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艺术对18世纪法国罗可可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冉冉 《艺术探索》 2008年第2期38-38,共1页
中国艺术与法国艺术的交流可追溯到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时期,罗可可艺术的诞生与当时盛行的对中国艺术的崇拜有着直接的关系。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中国艺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生命的赞歌——明清徽商建筑雕件中的罗可可艺术风格
2
作者 季宏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1期81-83,共3页
皖南徽州古居,那傲慢、轻盈而又错落有致的形体,赋以黑白二色,是在用石头、木头、砖头来表达一种政治制度,是在表达一种儒道相济的人生哲学。它式样别致、严谨、规模宏大,给人印象深刻。它把皇都宫廷建筑与江南优美的山水风景、气候、... 皖南徽州古居,那傲慢、轻盈而又错落有致的形体,赋以黑白二色,是在用石头、木头、砖头来表达一种政治制度,是在表达一种儒道相济的人生哲学。它式样别致、严谨、规模宏大,给人印象深刻。它把皇都宫廷建筑与江南优美的山水风景、气候、民居、园林等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既古典又开放,既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又透露着轻盈活泼、自由洒脱的罗可可风格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徽商 可可风格 山水风景 二色 古村落 东方文化 宏村 聚族而居 马头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罗可可艺术中的中国元素
3
作者 徐祯 《黄河之声》 2013年第6期116-116,共1页
17-18世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发生过一段插曲,就是欧洲产生了一种东方情调的装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也称"中国风格"或"中国情趣",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在建筑、绘画、园林上也有所体现;受到从中国进口的橱柜、瓷器... 17-18世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发生过一段插曲,就是欧洲产生了一种东方情调的装饰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也称"中国风格"或"中国情趣",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在建筑、绘画、园林上也有所体现;受到从中国进口的橱柜、瓷器和刺绣等外销艺术品的影响。也正因此,注入了这许许多多的"中国元素"的罗可可艺术才如此大放光彩,充满了神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格 中国元素 罗可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罗可可主题变奏曲》的演奏
4
作者 李冰 《民族音乐》 2008年第5期78-79,共2页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俄罗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继承自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欧古典音乐的成果,他的创作与成就也成为了俄罗斯音乐的里程碑。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大提琴演奏 柴科夫斯基 变奏曲 基本主题 作曲家 音乐史 民族音乐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可可的当下情景
5
作者 林历 《福建艺术》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室内装饰 新古典主义 路易十四 对称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架上油画的艺术表现空间
6
作者 徐延苹 《美术大观》 2006年第8期64-,共1页
  架上油画是西方画种,传到我国已有百年历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在这种求新求异的信息时代里,对架上油画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有必要看一下西欧架上油画的发展轨迹,以史为鉴,从中寻求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表现空间 艺术语言 架上绘画 海上贸易 中国改革 高更 印象主义 超现实主义 罗可可艺术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的诗人——华托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巍 《美术大观》 2007年第6期33-,共1页
  18世纪的欧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意味的罗可可艺术占据艺术形式的主流.罗可可艺术源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室内装饰,是把贝壳、石子等材料加以变形做成假山的一种风雅装饰,它以小巧轻快、优雅别致、富有生机而流行于世.……
关键词 华托 罗可可艺术 艺术形式 路易十五 鲁本斯 室内装饰 轻松活泼 风格化 装饰意味 画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线性”风格对西方绘画语言的解构与重建
8
作者 张晓雯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83-,101,共2页
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秘密和最大的形式特征,由此显示出典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但随着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的线性风格对西方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从辅助的一种艺术手段最后成为一种与色彩相平等的表现手法,从不... 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表现方法的秘密和最大的形式特征,由此显示出典型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但随着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中国的线性风格对西方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从辅助的一种艺术手段最后成为一种与色彩相平等的表现手法,从不成熟走向完美,这一切在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中都有重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风格 罗可可艺术 印象派 野兽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愉背后的沧桑──华托画中的精神
9
作者 刘春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华托是罗可可艺术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究竟是什么孕育了这种独特的魅力?本文将从精神层面透视作品独特的背后。
关键词 华托 绘画创作 精神 艺术魅力 罗可可艺术 绘画风格 抑郁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花”审美及意义
10
作者 戴鸿文 《美术大观》 1997年第1期49-49,共1页
青花,即青花瓷,是以钴为着色料,直接施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蓝白两色相间的艺术品。青花色调幽菁明快,素雅大方,颇受国人喜爱,在民间世代相传。同时亦畅销于世界,被誉为中国的"国瓷"。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究其诞生根源,固然... 青花,即青花瓷,是以钴为着色料,直接施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蓝白两色相间的艺术品。青花色调幽菁明快,素雅大方,颇受国人喜爱,在民间世代相传。同时亦畅销于世界,被誉为中国的"国瓷"。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究其诞生根源,固然离不开陶瓷自身技术传承演变规律这一因素,同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唐代是繁荣昌盛的帝国,唐人对异域文化广收博采的自信与气魄,带来了文化繁荣的景象,陶瓷艺术也随之产生了千姿百态的变化。"盛世出佳器",后来一度成为瓷器主流的青花从此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高温一次烧成 蓝白 演变规律 陶瓷艺术 异域文化 透明釉 唐人 着色料 罗可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珊娜与长老”的图像叙事
11
作者 郑茂 《中国书画》 200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一、"苏珊娜与长老"的故事这则宗教传说来自圣经以外的掌故:在巴比伦住着一家富有的犹太人,丈夫名叫约亚金,妻子名叫苏珊娜。她为人贤淑,丈夫非常爱她,她也忠于自己的丈夫。一次。她在家中花园的水池里沐浴,被两个士师偷看到... 一、"苏珊娜与长老"的故事这则宗教传说来自圣经以外的掌故:在巴比伦住着一家富有的犹太人,丈夫名叫约亚金,妻子名叫苏珊娜。她为人贤淑,丈夫非常爱她,她也忠于自己的丈夫。一次。她在家中花园的水池里沐浴,被两个士师偷看到,他们想上前玷污她,遭到苏珊娜严词拒绝。两名士师怕苏珊娜向丈夫揭发而败露自己的丑行,便决意先发制人,诬告苏珊娜不贞。两名士师企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判定苏珊娜死刑,但此事被先知但以理获悉,苏珊娜的冤情得到申张,两个诬人通奸的士师被判以死刑。苏珊娜从此就成了希伯来民间故事中的贞女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娜 士师 但以理 图像叙事 伦勃朗 贞女 丁托列托 罗可可艺术 文艺复兴时代 整幅画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派美术的成因
12
作者 范梦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Z1期33-38,共6页
现代美术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流派不同,它不是由一些有共同志向的艺术家组成的群体集团,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除了在“摆脱传统”这一点一致外,可算是由许多相距甚远、主张各异的画派所汇合成的一股时代潮流。因此,从... 现代美术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具体的艺术流派不同,它不是由一些有共同志向的艺术家组成的群体集团,没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除了在“摆脱传统”这一点一致外,可算是由许多相距甚远、主张各异的画派所汇合成的一股时代潮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现代派”不如用“现代潮”或“现代流”更为贴切。在中国习惯用语的“潮”、“流”、“派”中。“派”的概念最为狭义,应具体有所指某个组织及其宗旨,而“潮”与“流”的含义却广义得多、丰富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流派 美学主张 摄影术 习惯用语 行动纲领 “现代派” 超现实主义 具象 点彩派 罗可可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美术史教程》的出版价值
13
作者 林通雁 《美术之友》 2002年第5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西方美术史 罗可可艺术 外国美术史 夏尔丹 中央美术学院 卡拉瓦乔 艺术运动 艺术风格 邵大箴 学术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