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尔斯理论的悖论与正义的实践生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品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罗尔斯将超功利的"纯粹正义"确定为至高无上的普世价值,然而这种正义仍然建立在"功利的平衡"的基础上;将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下的人拉回到处于"无知之幕"的初始状态以得到评判"公正"的标准,然而... 罗尔斯将超功利的"纯粹正义"确定为至高无上的普世价值,然而这种正义仍然建立在"功利的平衡"的基础上;将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下的人拉回到处于"无知之幕"的初始状态以得到评判"公正"的标准,然而人们一旦离开其所处社会关系下的实践就会失去其评判能力。罗尔斯认为人们在"无知之幕"下为了自我保护必然选择"最差社会地位下的最好状况"的制度设计,以达到对弱势者利益的关照而实现"平等",而实际上这不仅以承认不平等制度的合法性为前提,并且是违背现实的空想。实际上,正义观念在人类实践中生成,正义的制度在人们通过内在联系而形成整体"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其目标是为了实现最根本的功利——人的生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理论 “正义—功利”悖论 “无知之幕”悖论 “最大最小”悖论 实践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粹接受方导向”的正义标准与罗尔斯正义原则的选择——评涛慕思·博格对正义标准问题的分析
2
作者 凌加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涛慕思·博格将"纯粹接受方导向"视为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所持有的正义标准,认为罗尔斯正是依照这一标准在原初状态中的诸种正义观念候选项中最终选择了两个正义原则。这一正义标准包含了几个基本要素,即结果论的纯粹个人... 涛慕思·博格将"纯粹接受方导向"视为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所持有的正义标准,认为罗尔斯正是依照这一标准在原初状态中的诸种正义观念候选项中最终选择了两个正义原则。这一正义标准包含了几个基本要素,即结果论的纯粹个人主义、匿名条件及罗尔斯对"利益"概念的特殊界定等。将其应用和对照于罗尔斯对正义原则的筛选依据和主要过程,可以发现两者是基本契合的,但在某些具体环节上仍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因而,这一正义标准的概括遭到了来自其他理论立场的多种批判。而仅从罗尔斯正义理论自身的论证逻辑来看,博格所谓的"纯粹接受方导向"的正义标准也难以证明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正义标准 正义原则 纯粹接受方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