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不同分娩镇痛方式的半数有效初始容量
1
作者 周斐 魏晓永 +2 位作者 郝佩佩 姬乐婷 常梦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4-838,共5页
目的测定并比较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用于硬膜外阻滞(EA)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半数有效初始容量(EIV_(50))。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头位、单胎、初次妊娠产妇51例,年龄20~36岁,BMI 21~35 k... 目的测定并比较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用于硬膜外阻滞(EA)与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半数有效初始容量(EIV_(50))。方法选择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头位、单胎、初次妊娠产妇51例,年龄20~36岁,BMI 21~35 kg/m^(2),ASAⅡ级,宫颈扩张≤3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EA组(n=21)和DPE组(n=30)。采用Dixon序贯法,EA组和DPE组首例初始容量分别为18 ml和14 ml,若给药20 min内NRS疼痛评分≤3分,下一例初始容量减少2 ml,反之则增加2 ml。采用Isotonic回归计算EIV_(50)、95%有效初始容量(EIV_(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EA组和DPE组初始EIV_(50)分别为16.21 ml(95%CI 13.84~17.74 ml)和11.53 ml(95%CI 10.57~14.38 ml),EIV_(95)分别为19.50 ml(95%CI 18.80~22.19 ml)和15.45 ml(95%CI 14.80~18.31 ml),DPE组EIV_(50)和EIV_(95)明显低于EA组(P<0.05)。结论0.08%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l用于EA与DPE两种分娩镇痛方式的EIV_(50)分别为16.21 ml(95%CI 13.84~17.74ml)和11.53 ml(95%CI 10.57~14.38 ml)。DPE用于分娩镇痛时的EIV_(50)比EA减少了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硬膜外镇痛 产科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77
2
作者 王娴 夏凡 +2 位作者 冯善武 徐世琴 沈晓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81例,年龄18~45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分别给予0.125%罗哌卡因(R组,n=241)或0.125%罗哌卡因复合0.3μg...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481例,年龄18~45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分别给予0.125%罗哌卡因(R组,n=241)或0.125%罗哌卡因复合0.3μg/ml舒芬太尼(RS组,n=240)。记录产程中NRS疼痛评分及VAS镇痛满意度评分,产妇Bromage运动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血气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产妇346例,R组164例,RS组182例。第一产程NRS评分RS组2.2分(IQR 1.8~2.7分),明显低于R组2.4分(IQR 2~2.8分)(P〈0.001),第二产程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VAS镇痛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RS组47.2%,R组3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组1 min的Apgar评分≤7分的比例为5.5%,明显高于R组1.2%(P〈0.05)。结论单纯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与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效果相似,但产妇不良反应更少,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7分的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卡因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29
3
作者 李冰 陈绪军 +4 位作者 郭艳 赵占强 朱芸 李佳芹 王熙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4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1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4月单胎头位初产妇210例,随机分为七组,每组30例。1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2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3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4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5组: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6组: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7组: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宫口开≥3cm)。观察各组VA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Bromage评分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七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组潜伏期时程较1组明显缩短(P〈0.05),5、6组较4组明显缩短(P〈0.05)。4组活跃期时程较1组明显延长(P〈0.05)。2、3组出血量较1组明显减少(P〈0.05),5、6、7组出血量较2组明显增多(P〈0.05),同样也明显多于3组(P〈0.05)。2、3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1组轻微,且5、6、7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较4组也明显减弱(P〈0.05)。各组产妇产后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或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2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干扰小,产后出血量少,不影响产妇下肢活动,并且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硬膜外镇痛 阶梯式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程潜伏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罗宝蓉 贺淑君 +1 位作者 吴优 雷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7-618,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镇痛 潜伏期 产程 舒芬 卡因 产妇分娩 母婴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5
作者 余斌 张晓庆 +3 位作者 孙佩莉 钱萍 王锦玲 李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上肢手术患者8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S组为50μg舒芬太尼加0.225%罗...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上肢手术患者80例,采用套管针行改良肌间沟法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并保留套管针术后接患者自控镇痛泵。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S组为50μg舒芬太尼加0.225%罗哌卡因镇痛;R组为术毕仅用0.225%罗哌卡因镇痛。两组背景剂量均为4ml/h,自控药量每次3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S组在术后4、8及16h镇痛效果优于R组(P<0.05);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用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臂丛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04
6
作者 王大伟 王保国 刘长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住院的80例单胎头位,ASAⅠ或Ⅱ级的初产妇,随机、双盲分为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mg组(S1组...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住院的80例单胎头位,ASAⅠ或Ⅱ级的初产妇,随机、双盲分为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mg组(S1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3mg(S2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4mg(S3组)和舒芬太尼4μg(S组),每组20例。均于产程潜伏期(宫口开1cm)行分娩镇痛。四组均采用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μg/ml行PCEA。镇痛期间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和胎心率,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用量、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S组和S1组比较,镇痛后5、10、60min和宫口7~8cm时S2组和S3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S2组比较,镇痛后5min时S3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四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依次为S3组〈S2组〈S1组〈S组(P〈0.01),首次给药维持时间和镇痛平面依次为S组〈S1组〈S2组〈S3组(P〈0.01)。S2组产妇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S1组和S3组(P〈0.05)。S3组有4例产妇镇痛后Bromage评分为1分,约1h阻滞消失。S3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和S1组(P〈0.05)。S2组产妇产后镇痛满意度高于其他三组。结论舒芬太尼4μg复合罗哌卡因2~3mg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产程潜伏期分娩镇痛。舒芬太尼4μg复合罗哌卡因3mg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镇痛效果更佳、产妇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分娩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2
7
作者 韩斌 徐铭军 白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10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全产程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97例,年龄23~35岁,体重60~9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连续...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10月在北京妇产医院全产程分娩镇痛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97例,年龄23~35岁,体重60~9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组(CSA组,n=48)和腰-硬联合阻滞组(CSEA组,n=49)。产妇子宫规律收缩后行分娩镇痛,CSA组经蛛网膜下腔推注罗哌卡因0.3 mg/ml+舒芬太尼1μg/ml共5 ml,20 min后连接镇痛泵;CSEA组经蛛网膜下腔推注罗哌卡因0.3 mg/ml+舒芬太尼1μg/ml共5 ml,20 min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所有产妇持续应用镇痛泵至第三产程结束。记录镇痛即刻(T1)、镇痛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宫口开全(T5)、胎头娩出(T6)、胎盘娩出(T7)时的MAP和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前、镇痛后0~30 min、30~60 min、90~120 min和第二产程的宫缩持续时间和宫缩间隔时间;记录缩宫素使用情况和分娩方式;记录恶心呕吐、瘙痒、产后出血和硬脊膜穿刺后头痛(PDPH)的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体重、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与CSEA组比较,T2、T5、T6时CSA组MAP和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后0~30 min CSA组宫缩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宫缩间隔时间明显延长(P<0.05)。CSA组缩宫素使用率、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CSEA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以及恶心呕吐、产后出血、PDP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体重、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和脐带动脉血血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腰-硬联合阻滞比较,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具有用药量小的特点,对产妇、胎儿影响较小,可安全用于全产程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卡因 舒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良道 张冰 +3 位作者 宋劼 王庆明 周群 钟彦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一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2.38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组(J组)和5tLg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均采取蛛网膜下腔注射并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记录蛛网膜...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一硬联合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2.38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组(J组)和5tLg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均采取蛛网膜下腔注射并留置硬膜外导管镇痛。记录蛛网膜下腔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注药前、注药后5、10、15、30、6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注药后VAS平均为1~3分,运动神经阻滞评分均为0~1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Apgar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组瘙痒发生率少于S组(P〈0.01)。结论2.38mg甲磺酸罗哌卡因+1.5μg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 甲磺酸卡因 腰一硬联合麻醉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 被引量:113
9
作者 蒋焕伟 徐世元 方曼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组(S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组(F组)。潜伏期宫口开大2cm,规律宫缩时... 目的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均分为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组(S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1.5μg/ml组(F组)。潜伏期宫口开大2cm,规律宫缩时开始硬膜外分娩镇痛,背景输注10ml/h,单次PCA剂量5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记录各时点疼痛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宫口开大3、5、8、10cm时S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间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出生5min时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镇痛 舒芬 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帅 洪溪 +3 位作者 黄宇光 任洪智 叶铁虎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54-656,共3页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药为含浓度为0.5μg/ml舒芬太尼的0.375%罗哌卡因,对照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分别记录两...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用药为含浓度为0.5μg/ml舒芬太尼的0.375%罗哌卡因,对照组用药为0.375%罗哌卡因。分别记录两组阻滞成功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及其他相关临床麻醉信息。结果两组间阻滞成功率、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作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5μg/ml的舒芬太尼对于0.375%罗哌卡因用于下肢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包括阻滞成功率、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无明显影响;阿片类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则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卡因 舒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最小有效浓度 被引量:26
11
作者 沈婷 郑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利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第一及第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的最小有效镇痛浓度(MLAC),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第一产程宫口开至3 cm后行硬膜外镇痛,起始浓度为0.1%罗哌卡因复合舒... 目的利用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第一及第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的最小有效镇痛浓度(MLAC),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第一产程宫口开至3 cm后行硬膜外镇痛,起始浓度为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 L。根据前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上调或下调0.01%的罗哌卡因浓度作为后一例产妇的镇痛浓度。用药后30 min至第二产程结束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分为有效。通过Brownlee上下序贯法计算出罗哌卡因的MLAC及95%CI。结果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罗哌卡因的MLAC为0.092 3%,95%CI为0.091 8%~0.092 8%。有5例产妇出现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1例出现皮肤瘙痒,发生率为3.3%。结论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3μg/m L用于第一及第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时,罗哌卡因的MLAC为0.09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硬膜外分娩镇痛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杭东元 顾达民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Ⅰ或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N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N组不给镇痛药物。A组:舒芬太尼0....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Ⅰ或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无镇痛组(N组),每组40例。A组和B组采用PCEA,N组不给镇痛药物。A组:舒芬太尼0.2μ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B组:芬太尼2μg/L+0.1%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两组和N组在PCEA15、60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5min,A、B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 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22
13
作者 邵晓青 马立新 马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5-757,共3页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2μg(A组)、3μg(B组)和4μg(C组)。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产妇的镇痛效... 目的测定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CSEA)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罗哌卡因分别复合舒芬太尼2μg(A组)、3μg(B组)和4μg(C组)。根据双盲、序贯的方法,以前一例产妇的镇痛效果,确定下一例产妇所用的局麻药浓度。各组初始浓度均定为0.125%,按照1.2倍比率的阶梯增减。记录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A、B、C组蛛网膜下腔分娩镇痛的EC50值分别为0.082%(95%CI:0.070%~0.111%)、0.081%(95%CI:0.069%~0.096%)、0.077%(95%CI:0.071%~0.08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CSEA分娩镇痛,能降低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浓度,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产科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7
14
作者 唐江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873-3874,共2页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0~40岁,ASA为Ⅰ~Ⅱ级,根据腰麻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S组为罗哌卡因12mg+舒芬太尼4μg,R组为罗哌卡因14mg。记录两...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年龄20~40岁,ASA为Ⅰ~Ⅱ级,根据腰麻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S组为罗哌卡因12mg+舒芬太尼4μg,R组为罗哌卡因14mg。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情况,术中牵拉反应程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寒战及瘙痒等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Bromage评分、Apgar评分无区别。与R组比较,S组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少、术中局麻药追加量明显减少、牵拉反应评分明显降低。但是S组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其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且作用时间延长,能更好的抑制牵拉反应,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罗哌卡因,适合于剖宫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麻醉 硬膜外 卡因 舒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注速度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贺亮 徐军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推注速度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老年患者60例,ASAⅡ级,随机均分为Ⅰ、Ⅱ两组,推注速度分别为0.3ml/s、0.05ml/s。观察两组在推注局麻药物前后的... 目的研究不同推注速度对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行前列腺电切手术老年患者60例,ASAⅡ级,随机均分为Ⅰ、Ⅱ两组,推注速度分别为0.3ml/s、0.05ml/s。观察两组在推注局麻药物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痛觉阻滞不全、恶心、呕吐、蛛网膜下腔阻滞后暂时性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达到T10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自最高平面下降两个节段的时间、运动阻滞评分、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注速度可能不会对等比重局麻药物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产生临床可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麻醉 推注速度 卡因 舒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输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代虹 韩新 +3 位作者 吕袁凯 武旖旎 徐巧敏 陈新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脉冲式输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拟经阴道分娩足月妊娠初产妇141例,年龄22~35岁,BMI 18.5~30.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阶梯式1... 目的探讨程控硬膜外脉冲式输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拟经阴道分娩足月妊娠初产妇141例,年龄22~35岁,BMI 18.5~30.0 kg/m 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阶梯式1组(S1组)和阶梯式2组(S2组),每组30例。三组均于L 3-4椎间隙穿刺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泵配方为0.08%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C组在分娩全程脉冲剂量为6 ml/h;S1组在宫口<3 cm时,脉冲剂量为6 ml/h,宫口≥3 cm时,脉冲剂量为8 ml/h;S2组在宫口<3 cm时,脉冲剂量为6 ml/h,宫口≥3 cm时,脉冲剂量为10 ml/h。记录宫口开3 cm、宫口开6 cm、宫口开全、分娩即刻产妇VAS疼痛评分。记录产程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使用总量、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下肢运动功能(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胎儿脕出后,自全呼吸前,采集新生儿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时Apgar评分。结果宫口开6 cm及宫口开全时S1组、S2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且S2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S1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S1组(P<0.05);S1组、S2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P<0.05);S2组镇痛药使用总量明显少于C组,新生儿脐动脉Lac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三组缩宫素使用率、分娩方式、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程控硬膜外脉冲式输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且宫口≥3 cm时脉冲剂量10 ml/h镇痛效果更好,麻醉用药总量少,对母婴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控硬膜外脉冲式输注 分娩镇痛 卡因 舒芬 阶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9
17
作者 王平 陈本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VAS评分≤3分认为镇痛有效。记录各组产妇的镇痛有效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B、C、D、E组产妇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70%、83%、87%,D、E组明显高于A、B、C组(P<0.05),E组有1例发生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为1分)。结论 0.1%和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硬膜外 卡因 舒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鞍麻用于会阴部手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永英 万文华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鞍麻用于会阴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会阴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罗哌卡因7.5 mg,B组: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C组:罗哌卡因5.0 mg+舒芬太尼5μg,3组均以10%葡萄糖注...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鞍麻用于会阴部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5例会阴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罗哌卡因7.5 mg,B组:罗哌卡因7.5 mg+舒芬太尼5μg,C组:罗哌卡因5.0 mg+舒芬太尼5μg,3组均以10%葡萄糖注射液加至2 mL。监测记录患者循环功能、感觉、运动阻滞程度、留院时间及镇痛维持时间。结果用药后A、B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C组变化不明显(P>0.05);C组与A组在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各组用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显著降低(P<0.01);但B、C两组和A组在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两组用药后LOVETT分值显著降低(P<0.01),而C组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与A组各对应时点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A、B两组间镇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A、C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罗哌卡因5.0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鞍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感觉阻滞完善、运动阻滞弱,用于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鞍麻 手术 会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比较 被引量:32
19
作者 罗青妍 焦静 +1 位作者 黄绍强 陈佳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4-788,共5页
目的比较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初产妇257例,年龄18~4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A组,n=129)和0.15%罗哌卡... 目的比较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初产妇257例,年龄18~4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A组,n=129)和0.15%罗哌卡因(B组,n=128)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分娩镇痛前、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记录镇痛期间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硬膜外给药20 min后和产程中最大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分娩镇痛前(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改良Bromage评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10例(7.8%)皮肤瘙痒,而B组无一例皮肤瘙痒(P<0.05)。两组恶心呕吐、尿潴留、产时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用0.15%罗哌卡因与0.1%罗哌卡因复合5μg/ml舒芬太尼对初产妇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相当,但单用罗哌卡因时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分娩镇痛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子痫前期患者分娩40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东升 姚益冰 徐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4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子痫前期产妇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治疗组),同期40例未镇痛的子痫前期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血压、视...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40例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子痫前期产妇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治疗组),同期40例未镇痛的子痫前期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血压、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治疗组镇痛效果良好,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压、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子痫前期患者分娩中应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 舒芬 硬膜外 自控镇痛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