国梁研究员,总结三种虾的养殖情况,为养殖户来年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利润 罗氏沼虾养殖 小龙虾 淡水渔业 渔业技术推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青虾 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白尾病防控措施
9
作者 冉光鑫 钟纯燕 +1 位作者 顾锦伟 陈洋 《水产养殖》 2025年第8期42-44,共3页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长臂虾科、沼虾属的一种节肢动物,其体形大、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有“淡水虾王”之称。20世纪90年代,规模化人工育苗技...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为长臂虾科、沼虾属的一种节肢动物,其体形大、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有“淡水虾王”之称。20世纪90年代,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推动了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迅速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罗氏沼虾养殖国。根据《202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年我国罗氏沼虾养殖总产量达19.64万t,产业链总产值超200亿元,为渔民致富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病 防控措施 养殖业 罗氏沼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洲“一镇一业”模式下罗氏沼虾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10
作者 黄浩锋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3期68-70,共3页
莲洲镇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以其优质的罗氏沼虾养殖产业闻名。在“一镇一业”战略背景下,提升罗氏沼虾品牌影响力,可振兴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莲洲镇罗氏沼虾品牌建设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重点为加强品牌战略规划、扩展市场推广渠道... 莲洲镇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以其优质的罗氏沼虾养殖产业闻名。在“一镇一业”战略背景下,提升罗氏沼虾品牌影响力,可振兴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莲洲镇罗氏沼虾品牌建设和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重点为加强品牌战略规划、扩展市场推广渠道、提升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完善品牌监督与管理体系,为莲洲镇及其他类似地区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镇一业 罗氏沼虾 品牌影响力 莲洲镇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地区工厂化培育罗氏沼虾幼体苗种试验
11
作者 李忠红 任传麒 +3 位作者 高闯 李佳星 夏岩 赵岩峰 《科学养鱼》 2025年第4期16-17,共2页
辽宁地区作为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域之一,随着其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户养殖热情锐减,众多养殖户在迫切寻找新的养殖替代品种。近年来,罗氏沼虾价格较高,为120元/千克左右,南方地区养殖热情高涨,养殖苗种供不应求,北方地区也有养殖户开始尝... 辽宁地区作为南美白对虾主养区域之一,随着其价格的不断下滑,养殖户养殖热情锐减,众多养殖户在迫切寻找新的养殖替代品种。近年来,罗氏沼虾价格较高,为120元/千克左右,南方地区养殖热情高涨,养殖苗种供不应求,北方地区也有养殖户开始尝试,辽宁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户也开启了罗氏沼虾与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混养。因此2024年笔者团队开展了工厂化培育罗氏沼虾幼体苗种试验,以期为辽宁地区罗氏沼虾养殖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地区 工厂化培育 幼体苗种 罗氏沼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信号测量的罗氏线圈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进波 陈桂丰 +3 位作者 罗正 方春华 邹云安 赵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测量与监测需求,文中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镍锌铁氧体磁芯的宽频带(100 kHz~50 MHz)、高灵敏度(5.64 V/A)罗氏线圈。首先对罗氏线圈的工作模式和频率特性展开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出线圈工作于不同模式的条件,以及自积... 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测量与监测需求,文中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镍锌铁氧体磁芯的宽频带(100 kHz~50 MHz)、高灵敏度(5.64 V/A)罗氏线圈。首先对罗氏线圈的工作模式和频率特性展开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出线圈工作于不同模式的条件,以及自积分模式下线圈的频带和灵敏度影响因素,随后用Pspice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线圈参数扫描并对推导的理论进行验证,通过改变线圈几何参数来简化积分条件,确定磁芯尺寸和线圈匝数以及终端电阻的最优取值。最后加工制作了5个相同参数的线圈并通过信号发生器分析线圈方波响应,对其工作模式进行验证,同时对线圈进行了频带与灵敏度的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罗氏线圈性能良好,可满足高频局放信号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线圈 局部放电 频率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相关浓度溴氰菊酯暴露对成年罗氏沼虾毒性效应
13
作者 唐琳 张海琪 +7 位作者 吴琦芳 徐磊 黄爱霞 孙博怿 王俊 林锋 赵美蓉 周冬仁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3-475,共13页
随着全球农业的快速发展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因其高效、低毒和易降解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中,但其对水生生物尤其是甲壳类动物的毒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罗氏沼虾为研... 随着全球农业的快速发展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如溴氰菊酯因其高效、低毒和易降解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水产养殖中,但其对水生生物尤其是甲壳类动物的毒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以罗氏沼虾为研究对象,通过96 h半致死浓度(LC_(50))评估了溴氰菊酯的急性毒性,并在0.03~0.27μg·L^(-1)浓度下进行了为期21 d的暴露实验,系统分析了溴氰菊酯对罗氏沼虾组织结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评估其慢性毒性。结果显示,溴氰菊酯对罗氏沼虾的96 h-LC_(50)为0.540μg·L^(-1),安全浓度为0.0439μg·L^(-1),表明该物质对水生甲壳类动物具有较高毒性。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长期暴露会导致肝胰腺组织结构显著变化,包括转运泡空泡化、转运泡消失、基膜断裂和小管壁变薄等,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此外,高浓度溴氰菊酯(≥0.09μg·L^(-1))的长期暴露不仅显著降低了罗氏沼虾的存活率、增重率、比增长率和肝胰腺指数,影响其生存能力、营养吸收和能量代谢;还显著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加剧其氧化应激反应;同时显著降低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了其免疫功能。依据试验结果,溴氰菊酯的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0.09μg·L^(-1),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0.03μg·L^(-1)。这些发现表明,当环境中溴氰菊酯残留量达到或超过0.09μg·L^(-1)时,可能对水生甲壳类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全面考察环境中的溴氰菊酯残留浓度,以确保生态安全。本研究为评估此类农药对经济甲壳类水生动物的潜在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罗氏沼虾 急性毒性 组织病理学 生长性能 抗氧化系统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饵料对罗氏沼虾雌虾肝胰腺性腺质量和品质的影响
14
作者 周聃 刘梅 +4 位作者 邓明峰 邹松保 倪蒙 郑尧 原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建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雌虾育肥技术,系统探究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生产高品质雌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相同养殖规格的雌虾为研究对象,设置育肥处理组与常规养殖对照组,采用... 【目的】建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雌虾育肥技术,系统探究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特征的影响机制,为生产高品质雌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相同养殖规格的雌虾为研究对象,设置育肥处理组与常规养殖对照组,采用色差分析仪量化肝胰腺性腺色泽,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结合索氏提取-GC法分析脂肪酸组成,运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蛋白质组成,并系统测定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等基本营养指标,综合评价育肥饵料对雌虾肝胰腺性腺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实验组肝胰腺性腺质量分数和总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分别为(7.13±0.27)%和(198.4±14.2)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7±0.15)%和(134.1±8.3)mg/kg(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颜色参数红度值和黄度值显著提高(P<0.05),颜色更加红润;实验组脂肪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0±0.21)%和(13.76±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2±0.19)%和(11.19±0.42)%(P<0.05);实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43.05±1.78)%和95.31,均高于对照组的(39.54±1.74)%和85.86,脂肪酸和氨基酸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育肥饵料显著提高了罗氏沼虾雌虾肝胰腺性腺含量和品质,对培育高品质雌虾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雌虾 育肥 肝胰腺性腺 营养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ATG5的鉴定及其抗菌免疫功能
15
作者 刘洋 赵飞 +9 位作者 文菁 王玲 廖永众 邓玉婷 谭爱萍 巩华 赖迎迢 黄志斌 邵蓬 王飞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自噬相关基因(ATG)的免疫功能及其在抗菌免疫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从罗氏沼虾中克隆并鉴定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MrATG5),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rATG5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 【目的】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自噬相关基因(ATG)的免疫功能及其在抗菌免疫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从罗氏沼虾中克隆并鉴定罗氏沼虾自噬相关基因5(MrATG5),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rATG5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rATG5在罗氏沼虾健康组织以及受到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免疫刺激后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MrATG5蛋白在HEK 293T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通过RNA干扰技术、细菌结合和抑菌活性实验分析MrATG5的免疫功能。【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rATG5开放阅读框(ORF)为807 bp,预测编码26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31.04 ku,等电点为5.68,含有一个典型的自噬蛋白5(Autophagy protein 5,APG5)结构域。序列同源性分析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MrATG5与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ATG5同源性最高,相似性为97.76%,MrATG5与甲壳类动物聚为一支,说明ATG5蛋白在甲壳类动物中进化相对保守。qRT-PCR结果显示,MrATG5在罗氏沼虾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P<0.05)。MrATG5主要分布在HEK 293T细胞的细胞质中。经嗜水气单胞菌和LPS免疫刺激后,MrATG5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表明MrATG5在罗氏沼虾抗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经RNA干扰及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MrATG5可通过调控自噬参与罗氏沼虾抗菌免疫。细菌结合和抑菌活性实验发现,MrATG5原核重组表达活性蛋白可与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产生结合反应,并可抑制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生长。【结论】MrATG5可通过调控自噬和抑制病原菌增殖提升罗氏沼虾的抗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自噬相关基因5(ATG5) 嗜水气单胞菌 原核表达 抗菌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源干酪乳杆菌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与抗病力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黄雷 王子位 +6 位作者 袁雪梅 郑阿钦 陈静 彭先启 钱涛 原居林 姚嘉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干酪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菌,但其对罗氏沼虾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从罗氏沼虾肠道中分离到一株乳酸菌GCGR-16株,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鉴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牛... 干酪乳杆菌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益生菌,但其对罗氏沼虾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从罗氏沼虾肠道中分离到一株乳酸菌GCGR-16株,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鉴定该菌株的种属。采用牛津杯法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Time-kill assay,TKA)测定分离菌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GCGR-16株为革兰氏阳性菌,与干酪乳杆菌的生化特征一致,且与干酪乳杆菌ATCC393株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100%。牛津杯法结果显示,分离菌培养液过滤组(上清液)、培养液组(pH4.0)、中性菌液组(pH7.0)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 mm、13 mm和11 mm;TKA结果显示,GCGR-16株培养液滤液组中副溶血弧菌的OD600nm值始终低于PBS对照组,表明该菌滤液含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成分。为探究干酪乳杆菌GCGR-16株对罗氏沼虾生长、免疫反应及抗病力的影响,在罗氏沼虾日粮中分别添加2 kg/t和4 kg/t的分离菌冻干粉,于实验第84 d测定各组罗氏沼虾的生长参数,于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 d、14 d、28 d、42 d、56 d、84 d,通过体外吞噬活性试验测定各组虾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并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虾肝胰腺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于分离菌饲喂实验结束后,采用1.5×10^(6)cfu/mL副溶血弧菌对各组虾攻毒。结果显示,4 kg/t和2 kg/t干酪乳杆菌添加组罗氏沼虾的体质量和亩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4 kg/t组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最佳,其体质量与亩产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5.4%和20.2%;4 kg/t组和2 kg/t组罗氏沼虾血清在各时间点的PP、PI,肝胰腺及血清中SOD、CAT、LZM、AK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后7 d各组虾均不同程度死亡,死亡虾均出现肝胰腺发白、糜烂萎缩等剖检症状,存活虾活动能力明显减弱,未攻毒组虾均健活。4 kg/t组与2 kg/t组罗氏沼虾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个剂量干酪乳杆菌对罗氏沼虾的保护率分别为33.3%与25.9%。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实罗氏沼虾体内分离的干酪乳杆菌GCGR-16株可有效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免疫及抗病性能,为虾源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干酪乳杆菌 细菌鉴定 免疫作用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苗肠道菌群的影响
17
作者 包松松 高强 +4 位作者 程海华 彭菲 阳志文 范广 周攀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8,共11页
镉(Cd)作为一种毒性强、难降解且易蓄积的重金属,已成为养殖水域中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为探究重金属污染对虾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开展了镉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苗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影响的... 镉(Cd)作为一种毒性强、难降解且易蓄积的重金属,已成为养殖水域中最主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为探究重金属污染对虾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开展了镉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苗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将罗氏沼虾幼苗均匀分为对照组(C0:0 mg·L^(−1))和镉处理组(C1:0.1×10^(−4)mg·L^(−1),C2:0.3×10−4 mg·L^(−1),C3:0.5×10−4 mg·L^(−1)和C4:0.7×10^(−4)mg·L^(−1)),养殖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量增加,且C4组的ACE和Chao1指数显著升高(p<0.05)。在门水平上C0—C4组的优势菌群是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属水平上C0—C4组的优势菌群是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同时,门水平上C4组的拟杆菌门、髌骨细菌门等差异显著(p<0.05),属水平上C4组的假黄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生孢噬胞菌属(Sporocytophaga)等差异显著(p<0.05)。通过LEfSe分析,在5个组中共鉴定出51个具有显著差异的标志性物种。KEGG分析结果显示,镉胁迫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富集于新陈代谢相关通路,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研究表明,镉胁迫改变了罗氏沼虾幼苗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减少镉污染带来的损失,保障罗氏沼虾养殖产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镉胁迫 肠道菌群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miR-56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18
作者 徐齐 戴习林 +1 位作者 付元帅 李云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2-1812,共11页
【目的】揭示novel miR-56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的调节机制,为进一步探究miRNA参与罗氏沼虾先天免疫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副溶血弧菌感染后罗氏沼虾鳃组织中的novel miR-56表达变化,采用RNAhybrid预测筛选... 【目的】揭示novel miR-56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的调节机制,为进一步探究miRNA参与罗氏沼虾先天免疫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副溶血弧菌感染后罗氏沼虾鳃组织中的novel miR-56表达变化,采用RNAhybrid预测筛选出novel miR-56的潜在靶基因TLR1,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novel miR-56与靶基因TLR1的靶向关系;体外注射不同剂量(0.6、1.0和1.5μg/g)的agomiR-56和antagomiR-56干扰novel miR-56表达,筛选出agomiR-56和antagomiR-56的最佳注射剂量,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感染副溶血弧菌后,罗氏沼虾鳃组织中的novel miR-56相对表达量随感染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上升趋势,至感染后72 h,novel miR-56相对表达量约是感染前(0 h)的6.18倍。TLR1是novel miR-56的靶基因,二者的结合位点位于TLR1基因3'非编码区(3'-UTR),且novel miR-56过表达会抑制TLR1基因的表达。于罗氏沼虾围心腔注射0.6、1.0和1.5μg/g的agomiR-56均能显著抑制TLR1基因表达(P<0.05,下同),且以1.5μg/g agomiR-56的抑制效果最优;罗氏沼虾其他免疫相关基因(Spz、TLR2、TLR3、MyD88、IMD、Crustin1、Wntless、ALF1和proPO)在注射agomiR-56后的相对表达量也显著降低。antagomiR-56注射试验结果则恰好相反,注射不同剂量的antagomiR-56对罗氏沼虾TLR1基因有显著促进效果,且随着注射剂量的升高,对罗氏沼虾TLR1基因表达的促进效果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以1.0μg/g为antgomiR-56体外注射的最适剂量;罗氏沼虾其他免疫相关基因在注射antgomiR-56后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结论】TLR1是novel miR-56的靶基因,其结合位点位于TLR1基因3'-UTR。novel miR-56通过靶向抑制TLR1基因表达而参与Toll信号通路调控,具有抑制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novel miR-56 靶基因 免疫相关基因 Toll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氏沼虾虾仁介电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19
作者 成晓宁 张焯 +3 位作者 赵亚 石启龙 高瑞昌 居向东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5,共10页
在不同频率(0~3000 MHz)和加热温度(25~65℃)下,考查罗氏沼虾虾仁(含水率20%~80%)的介电特性变化规律,并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渗透剂溶质(NaCl、蔗糖、海藻糖和麦芽糊精)对罗氏沼虾虾仁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罗氏沼虾虾仁的含水率为20... 在不同频率(0~3000 MHz)和加热温度(25~65℃)下,考查罗氏沼虾虾仁(含水率20%~80%)的介电特性变化规律,并探究不同质量分数渗透剂溶质(NaCl、蔗糖、海藻糖和麦芽糊精)对罗氏沼虾虾仁介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罗氏沼虾虾仁的含水率为20%~80%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加热温度为45~65℃时,介电损耗因子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3000 MHz频率范围内,虾仁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当上述4种渗透剂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虾仁的介电常数最大;虾仁的穿透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含水率和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加热温度、含水率、频率和渗透剂溶质均会显著影响罗氏沼虾虾仁的介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虾仁 介电特性 含水率 加热温度 频率 渗透剂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点含水率对罗氏沼虾虾仁真空冷冻干燥-瞬时压差联合干燥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成晓宁 张焯 +3 位作者 赵亚 石启龙 高瑞昌 居向东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6,共10页
针对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能耗高问题,利用瞬时压差膨化(instant controlled pressure drop,DIC)技术可使制品蓬松的优点,以单独VFD罗氏沼虾虾仁为对照组(CK),探究VFD-DIC转换点含水率(60%、50%、40%、30%)对虾仁干... 针对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能耗高问题,利用瞬时压差膨化(instant controlled pressure drop,DIC)技术可使制品蓬松的优点,以单独VFD罗氏沼虾虾仁为对照组(CK),探究VFD-DIC转换点含水率(60%、50%、40%、30%)对虾仁干燥动力学、微观结构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VFD,VFD-DIC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相比于单独VFD虾仁,转换点含水率60%时,虾仁结构严重破坏,体积收缩严重,品质下降明显;随着转换点含水率降低,虾仁品质逐渐接近单独VFD制品,转换点含水率30%时,虾仁粗蛋白含量、收缩率、质构特性与单独VFD虾仁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横向弛豫时间与品质特性之间显著相关(P<0.05)。聚类分析证明,转换点含水率30%时,虾仁品质与CK为同一聚类。综合考虑,转化点含水率30%时,VFD-DIC虾仁品质接近单独VFD虾仁,但干燥效率显著提高。本研究可为罗氏沼虾虾仁优质、高效干燥尤其VFD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虾仁 冷冻干燥 瞬时压差膨化 联合干燥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