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忠镕十二音作品《涉江采芙蓉》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楚楚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3-169,共7页
罗忠镕的《涉江采芙蓉》是我国公开发表的第一首十二音作品,它的出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价值。本文从创作思想研究、创作技法研究和表演研究这三个角度出发,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展示该作品的研究现状,指出研... 罗忠镕的《涉江采芙蓉》是我国公开发表的第一首十二音作品,它的出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价值。本文从创作思想研究、创作技法研究和表演研究这三个角度出发,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展示该作品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大致的脉络,促进此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涉江采芙蓉》 十二音序列 创作思想研究 创作技法研究 表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诗十九首》与曹植的关系——兼论《涉江采芙蓉》为曹植建安十七年作 被引量:8
2
作者 木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34,共11页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甄氏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曲《涉江采芙蓉》的创作手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英烈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6,共8页
1980年秋,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埋头学习研究十二音音乐的时候,一天,一位作曲系的研究生告诉我:"《音乐创作》第3期上有一首罗忠镕的歌曲叫《涉江采芙蓉》,好像是十二音的。"接着他递给我那本杂志。我一看,兴奋得不得了,立刻上街... 1980年秋,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埋头学习研究十二音音乐的时候,一天,一位作曲系的研究生告诉我:"《音乐创作》第3期上有一首罗忠镕的歌曲叫《涉江采芙蓉》,好像是十二音的。"接着他递给我那本杂志。我一看,兴奋得不得了,立刻上街跑了几家书店,终于买到了一本,如获至宝。我和罗先生的神交便从这里开始。我写了一篇介绍该作品的文章——《歌曲〈涉江采芙蓉〉的创作手法》寄给罗先生(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人们才从长期禁锢的"冬眠"中苏醒过来,文章标题还不敢直言十二音)。罗先生给我一封很长的回信,很高兴地加以肯定。这篇文章后来在《音乐艺术》1981年第3期发表了。这是我写的有关现代音乐的第一篇文字,此后,又陆续写了数十篇有关现代音乐的文字,包括论文、译文和编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江采芙蓉》 现代音乐 从这里开始 作曲系 江采芙蓉 研究生 罗忠镕 文章标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及表现手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光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涉江采芙蓉》和《迢迢牵牛星》都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名篇,现在被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选收。这两首诗虽皆为短章,但低回隽永,含义无穷,要正确而透彻地理解它们,得联系《古诗十九首》的整体。
关键词 《迢迢牵牛星》 《涉江采芙蓉》 表现手法 《古诗十九首》 中学语文教材 名篇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的民族性与创新性
5
作者 冯诚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3,共7页
罗忠先生运用十二音技术创作的艺术歌曲《涉江采芙蓉》,既保留中国文化传统韵味,又借鉴了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技法,是中国现代音乐艺术的杰作。本文旨在解析这部作品的创作构思及作曲手法,并结合个人的表演实践心得进行风格诠释。
关键词 《涉江采芙蓉》 创作与演绎 艺术歌曲创作 民族性与创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拍投射理论及分析应用
6
作者 徐根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9,168,共11页
克里斯托弗·哈斯蒂(Christopher Hasty)的“节拍投射理论”(Meteras Projection)是从时间感知的层面聆听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和节拍理论。该理论在西方音乐理论界影响显著且应用广泛。文章在阐明节拍投射理论的基础上,对理论家自... 克里斯托弗·哈斯蒂(Christopher Hasty)的“节拍投射理论”(Meteras Projection)是从时间感知的层面聆听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和节拍理论。该理论在西方音乐理论界影响显著且应用广泛。文章在阐明节拍投射理论的基础上,对理论家自身运用该理论的分析进行评述,并进一步运用该理论分析《涉江采芙蓉》中的节奏与节拍,以揭示节拍投射理论的运用思路以及在聆听和分析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斯蒂 节拍投射理论 罗忠镕 江采芙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忠镕年谱(增补稿)
7
作者 刘涓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23,M0003,共21页
《罗忠镕年谱(增补稿)》是在《罗忠镕先生九十华诞年谱》(载于《中国新音乐年鉴2014》)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增补的内容包括:家庭背景、重要作品和理论著(译)作产生的背景、作曲教学的重要观点、音乐创作的社会影响以及2014年以后... 《罗忠镕年谱(增补稿)》是在《罗忠镕先生九十华诞年谱》(载于《中国新音乐年鉴2014》)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增补的内容包括:家庭背景、重要作品和理论著(译)作产生的背景、作曲教学的重要观点、音乐创作的社会影响以及2014年以后的主要经历等。这些背景和观点直接引自罗先生的访谈和信件,与之相关的其他重要文献资料,也一并在脚注中予以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 中国作曲家 江采芙蓉 欣德米特 作曲初步练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机拟古诗新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颀 张帆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12期46-48,共3页
古今学者对陆机的拟古诗多有讥评。王夫之评道: '平原(即陆机)拟古,步趋若一。'(《古诗评选》)吴兆宜评得更尖锐,陆机之作拟古'句仿字效,如临帖然'。(《玉台新詠》注)朱自清先生说: '陆机拟古诗差不多亦步亦趋。... 古今学者对陆机的拟古诗多有讥评。王夫之评道: '平原(即陆机)拟古,步趋若一。'(《古诗评选》)吴兆宜评得更尖锐,陆机之作拟古'句仿字效,如临帖然'。(《玉台新詠》注)朱自清先生说: '陆机拟古诗差不多亦步亦趋。'(《古诗十九首释》)敏泽电指出: '他的《拟古诗十二首》就是模仿《古诗十九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吴兆宜 律句 古今学者 朱自清先生 江采芙蓉 玉台 格律体 拟西北有高楼 谢灵运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子孙后代留下生机无限的大美湿地
9
《绿色中国》 2022年第22期3-3,共1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呈现的就是湿地场景。千百年来,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唱和,还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吟咏,抑或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摹,无不承载着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呈现的就是湿地场景。千百年来,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唱和,还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吟咏,抑或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摹,无不承载着人们对湿地风光、诗意自然的亲近与热爱。11月5日下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时指出:“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河之洲 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 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歌总集 江采芙蓉 历史性成就 湿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